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式转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59959 阅读:2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电子设备产品,提供了一种折叠式转轴结构,其包括上部机壳组件,下部机壳组件,该上部机壳组件和下部机壳组件通过转轴机构连接在一起,其中:所述的转轴机构包括两支撑臂和连杆,该连杆与两支撑臂其一端连接在一起,连杆与两支撑臂的连接端与上部机壳组件连接,两支撑臂的另一端与下部机壳组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连杆与两支撑臂连接,可实现上部机壳组件围绕连杆作360度旋转,另一方面,两支撑臂的一端与下部机壳组件连接,支撑臂可支撑并固定上部机壳组件,同时上部机壳组件可作360度的转动,从而实现折叠转轴结构全方位操作,使用都无需刻意调整自己的姿势去操作。(*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子产品
,尤其涉及一种折叠式转轴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折叠式转轴机构的产品在众多电子产品中广泛应用,如笔记本,电视,游戏 机等,一般显示屏都与主机固定连接在一起,使用者只能从一个方向和角度进行操作,造成 极大的不便。从而,市场上已开发了可在主机上转动的显示屏,通过转轴将主机与显示屏连 接,因此,显示屏可以在主机上转动,以往的折叠式产品转轴机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两转 轴构成一转动轴线,产品的上下两部分绕轴线转动;另一种是转轴构成两转动轴线,产品的 上下两部分绕一轴线转动,上部分又由两部分构成且也绕一轴线运动。已知的这两种方式, 都不能满足用户用各种姿势去操作,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式转轴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 有技术中的折叠式转轴结构的电子产品不能全方位操作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折叠式转轴结构,其包括上部机壳组件,下部机壳 组件,该上部机壳组件和下部机壳组件通过转轴机构连接在一起,其中所述的转轴机构包 括两支撑臂和连杆,该连杆与两支撑臂其一端连接在一起,连杆与两支撑臂的连接端与上 部机壳组件连接,两支撑臂的另一端与下部机壳组件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折叠式转轴结构,通过连杆与两支撑臂连接, 可实现上部机壳组件围绕连杆作360度旋转,另一方面,两支撑臂的一端与下部机壳组件 连接,支撑臂可支撑并固定上部机壳组件,同时上部机壳组件可作360度的转动,从而实现 折叠转轴结构全方位操作,使用都无需刻意调整自己的姿势去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折叠式转轴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折叠式转轴结构后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转轴机构分解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 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 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折叠式转轴结构,其包括上部机壳组件 10,下部机壳组件20和转轴机构30,该上部机壳组件10与下部机壳组件20通过转轴机构 30连接在一起。如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转轴机构30包括两支撑臂33和连 杆36,该连杆36与两支撑臂33其一端连接在一起,连杆36与两支撑臂33的连接端与上部 机壳组件10连接,两支撑臂33的另一端与下部机壳组件20连接。如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转轴机构30还包括两从动齿轮32, 两弹簧31 ^所述的从动轮32设置于支撑臂33与下部机壳组件20连接的一端,所述的弹 簧31套设于从动齿轮32上,该从动齿轮32上设置有一挡板35,该挡板35设置于弹簧31 的外侧,用于将该弹簧31压缩于该从动齿轮32上。连杆36上有齿形36a,所述的连杆通过 该锁套38固定于20上部机壳组件,所述的连杆36上设置有齿形36a,锁套38内壁设置有 缓冲衬套,该齿形36a与锁套38内壁的缓冲衬套配合,实现20上部机壳组件在0-360度内 无极变速转动。结构34控制转动的角度在0-360度内。所述的连杆36两端分别与支撑臂 33 一端连接,并紧紧保持左右支撑臂33在一个平面内,构成“U”型结构,连杆36与支撑臂 33安装完成后为一刚性结构。上部机壳组件20只能绕两支撑臂33和连杆36构成的刚体 中连杆36转动;两支撑臂33和连杆36为一刚体,能维持两支撑臂33步伐一致的绕下部机 壳组20转动。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转轴机构30的两支撑臂33,其与下机壳组件20边接的 一端与从动齿轮32连接,该从动齿轮32上设置有挡板35和弹簧31,挡板35压缩压缩弹 簧31,迫使从动齿轮32与支撑臂33上齿形33a啮合,从而两边平衡支撑臂33和上部机壳 组件20形成的扭矩,静止时达到支撑的目的;当用手加力,平衡破坏,两从动齿轮32脱离啮 合,相对滑动,所述的齿形33a是按每10度设置的,可实现动态按每10度在0-360度内有 级调节转动角度。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转轴结构30还包括数据线37,所述的支撑臂33包括凹 槽,数据线37容置于该凹槽内,实现10上部机壳组件和20下部机壳组件的数据交换。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转轴机构30能绕两轴线在0-360度内转动其一是连 杆36为一轴线,实现上部机壳组件20在360度内的自转;其二是两支撑臂33有齿形33a 一端构成的轴线,实现两支撑臂33和连杆36构成刚体在下部机壳组件20上的转动,从而 带动上部机壳组件10实现360内的转动;有效的实现各种位置配置。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例如,连 杆36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单根连杆连接两支撑臂33的实施例,即连杆不需要一定贯穿上部 机壳组件10,所述的连杆36可分为两段并分别与两支撑臂33连接,两段短的连杆中间并不 连接。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 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一种折叠式转轴结构,其包括上部机壳组件(10),下部机壳组件(20),该上部机壳组件(10)和下部机壳组件(20)通过转轴机构(30)连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机构(30)包括两支撑臂(33)和连杆(36),该连杆(36)与两支撑臂(33)其一端连接在一起,连杆(36)与两支撑臂(33)的连接端与上部机壳组件(10)连接,两支撑臂(33)另一端与下部机壳组件(20)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机构(30)还包 括两从动齿轮(32),两弹簧(31),所述的从动轮(32)设置于支撑臂(33)与下部机壳组件 (20)连接的一端,所述的弹簧(31)套设于从动齿轮(32)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式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臂(33)设置有齿 形(33a),所述的从动齿轮(32)与支撑臂(33)的齿形(33a)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式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从动齿轮(32)上设置 有挡板(35),该挡板(35)设置于弹簧(31)的外侧。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式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杆(36)上设置有锁 套(38)和齿形(36a),该锁套(38)的内壁设有缓冲套,该缓冲套与齿形(36a)配合在一起。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式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结构还包括数据 线(37),所述的支撑臂(33)包括凹槽,数据线(37)容置于该凹槽内。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杆(36)与两支撑臂 (33)为刚性连接,形成一“U”型结构。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杆(36)分为两段并 分别与两支撑臂(33)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适用于电子设备产品,提供了一种折叠式转轴结构,其包括上部机壳组件,下部机壳组件,该上部机壳组件和下部机壳组件通过转轴机构连接在一起,其中所述的转轴机构包括两支撑臂和连杆,该连杆与两支撑臂其一端连接在一起,连杆与两支撑臂的连接端与上部机壳组件连接,两支撑臂的另一端与下部机壳组件连接;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式转轴结构,其包括上部机壳组件(10),下部机壳组件(20),该上部机壳组件(10)和下部机壳组件(20)通过转轴机构(30)连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机构(30)包括两支撑臂(33)和连杆(36),该连杆(36)与两支撑臂(33)其一端连接在一起,连杆(36)与两支撑臂(33)的连接端与上部机壳组件(10)连接,两支撑臂(33)另一端与下部机壳组件(20)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淑锋
申请(专利权)人: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