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包带一出二坯料口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271501 阅读:4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打包带一出二坯料口模装置,主要由进料联接座、分流上模、分流下模、料坯成型模块、厚度调节板和加热板等组成;分流上模上安装有两个流量调节螺钉;厚度调节板上安装有厚度调节螺钉;加热板分布在模具的两后及左右各面。通过对模具四面进行加热,以达到适应温度,保证熔融物料能在流道内充分混炼并按规定路线行进,实现物料的分流和成型挤出。(*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打包带一出二胚料口模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生产打包带的整个生产工艺中,普遍采用是一出一的单条出料口模装置。 由于一出一单条出料口模生产效率很低,不适宜发展需求,导致一出二双带生产线的开发 运用。而在双带生产中,两条打包带尺寸、克重等重要参数受挤出初胚影响极大。如何保证 两条打包带初胚的尺寸和克重一致是急需解决地问题。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打包带一出二胚料口模装置, 该打包带一出二胚料口模装置能有效通过流量控制,保证两条打包带初胚克重相同,同时 能分别对两条打包带初胚的厚度进行调节,以达到成型后的打包带初胚尺寸相同、克重一 致,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打包带一出二 坯料口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联接座、流量调节螺钉、分流下模、料胚成型模块、分 流上模、厚度调节板、压条、厚度调节螺钉和定位条;所述进料联接座设置在分流下模和分 流上模上方,并分别与分流下模和分流上模采用螺栓紧固连接;所述分流下模和分流上模 采用螺钉连接成一体;所述料胚成型模块为“M”形结构,设置在分流下模下方,并通过螺栓 与分流下模相连接;所述分流下模和分流上模之间设置有进料通道、“人”字形分流道、缓冲 道、混炼槽和出料通道;所述进料通道、“人”字形分流道、缓冲道、混炼槽和出料通道自上而 下依次连通;所述分流上模上还设置有两个与“人”字形分流道相互匹配的流量调节螺钉; 所述料胚成型模块内还设置有一厚度调节板和厚度调节螺钉;所述厚度调节螺钉与厚度调 节板之间还设置有一固定在分流上模上的压条,厚度调节螺钉穿过压条与厚度调节板相连 接;所述分流上模下方还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一定位条。按照本技术所提供的打包带一出二胚料口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下 模上端面还设有测温元件孔,测温元件孔内设置有热电偶。按照本技术所提供的打包带一出二胚料口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下 模和分流上模的外侧面上设置有侧面加热板、上模加热板和/或下模加热板;所述侧面加 热板、上模加热板和下模加热板采用螺栓固定在分流下模和/或分流上模的外侧面上。综上所述,本技术所提供的打包带一出二胚料口模装置与传统的口模装置相 比具有以下优点1、生产效率高能实现两条打包带同时产出,是普通一出一口模模具产量地两倍。2、尺寸稳定能通过流量和厚度地微量调节,准确控制两条挤出初胚的克重和外 形尺寸相同,为下一步的拉伸提供同一规格料胚,保证产品质量地稳定。3、适用性强能通过厚度调节获得不同种类地初胚,能适用5 20mm打包带地生 产,避免了一种规格对应一种口模的限制,极大程度节约成本,这不仅能降低用用户购机成 本,更能节省了更换口模的时间,提高效率。4、成型初胚质地均勻、质量好采用两级混炼,能将熔融料在模腔内充分混合,保 证成型初胚质地均勻、细腻。为后续拉伸提供有效地质量保证。5、使用、维护简便为全组合式结构,流量和厚度均为机械式微调,强度高、寿命 长,使用及维修简单、方便。附图及其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打包带一出二胚料口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图3为打包带一出二胚料口模装置的流道示意图。