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墨记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295208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喷墨记录装置,其具有墨液容器,该墨液容器具有良好的墨液的搅拌性,能够收容大容量的墨液,即使是单独的墨液容器也能够稳定地设置。该喷墨记录装置包括:收容在印刷对象物上进行印刷用的墨液的墨液容器;与墨液容器连接并喷出墨液的喷嘴;使从喷嘴喷出并用于印刷的墨液带电的带电电极;使利用上述带电电极而带电的墨液转向的转向电极;将未用于印刷的墨液回收的槽;和搅拌收容在上述墨液容器内的墨液的搅拌机构。该喷墨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墨液容器的底面形成为如下的形状,上述底面附近的墨液沿上述底面的周边边缘部在上述搅拌机构的作用下能够进行对流,上述墨液容器具有从上述墨液容器的侧壁朝向上述底面延伸的倾斜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连续地喷出墨液微粒的喷墨记录装置。技术背景喷墨记录装置为如下方式的进行循环的机构从墨液容器用泵吸取墨液,经过墨 液过滤器、进行墨液压力的调整的调压阀对喷嘴供给墨液,对从喷嘴喷出的墨液施加振动 而产生墨液微粒(颗粒),通过使该墨液微粒带电、转向,使墨液微粒到达记录介质上进行 记录。此外,连续地喷出来自喷嘴的墨液,未用于记录的墨液微粒由槽部回收,通过泵的力 被送回盛有墨液的容器,再次供给到喷嘴。在记录介质的表面为黑色等较浓的颜色的记录介质上进行印刷的情况下,需要用 白色、黄色等颜料类墨液进行印刷,在用颜料类墨液进行印刷的喷墨记录装置中,设置有具 有圆筒形状的墨液容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图1))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6-103016即,现有的颜料类墨液用墨液容器为图8、图9所示的圆筒形,图8是墨液容器44 的平面图,图9是纵截面图。颜料类墨液在贮存墨液的容器内长时间放置时,作为墨液成分 中的一种的色素沉淀,如果在保持色素沉淀的状态下对喷嘴供给墨液并加以回收,进行这 样的循环,则会产生如下问题在循环通路内、喷出墨液的喷嘴中发生堵塞,印刷在记录介 质上的色调不均勻,记录的文字难以识别为文字。在使用这样的颜料类墨液的喷墨记录装 置中,为了防止产生问题,需要搅拌容器内的墨液的机构,要求墨液容器为搅拌性亮好的形 状。搅拌装置46具有由磁性体组成的搅拌部件47、由磁性体组成的旋转部件48、电动机49 和搅拌台50,电动机49和与电动机49连接的旋转部件48配置在装置主体内部,搅拌部件 47设置于墨液容器51内的底面51e上。搅拌部件47配置在旋转部件48之上,并且墨液容 器51安装在搅拌台50之上。当驱动搅拌装置46时,旋转部件48旋转,搅拌部件47因磁 场而联动旋转,由此,容器内的颜料类墨液45被搅拌。但是,想要保持较大容量的颜料类墨 液的情况下,在现有的颜料类墨液用的圆筒形状的墨液容器中,如果在横向宽度方向增大 容器,则搅拌部件47的大小相对于容器的内径相对变小,因此难以充分地进行搅拌。此外, 在高度方向增大容器时,存在设置不稳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置有墨液容器的喷墨记录装置,该墨液容器具有良 好的墨液的搅拌性,并且能够收容大容量的墨液,此外,即使是单独的容器也能够稳定地设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其例如包括收容在印刷对象 物上进行印刷用的墨液的墨液容器;与上述墨液容器连接并喷出墨液的喷嘴;使从上述喷 嘴喷出并用于印刷的墨液带电的带电电极;使利用上述带电电极带电的墨液转向的转向电 极;将未用于印刷的墨液回收的槽;和搅拌收容在上述墨液容器内的墨液的搅拌机构,其中,上述墨液容器的底面形成为如下形状上述底面附近的墨液沿上述底面的周边边缘部, 在上述搅拌机构的作用下能够进行对流,上述墨液容器具有从上述墨液容器的侧壁朝向上 述底面延伸的倾斜部。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其包括收容在印刷对象物上进行印刷用 的墨液的墨液容器;与上述墨液容器连接、喷出墨液的喷嘴;使从上述喷嘴喷出并用于印 刷的墨液带电的带电电极;使利用上述带电电极而带电的墨液转向的转向电极;将未用于 印刷的墨液回收的槽;和搅拌收容在上述墨液容器内的墨液的搅拌机构,该喷墨记录装置 的特征在于上述墨液容器的底面形成为如下的形状上述底面附近的墨液沿上述底面的 周边边缘部在上述搅拌机构的作用下能够进行对流,上述墨液容器具有从上述底面的周 边边缘向外侧方向倾斜延伸的第一倾斜部;和从上述第一倾斜部的端部向外侧方向倾斜延 伸并与上述墨液容器的侧壁连接的第二倾斜部。根据本专利技术,墨液的搅拌性优良,能够改善颜料类墨液造成的问题,维持良好的印 刷品质。