电压调整装置以及电压调整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311937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压调整装置以及电压调整方法。经由第1配电线(2a)将输入端子连接在系统电源(1)上,将输出端子连接在第2配电线(2b)的送电端上,所述第2配电线(2b)在从送电端到末端之间的多个地点连接负载(3),并且在多个地点中的至少一个地点连接了太阳光发电装置(4)。检测用太阳能电池(21),接受太阳光来发电,将其发电量作为太阳能电池发电量进行计测。电压调整装置主体(24)根据太阳能电池发电量、来自电流检测器(22)的流过第2配电线的送电端的检测电流、来自电压检测器(23)的第2配电线的送电端的检测电压、第2配电线的配电线阻抗,调整第2配电线的送电端的电压,以使第2配电线的送电端到末端的电压在规定值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调整向负载配送交流电力的配电线的电压的电压调整装置以及电压 调整方法。
技术介绍
当从系统电源(配电用变电站)到负载的配电线长时,相应于负载的大小,配电 线的电压变化(线路电压变化)也增大。因此,设置在系统电源侧的电压调整装置调整 配电线的电压,使电力供给中的电压稳定。作为该电压调整装置,已知的有例如日本特开 2001-268795号公报(专利文献1)和日本特开2006-230162号公报(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配电线路的电压控制方法,是将负载中心点电压的变化率控 制为允许值的方法。在该电压控制方法中设置了串联型电压控制装置,其由与配电线路串 联连接的串联变压器、以及功率变换器组成,该功率变换器从配电线路接受电力,向串联电 压器输出无效功率或者有效功率来控制串联变压器的输出功率。该串联型电压控制装置, 根据该装置的一次侧的电压、直到作为应该补偿的目标地点的负载中心点的线路阻抗以及 线路电流,计算负载中心点电压,将其电压变化量控制为一定值。另外,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电压调整装置,是高精度地求出配电线中的电压下降 的装置。该装置具备变压器、抽头切换器、电压计测部、电流计测部、功率因数取得部、阻抗 计算部、电压下降计算部、抽头切换控制部。变压器具有设置在向负载配送交流电压的配电线上,用于切换负载侧电压的抽 头。电压计测部计测配电线的电压。电流计测部计测配电线的电流。功率因数取得部求出 与配电线的电压及电流的相位差对应的功率因数。阻抗计算部根据功率因数和配电线的电 阻以及电抗,计算配电线的阻抗。电压下降计算部将阻抗与通过电流计测部计测出的电流 相乘来求出配电线的电压下降。抽头切换控制部控制抽头切换器,以便根据从通过电压计 测部计测出的电压中减去配电线的电压下降而求出的负载侧电压的实测值与预定的负载 电压的基准值的差分值切换抽头。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负载在配电线的末端设想一个部位,根据该配电线(配电 线路)阻抗求出负载中心点电压。在专利文献2中,负载在配电线的末端设想一个部位,根 据该配电线阻抗求出配电线的末端电压。因此,在专利文献1、2中无法应对在配电线的送 电端到末端之间的多个地点连接了负载的情况。另外,在专利文献1、2中是在配电线上连接了负载的情况,无法应对在配电线的 从送电端到末端之间的多个地点的至少一个地点连接供给电力的太阳光发电装置的情况。另外,在太阳光发电装置中,不限于在配电线的从送电端到末端之间的多个地点 连接相同额定发电容量的太阳光发电装置。因此,根据日照量的变化,在多个地点供给电力 的太阳光发电装置的发电容量不同,在多个地点电压上升值变化。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作为 在配电线的末端汇总连接的负载量来进行计算的方法,无法准确地计算出配电线的末端电 压、或者中心电压。另外,仅通过检测配电线的送电电压和电流,无法计算太阳光发电装置的发电容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其在配电线的送电端到末端之 间的多个地点连接负载,并且在多个地点中的至少一个地点连接了太阳光发电装置的情况 下,对应于根据日照量而变化的太阳光发电装置的发电容量,可以把配电线的送电端到末 端的电压调整到规定值内。本专利技术的电压调整装置,经由第1配电线将输入端子连接在系统电源上,将输出 端子连接在第2配电线的送电端上,所述第2配电线在从送电端到末端间的多个地点连接 了负载、并且在所述多个地点中的至少一个地点连接了太阳光发电装置,该电压调整装置 具有电流检测器、电压检测器、检测用太阳能电池、电压调整装置主体。电流检测器,检测流 过所述第2配电线的送电端的电流。电压检测器,检测所述第2配电线的送电端的电压。