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条炉排锅炉节能燃烧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58172 阅读:5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链条炉排锅炉节能燃烧室,包括链条炉排,所述链条炉排的上方设有燃烧室,所述燃烧室从进煤口至出渣口依次设置有预热区、燃烧区、还原燃烧区和再燃烧区,所述预热区的上部设置有前拱,所述燃烧区的上部设置有锅筒,所述还原燃烧区和所述再燃烧区的上部设置有后拱,所述前拱和所述后拱上分别设置有复合蓄热增温辐射层;所述前拱的最高点与所述链条炉排之间的距离不大于燃煤层厚度的四倍;所述后拱的最高点与所述链条炉排之间的距离不大于燃煤层厚度的三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燃烧充分、热效率高、排放少、污染低、经济效益好的优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锅炉燃烧室,尤其涉及一种链条炉排锅炉的燃烧室。
技术介绍
煤是我国主要能源,占我国一次性能源消费总量的70%以上,目前我国使用中的 工业锅炉约50. 4万台,每年耗用原煤占年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在不可再生能源日趋紧张的 今天,节煤降耗已经成为锅炉行业面临的重大课题,随着绿色环保意识的增强,减少污染、 降低烟尘排放迫在眉睫。传统的链条炉排锅炉普遍存在两大问题其一,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特别是 中小型锅炉,平均热效率只有50%左右,由于这类锅炉数量大,所以导致的能源消耗极大; 其二,排放超标、环境污染严重,直接影响人类健康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究其原因是由于传 统的链条炉排锅炉大部分是为燃烧II类、III类烟煤设计的,这类锅炉对煤种的适应性差,而 用于供应工业锅炉燃烧的煤多以挥发性很低的II类无烟煤及煤质很差的I类烟煤为主,再 加上我国煤种和煤质繁杂多变,混煤、劣质煤、掺假煤充斥市场,这些原因导致了传统锅炉 出力不足、热效率低、浪费燃料的现象。此外,从传统锅炉燃烧室的构造来说,这类锅炉的前 拱高度和角度设计不够合理,不能有效反射热辐射并将其聚集到预热区,蓄热能力不足,使 得新加的煤点燃迟缓,遇到劣质煤时甚至发生断火;由于后拱短而高,不能将后部的高温烟 气推向炉膛前部帮助着火,更不能使高温烟气进行扰动、停留,以增加炉膛温度,因此造成 煤燃烧不充分、炉渣含碳量高、排放超标的状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燃烧充分、热效率高、排放少、污染 低、经济效益好的链条炉排锅炉节能燃烧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链条炉排锅炉节能燃烧室,包括 链条炉排,所述链条炉排的上方设有燃烧室,所述燃烧室从进煤口至出渣口依次设置有预 热区、燃烧区、还原燃烧区和再燃烧区,所述预热区的上部设置有前拱,所述燃烧区的上部 设置有锅筒,所述还原燃烧区和所述再燃烧区的上部设置有后拱,所述前拱和所述后拱上 分别设置有复合蓄热增温辐射层;所述前拱的最高点与所述链条炉排之间的距离不大于燃 煤层厚度的四倍;所述后拱的最高点与所述链条炉排之间的距离不大于燃煤层厚度的三 倍。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复合蓄热增温辐射层为高温复合材料涂层。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后拱的拱长为所述燃烧区长度的2. 5 4.0倍,所述前 拱长度为所述燃烧区长度的1. 0 1. 5倍。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链条炉排锅炉节能燃烧室,包括链条炉排,所述链条炉 排的上方设有燃烧室,所述燃烧室从进煤口至出渣口依次设置有预热区、燃烧区、还原燃烧 区和再燃烧区,所述预热区的上部设置有前拱,所述燃烧区的上部设置有锅筒,所述还原燃烧区和所述再燃烧区的上部设置有后拱,所述前拱和所述后拱上分别设置有复合蓄热增温 辐射层;所述前拱的最高点与所述链条炉排之间的距离不大于燃煤层厚度的四倍;所述后 拱的最高点与所述链条炉排之间的距离不大于燃煤层厚度的三倍。前拱高度低,有利于蓄 热,提高预热区的炉膛温度;后拱低而长,有利于将后部的高温烟气推向炉膛前部帮助着 火,并能使高温烟气进行扰动、停留,以增加炉膛温度,使燃烧更充分、透彻;前拱和后拱上 设置的复合蓄热增温辐射层,能大幅度的提高蓄热能力,并将热量辐射到预热区,使得炉温 更高、点火更容易,促进新煤的燃烧。本技术具有燃烧充分、热效率高、排放少、污染低、 经济效益好的优点。