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利用有限的空间收容大容量的墨液。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使 得易于进行维护作业(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印刷记录装置主体和印刷头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喷墨记录装置的原理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喷墨记录装置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喷墨记录装置的通路结构的图。图5是喷墨记录装置的功能框图。图6是具有长方体形状的颜料类墨液用的墨液容器的平面图。图7是具有长方体形状的颜料类墨液用的墨液容器的纵截面图。图8是现有技术的颜料类墨液用的墨液容器的平面图。图9是现有技术的颜料类墨液用的墨液容器的纵截面图。图10是第1实施例的I■液容器的平面图。图11是第1实施例的i■液容器的纵截面图。图12是第2实施例的i■液容器的平面图。图13是第2实施例的i■液容器的纵截面图。图14是第3实施例的i■液容器的平面图。图15是第3实施例的I■液容器的纵截面图。图16是第4实施例的I■液容器的平面图。图17是第4实施例的I■液容器的纵截面图。图18是第5实施例的I■液容器的平面图。图19是第5实施例的I■液容器的纵截面图。附图标记的说明100喷墨记录装置200控制部202记录部1 主体2印刷头3操作显示部4 导管8 喷嘴10墨液微粒11带电电极12转向电极13印刷对象物14 槽18主墨液容器19辅助墨液容器41、44、51、61、71、81、91 墨液容器51a、61a、61b、71a、81a、81b、91a 侧壁51c、61c、71b、71c、81c、91c、91g 倾斜部51d、61d、71d、81d、91d 棱51e、61e、71e、81e、91e 底面91b、91f 凹部42、45、52、62、72、82、92 颜料类墨液46搅拌装置47搅拌部件48旋转部件49电动机50搅拌台40颜料成分堆积场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使用附图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其中,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以下实施例。图1是表示喷墨记录装置100的立体图。在喷墨记录装置100,设置有在外部具有 操作显示部3的主体1和印刷头2,主体1和印刷头2由导管4连接。此处,说明喷墨记录装置100的动作原理。如图2所示,墨液容器18内的墨液由 泵25吸引、加压成为墨液柱7从喷嘴8被喷出。在喷嘴8,设置有电致变形元件9,以规定 的频率对墨液施加振动从而使从喷嘴8喷出的墨液柱7微粒化。由此生成的墨液微粒10 的数量由对电致变形元件9施加的起振电压的频率决定,与该频率为相同数量。墨液微粒 10,通过由带电电极11施加与印刷信息对应的大小的电压而被赋予电荷。通过带电电极11 而被使得带电的墨液微粒10,在转向电极12之间的电场中飞行时,受到与带电量成比例的 力而转向,朝向印刷对象物13飞行并击中。此时,墨液微粒10与带电量相应地使转向方向 的击中位置变化,进而在与转向方向正交的方向生产线使印刷对象物13移动,在与转向方向正交的方向也能够使微粒击中,由多个击中的微粒构成文字进行印刷。未用于印刷的墨液微粒10在转向电极12间呈直线地飞行,由槽14捕捉后经由通 路,被回收到主墨液容器18。接着,图3表示喷墨记录装置100的实际的使用状态的一例。喷墨记录装置100, 例如安装在生产食品、饮料等的工厂内的生产线上,主体1设置在使用者可以操作的位置, 印刷头2设置于能够接近在带传送装置15等生产线上搬运的印刷对象物13的位置。为了在带传送装置15等生产线上无关输送速度地以相同宽度进行印刷,设置有 将与输送速度相应的信号输出到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其包括:收容在印刷对象物上进行印刷用的墨液的墨液容器;与所述墨液容器连接、喷出墨液的喷嘴;使从所述喷嘴喷出并用于印刷的墨液带电的带电电极;使利用所述带电电极而带电的墨液转向的转向电极;将未用于印刷的墨液回收的槽;和搅拌收容在所述墨液容器内的墨液的搅拌机构,该喷墨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墨液容器的底面形成为如下的形状:所述底面附近的墨液沿所述底面的周边边缘部在所述搅拌机构的作用下能够进行对流,所述墨液容器具有从所述墨液容器的侧壁朝向所述底面延伸的倾斜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有马崇博长岭俊秀松下雄彦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产机系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