检 测用太阳能电池,为了预测各太阳光发电装置的各发电容量而设置,接收太阳光来发电,并 将其发电量计测为太阳能电池发电量。电压调整装置主体,根据太阳能电池发电量、来自电 流检测器的检测电流、来自电压检测器的检测电压、以及第2配电线的配电线阻抗,调整第 2配电线的送电端的电压,以使第2配电线的送电端到末端的电压在规定值内。本专利技术的电压调整方法,是下述电压调整装置的电压调整方法,所述电压调整装 置经由第1配电线将输入端子连接在系统电源上,将输出端子连接在第2配电线的送电端 上,所述第2配电线在从送电端到末端间的多个地点连接了负载、并且在所述多个地点中 的至少一个地点连接了太阳光发电装置。所述电压调整方法具备以下步骤电流检测步骤, 用于检测流过所述第2配电线的送电端的电流;电压检测步骤,用于检测所述第2配电线的 送电端的电压;为了预测各太阳光发电装置的各发电容量而设置,接收太阳光来发电,并将 其发电量计测为太阳能电池发电量的步骤;根据所述太阳能电池发电量计算所述各太阳光 发电装置的各发电容量的步骤;以及电压调整步骤,用于根据所述各太阳光发电装置的各 发电容量、来自所述电流检测步骤的检测电流、来自所述电压检测步骤的检测电压、以及所 述第2配电线的配电线阻抗,调整所述第2配电线的送电端的电压,以使所述第2配电线的 送电端到末端的电压在规定值内。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电压调整装置的电路结构图。图2表示由实施例1的电压调整装置进行的配电线的末端电压的电压计算。图3是实施例1的电压调整装置的具体例的整体结构图。图4是图3所示的实施例1的电压调整装置的具体例的详细结构图。图5表示图3所示的实施例1的电压调整装置的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元件的接通 /断开和补偿电压的关系。图6是表示通过实施例1的电压调整装置实现的电压调整方法的流程图。图7表示地点PtO的仿真结果。图8表示地点Pt5的仿真结果。图9是实施例2的电压调整装置的具体例的电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的实施方式。(实施例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电压调整装置的电路结构图。图1所示的电压调整装 置2,经由第1配电线2a(电力供给线)将输入端子连接在系统电源1 (例如单相3线式交 流电源)上,将输出端子连接在从送电端到末端之间的多个地点Ptl Pt5连接了多个负 载3-1 3-5和多个太阳光发电装置(PV) 4-1 4-5的第2配电线2b (电力供给线)的送 电端上。第2配电线2b的配电线阻抗Z,电阻为% R,电抗为% X。在第2配电线2b的地点 Ptl连接负载3-1以及太阳光发电装置4-1,在地点Pt2连接负载3-2以及太阳光发电装置 4-2,在地点Pt3连接负载3-3以及太阳光发电装置4-3,在地点Pt4连接负载3-4以及太阳 光发电装置4-4,在地点Pt5连接负载3-5以及太阳光发电装置4-5。太阳光发电装置可以不设置在全部地点Ptl Pt5,例如可以设置在地点Ptl Pt5中的至少一个地点。电压调整装置2具有检测用太阳能电池21、电流检测器22、电压检测器23、电压调 整装置主体24。检测用太阳能电池21,为了预测各太阳光发电装置4-1 4-5的各发电容量而设 置,接收太阳光来发电,将其发电量作为太阳能电池发电量,输出到电压调整装置主体24。 在此,按照来自太阳的日照量大体相等地到达的方式,来配置检测用太阳能电池21以及各 太阳光发电装置4-1 4-5的各太阳能电池。另外,在电压调整装置2中预先输入了各地 点Ptl Pt5的各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压调整装置,其经由第1配电线将输入端子连接在系统电源上,将输出端子连接在第2配电线的送电端上,所述第2配电线在从送电端到末端间的多个地点连接了负载、并且在所述多个地点中的至少一个地点连接了太阳光发电装置,该电压调整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电流检测器,其检测流过所述第2配电线的送电端的电流;电压检测器,其检测所述第2配电线的送电端的电压;检测用太阳能电池,其为了预测各太阳光发电装置的各发电容量而设置,接收太阳光来发电,并将其发电量作为太阳能电池发电量进行计测;以及电压调整装置主体,其根据通过来自所述检测用太阳能电池的太阳能电池发电量而算出所述各太阳光发电装置的各发电容量、来自所述电流检测器的检测电流、来自所述电压检测器的检测电压、以及所述第2配电线的配电线阻抗,调整所述第2配电线的送电端的电压,以使所述第2配电线的送电端到末端的电压在规定值内。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山治松田胜弘堀越和宏
申请(专利权)人:三垦电气株式会社东北电力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