其中,1、侧面加热板;2、热电偶;3、进料联接座;4、流量调节螺钉;5、分流下模;6、 下模加热板;7、料胚成型模块;8、分流上模;9、上模加热板;10、厚度调节板;11、压条;12、 厚度调节螺钉;13、定位条;14、测温元件孔;15、进料通道;16、“人”字形分流道;17、缓冲 道;18、混炼槽;19、出料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所示,该打包带一出二胚料口模装置包括进料联接座3、流量调节螺钉4、分 流下模5、料胚成型模块7、分流上模8、厚度调节板10、压条11、厚度调节螺钉12和定位条 13 ;所述进料联接座3设置在分流下模5和分流上模8上方,并分别与分流下模5和分流上 模8采用螺栓紧固连接;所述分流下模5和分流上模8采用螺钉连接成一体;所述料胚成 型模块7为“M”形结构,设置在分流下模5下方,并通过螺栓与分流下模5相连接;所述分 流下模5和分流上模8之间设置有进料通道15、“人”字形分流道16、缓冲道17、混炼槽18 和出料通道19 ;所述进料通道15、“人”字形分流道16、缓冲道17、混炼槽18和出料通道19 自上而下依次连通;所述分流上模8上还设置有两个与“人”字形分流道16相互匹配的流 量调节螺钉4 ;所述料胚成型模块7内还设置有一厚度调节板10和厚度调节螺钉12 ;所述 厚度调节螺钉12与厚度调节板10之间还设置有一固定在分流上模8上的压条11,厚度调 节螺钉12穿过压条11与厚度调节板10相连接;所述分流上模8下方还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有一定位条13。上述分流下模5上端面还设有测温元件孔14,测温元件孔14内设置有热电偶2, 用于控制整个装置的温度变化。上述分流下模5和分流上模8的外侧面上设置有侧面加热板1、上模加热板9和/ 或下模加热板6 ;所述侧面加热板1、上模加热板9和下模加热板6采用螺栓固定在分流下 模5和/或分流上模8的外侧面上。使用时,装置外部加热组件(侧面加热板1、下模加热板6和上模加热板9)通过温 控系统控制自动启动,热量传递到流道内地熔融物料,保证物料混炼和流动气量热量;经主 机加工后的物料进料联接座3的内道进入装置内的进料通道15,并在“人”字形分流道16 处进行分流,形成两道各自进入;“人”字形分流道16内的流量调节螺钉4可改变流道内的压力和截面积,从而调节两道中物料的容量;经缓冲道17缓冲后的物料再分别进入双级混 炼槽18,对物料进行充分混合、熔炼,保证物料的均勻;然后物料经出料通道19压入料胚成 型模块7中,并通过厚度调节螺钉12控制厚度调节板10动作,以达到挤出宽度、厚度一致 地初胚。该装置具有如下优点1、联接简单、方便直接采用螺纹管联接,方便、快捷,并能 有效减少物料热量损失;2、生产效率高能实现两条打包带同时产出,是普通一出一口模 模具产量地两倍;3、尺寸稳定能通过流量和厚度地微量调节,准确控制两条挤出初胚的 克重和外形尺寸相同,为下一步的拉伸提供同一规格料胚,保证产品质量地稳定;4、成型胚 料质量高采用两级混炼,能将熔融料在模腔内充分混合,保证成型初胚质地均勻、细腻,为 后续拉伸提供有效地质量保证;5、适用性强、运用范围广能通过厚度调节获得不同种类 地初胚,能适用5 20mm打包带地生产,同时能运用于普通带、轻质带、重质带、薄型带及微 型带等多种机型生产;6、使用、维护简便为全组合式结构,流量和厚度均为机械式微调, 强度高、寿命长,装拆、使用及维修简单、方便。显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所掌握的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根据以上所述 内容,还可以作出不脱离本技术基本技术思想的多种形式,如通过流道数量变化可实 现一出三、一出四等。但,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 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 修饰,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打包带一出二坯料口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联接座(3)、流量调节螺钉(4)、分流下模(5)、料胚成型模块(7)、分流上模(8)、厚度调节板(10)、压条(11)、厚度调节螺钉(12)和定位条(13);所述进料联接座(3)设置在分流下模(5)和分流上模(8)上方,并分别与分流下模(5)和分流上模(8)采用螺栓紧固连接;所述分流下模(5)和分流上模(8)采用螺钉连接成一体;所述料胚成型模块(7)为“M”形结构,设置在分流下模(5)下方,并通过螺栓与分流下模(5)相连接;所述分流下模(5)和分流上模(8)之间设置有进料通道(15)、“人”字形分流道(16)、缓冲道(17)、混炼槽(18)和出料通道(19);所述进料通道(15)、“人”字形分流道(16)、缓冲道(17)、混炼槽(18)和出料通道(19)自上而下依次连通;所述分流上模(8)上还设置有两个与“人”字形分流道(16)相互匹配的流量调节螺钉(4);所述料胚成型模块(7)内还设置有一厚度调节板(10)和厚度调节螺钉(12);所述厚度调节螺钉(12)与厚度调节板(10)之间还设置有一固定在分流上模(8)上的压条(11),厚度调节螺钉(12)穿过压条(11)与厚度调节板(10)相连接;所述分流上模(8)下方还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一定位条(1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健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资阳市雅之江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