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用轿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10825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用轿厢结构,包括设置在轿厢内部轿壁下边缘的踢脚线,踢脚线的上下侧部分别朝向该踢脚线的背面发生弯折,形成在背面具有开口的折弯内腔,折弯内腔中沿着踢脚线的长度方向滑动地设置有非圆形的连接板,连接板上开设有暴露在开口中的安装孔,通过螺栓与螺母的配合,连接板的上下部分别将踢脚线上折弯的上下侧部压紧在轿壁上。通过连接板,实现了踢脚线在轿壁下边缘的固定,这样在轿厢内推入小车后,小车会与踢脚线相碰撞,保护了轿壁,避免损坏轿壁的壁面。(*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梯用轿厢结构
技术介绍
在电梯上,现有的轿厢结构中,轿壁的下部边缘部分容易与小车发生碰撞,小车一 般为超市手推车或者婴儿车等,这样会损坏轿壁的壁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在轿壁的下边缘设置踢脚线来保护轿壁的轿 厢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梯用轿厢结构,包括轿 壁,该轿厢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轿厢内部轿壁下边缘的踢脚线、开设在所述轿壁下部的 安装孔,所述踢脚线的上下侧部分别朝向该踢脚线的背面发生弯折,形成在背面具有开口 的折弯内腔,所述折弯内腔中沿着所述踢脚线的长度方向滑动地设置有非圆形的连接板, 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暴露在所述开口中的安装孔,所述连接板上安装孔的位置与所述轿壁 上安装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连接板的内侧在与所述安装孔相对应的位置上固定有所述螺 栓的头部或所述螺母,所述安装孔中穿过有螺栓,通过所述螺栓与螺母的配合,所述连接板 的上下部分别将所述踢脚线上折弯的上下侧部压紧在所述轿壁上,在所述螺栓与螺母相拧 紧的过程中,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踢脚线的内壁相抵紧。优选地,所述轿壁上的安装孔有多个,相应地,所述连接板有多块,所述轿壁上多 个所述安装孔沿着所述踢脚线的长度方向相间隔排列,每块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一个所述 安装孔,每块所述连接板上的安装孔与所述轿壁上的一个所述安装孔相对应。优选地,所述折弯内腔沿着所述踢脚线的长度方向延伸,延伸至所述踢脚线的至 少一端面上,在该至少一端面上形成端开口,所述连接板具有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当所 述连接板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连接板从所述端开口插入在所述折弯内腔中;当所述连接 板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所述连接板从所述端开口脱离所述折弯内腔。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通过连接 板,实现了踢脚线在轿壁下边缘的固定,这样在轿厢内推入小车后,小车会与踢脚线相碰 撞,保护了轿壁,避免损坏轿壁的壁面。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示意图,未示出轿壁;附图2为本技术的左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来进一步阐述本技术的结构。参见图1-2所示,一种电梯用轿厢结构,包括轿壁1、设置在轿厢内部轿壁1下边 缘的踢脚线2、开设在轿壁1下部的安装孔,踢脚线2沿着轿壁1的横向方向设置,踢脚线2 的上下侧部分别朝向该踢脚线的背面发生弯折,形成在背面具有开口 3的折弯内腔4,折弯 内腔4中沿着踢脚线2的长度方向滑动地设置有非圆形的连接板5,连接板5上开设有暴露 在开口 3中的安装孔,连接板5上安装孔的位置与轿壁1上安装孔的位置相对应,连接板5 的内侧在与安装孔相对应的位置上固定有螺栓6的头部或螺母7,在图2中,连接板5的内 侧固定有螺栓6的头部,安装孔中穿过有螺栓6的螺纹身部,螺栓6露在轿壁1外侧的部位 配合有螺母7,当然,连接板5的内侧也可以固定有螺母,这样螺栓从轿壁1外侧伸入安装 孔中,拧入螺母即可。在螺栓6与螺母7相拧紧的过程中,连接板5与踢脚线1的内壁相抵 紧,这样才能拧紧螺母7。通过螺栓6与螺母7的配合,连接板5的上下部分别将踢脚线2 上折弯的上下侧部压紧在轿壁1上,实现了踢脚线2在轿壁1上的固定。通过设置踢脚线, 这样在轿厢内推入小车后,小车会与踢脚线相碰撞,保护了轿壁。为了方便踢脚线2中连接板5在轿壁1上的定位,轿壁1上的安装孔有多个,相应 地,连接板5有多块,轿壁1上多个安装孔沿着踢脚线2的长度方向相间隔排列,每块连接 板5上开设有一个安装孔,每块连接板5上的安装孔与轿壁1上的一个安装孔相对应,这样 在安装踢脚线时,可先在轿壁1的下边缘部分开设多个安装孔,然后滑动连接板5的位置, 使得一块连接板5上的安装孔与轿壁1上的一个安装孔相对应,然后通过螺栓与螺母的配 合来定位连接板5,从而实现踢脚线2在轿壁1上的固定。