附图说明附图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_链条炉排;2-进煤口 ;3-预热区;4-燃烧区;5-还原燃烧区;6-再燃烧 区;7-锅筒;8-前拱;9-后拱;10-复合蓄热增温辐射层;11-出渔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 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 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 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如附图所示,链条炉排锅炉节能燃烧室,包括链条炉排1,所述链条炉排1的上方 设有燃烧室,所述燃烧室从进煤口 2至出渣口 11依次设置有预热区3、燃烧区4、还原燃烧 区5和再燃烧区6,所述预热区3的上部设置有前拱8,所述燃烧区4的上部设置有锅筒7, 所述还原燃烧区5和所述再燃烧区6的上部设置有后拱9,所述前拱8和所述后拱9上分 别设置有复合蓄热增温辐射层10,所述复合蓄热增温辐射层10为高温复合材料涂层,本 实施例中,所述高温复合材料涂层成分主要包括碳化硅、氧化铝、氧化锆和高铝水泥等添加 剂,最高可耐1700°C的高温,锅炉工作时,高温复合材料涂层蓄热后的温度高于原筑炉材料 100-200°C,可对新燃煤层产生强烈的热辐射。所述前拱8的最高点与所述链条炉排1之间的距离不大于燃煤层厚度的四倍;所 述后拱9的最高点与所述链条炉排1之间的距离不大于燃煤层厚度的三倍。所述后拱9的 拱长范围可为所述燃烧区4长度的2. 5 4. 0倍,所述前拱8长度范围可为所述燃烧区4 长度的1. 0 1. 5倍,本实施例中,所述后拱9的拱长为所述燃烧区4长度的3倍,所述前 拱8长度为所述燃烧区4长度的1. 2倍,前拱8的内表面形状为双曲抛物面型,有利于将热 辐射聚焦在预热区3的燃煤层上。前拱8高度低,有利于蓄热,提高了预热区3的炉膛温度;后拱9低而长,有利于 将后部的高温烟气推向炉膛前部帮助着火,并能使高温烟气进行扰动、停留,以增加炉膛温 度,使燃烧更充分、透彻;前拱8和后拱9上设置的复合蓄热增温辐射层10,能大幅度的提 高蓄热能力,并将热量辐射到预热区,使得炉温更高、点火更容易,促进新煤的燃烧。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 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 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 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一切从本技术的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所作出的结构变换均落在本实 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链条炉排锅炉节能燃烧室,包括链条炉排,所述链条炉排的上方设有燃烧室,所述燃 烧室从进煤口至出渣口依次设置有预热区、燃烧区、还原燃烧区和再燃烧区,所述预热区的 上部设置有前拱,所述燃烧区的上部设置有锅筒,所述还原燃烧区和所述再燃烧区的上部 设置有后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拱和所述后拱上分别设置有复合蓄热增温辐射层;所述 前拱的最高点与所述链条炉排之间的距离不大于燃煤层厚度的四倍;所述后拱的最高点与 所述链条炉排之间的距离不大于燃煤层厚度的三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条炉排锅炉节能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蓄热增温辐 射层为高温复合材料涂层。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条炉排锅炉节能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拱的拱长为所 述燃烧区长度的2. 5 4. 0倍,所述前拱长度为所述燃烧区长度的1. 0 1. 5倍。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链条炉排锅炉节能燃烧室,包括链条炉排,所述链条炉排的上方设有燃烧室,所述燃烧室从进煤口至出渣口依次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链条炉排锅炉节能燃烧室,包括链条炉排,所述链条炉排的上方设有燃烧室,所述燃烧室从进煤口至出渣口依次设置有预热区、燃烧区、还原燃烧区和再燃烧区,所述预热区的上部设置有前拱,所述燃烧区的上部设置有锅筒,所述还原燃烧区和所述再燃烧区的上部设置有后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拱和所述后拱上分别设置有复合蓄热增温辐射层;所述前拱的最高点与所述链条炉排之间的距离不大于燃煤层厚度的四倍;所述后拱的最高点与所述链条炉排之间的距离不大于燃煤层厚度的三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兆鹏魏华王洪亮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新威锅炉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