踢脚线2上折弯内腔4沿着踢脚线2的长度方向延伸,延伸至踢脚线2的两个端 面上,在该两个端面上形成端开口,连接板5具有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当连接板5处于 工作状态时,固定有螺栓6的连接板5从端开口插入在折弯内腔4中,如图2所示,然后连 接板5在折弯内腔4中滑动至合适的位置,使得连接板5上的安装孔与轿壁1上的安装孔 相对应,然后通过螺栓与螺母来固定连接板5和踢脚线2 ;当连接板5处于非工作状态时, 连接板5从端开口脱离折弯内腔4,连接板5与踢脚线2是相可拆卸连接的,这样方便制作、 运输和安装。综上,在轿厢结构中,通过在轿厢内部轿壁下边缘设置踢脚线,防止小车直接碰撞 轿壁下边缘部,保护轿壁,避免损坏轿壁的壁面。权利要求一种电梯用轿厢结构,包括轿壁,其特征在于该轿厢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轿厢内部轿壁下边缘的踢脚线、开设在所述轿壁下部的安装孔,所述踢脚线的上下侧部分别朝向该踢脚线的背面发生弯折,形成在背面具有开口的折弯内腔,所述折弯内腔中沿着所述踢脚线的长度方向滑动地设置有非圆形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暴露在所述开口中的安装孔,所述连接板上安装孔的位置与所述轿壁上安装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连接板的内侧在与所述安装孔相对应的位置上固定有所述螺栓的头部或所述螺母,所述安装孔中穿过有螺栓,通过所述螺栓与螺母的配合,所述连接板的上下部分别将所述踢脚线上折弯的上下侧部压紧在所述轿壁上,在所述螺栓与螺母相拧紧的过程中,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踢脚线的内壁相抵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壁上的安装孔有多个,相应 地,所述连接板有多块,所述轿壁上多个所述安装孔沿着所述踢脚线的长度方向相间隔排 列,每块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一个所述安装孔,每块所述连接板上的安装孔与所述轿壁上 的一个所述安装孔相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内腔沿着所述踢脚线的长 度方向延伸,延伸至所述踢脚线的至少一端面上,在该至少一端面上形成端开口,所述连接 板具有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当所述连接板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连接板从所述端开口 插入在所述折弯内腔中;当所述连接板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所述连接板从所述端开口脱离 所述折弯内腔。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用轿厢结构,包括设置在轿厢内部轿壁下边缘的踢脚线,踢脚线的上下侧部分别朝向该踢脚线的背面发生弯折,形成在背面具有开口的折弯内腔,折弯内腔中沿着踢脚线的长度方向滑动地设置有非圆形的连接板,连接板上开设有暴露在开口中的安装孔,通过螺栓与螺母的配合,连接板的上下部分别将踢脚线上折弯的上下侧部压紧在轿壁上。通过连接板,实现了踢脚线在轿壁下边缘的固定,这样在轿厢内推入小车后,小车会与踢脚线相碰撞,保护了轿壁,避免损坏轿壁的壁面。文档编号B66B11/02GK201713186SQ20102024254公开日2011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9日专利技术者冯小明, 吴彬 申请人:江南嘉捷电梯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用轿厢结构,包括轿壁,其特征在于:该轿厢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轿厢内部轿壁下边缘的踢脚线、开设在所述轿壁下部的安装孔,所述踢脚线的上下侧部分别朝向该踢脚线的背面发生弯折,形成在背面具有开口的折弯内腔,所述折弯内腔中沿着所述踢脚线的长度方向滑动地设置有非圆形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暴露在所述开口中的安装孔,所述连接板上安装孔的位置与所述轿壁上安装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连接板的内侧在与所述安装孔相对应的位置上固定有所述螺栓的头部或所述螺母,所述安装孔中穿过有螺栓,通过所述螺栓与螺母的配合,所述连接板的上下部分别将所述踢脚线上折弯的上下侧部压紧在所述轿壁上,在所述螺栓与螺母相拧紧的过程中,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踢脚线的内壁相抵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彬冯小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嘉捷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