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44802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风设备,包括:壳体,具有用于引入室外空气的供气端口和用于排放室内空气的排气端口;供气排气管,与供气端口和排气端口相通;分隔件,设置在供气排气管中,用于将供气排气管划分为与供气端口相通的供气区域和与排气端口相通的排气区域,分隔件具有从供气排气管的至少一端向外伸出的伸出部分,伸出部分被弯曲。分隔件通过其弯曲的伸出部分容易被插入供气排气管内,以防止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的泄露,进而防止室外空气和室内空气混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过在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之间的完全热交换执行通风的通风 设备。
技术介绍
通常,通风设备将室内空气排放到室外并将新鲜的室外空气吸入到室内以对房 间进行通风。此外,通风设备在吸入的室外空气和排放的室内空气之间执行热交换以减 小由于引入室外空气而导致的房间温度的变化。通风设备包括壳体,具有分隔开的内部空间,以防止吸入的室外空气与室内 空气混合;整体热交换器,设置在壳体中,用于在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之间执行热交 换;多个鼓风机,设置在壳体处,以强力地吹送空气。在鼓风机的操作过程中,室内空气经过整体热交换器被排放到室外,室外空气 通过整体热交换器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然后被排放到室内。由于被吸入到室内的室外空气在经过整体热交换器的同时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 换,所以减小了房间温度的变化,因而与室外空气被直接供应到室内时相比减小了制冷 和制热成本。同时,通风设备可使用单个供气排气管将室外空气吸入壳体中或者将吸入的室 内空气排放到房间外。在这种情况下,供气排气管被设置在供气排气管中的分隔件划分为用于吸入室 外空气的供气区域和用于排放室内空气的排气区域。分隔件可正确地划分供气排气管的 供气区域和排气区域,以防止由于室外空气和室内空气的混合导致的通风设备的能量效 率劣化。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包括设置在供气排气管中的改进的分隔件 的通风设备。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防止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在供气排气管中混合 的通风设备。其他方面一部分将在下面的描述中进行阐述,一部分将通过描述而明显,或者 可通过实施实施例而了解。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通风设备包括壳体,具有用于引入室外空气的供气端 口和用于排放室内空气的排气端口;供气排气管,与供气端口和排气端口相通;分隔 件,设置在供气排气管中,用于将供气排气管划分为与供气端口相通的供气区域和与排 气端口相通的排气区域,分隔件具有从供气排气管的至少一端向外伸出的伸出部分。分隔件可具有从供气排气管的相对两端向外伸出的伸出部分。分隔件可具有贴合至其表面的泡沫构件。供气端口和排气端口可在供气排气管的一端彼此相通。通风设备还可包括排风帽,该排风帽连接到供气排气管的一端,所述一端与供 气端口和排气端口彼此相通所处的供气排气管的一端相反,排风帽可设置有排放帽分隔 件,以将排风帽划分为与供气排气管的供气区域相通的供气区域和与供气排气管的排气 区域相通的排气区域。伸出部分中的一个伸出部分可接触供气端口的内侧和/或排气端口的内侧,伸 出部分中的另一个伸出部分可接触排风帽分隔件。分隔件的伸出部分可被弯曲。泡沫构件可附着到分隔件的接触供气端口和排风帽分隔件的至少一个表面。伸出部分中的一个伸出部分可被设置在形成于供气端口和排气端口之间的第一 凹槽中,伸出部分中的另一个伸出部分可被设置在形成于排风帽分隔件上的第二凹槽 中。壳体可具有用于引入室内空气的室内供气端口和用于排放室外空气的室内排气 端□。通风设备还可包括供气单元,用于将通过供气端口引入的室外空气引导至室 内;排气单元,用于将通过室内供气端口引入的室内空气排放到室外;整体热交换器, 用于在由供气单元和排气单元弓I导的室外空气和室内空气之间进行完全热交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通风设备包括壳体,具有用于引入室外空气的室外 供气端口、用于引入室内空气的室内供气端口、用于排放室外空气的室内排气端口和用 于排放室内空气的室外排气端口;供气单元,用于将通过室外供气端口引入的室外空气 引导到室内排气端口;排气单元,用于将通过室内供气端口引入的室内空气引导到室外 排气端口;整体热交换器,用于在由供气单元和排气单元引导的室外空气和室内空气之 间执行完全热交换;供气排气管,与室外供气端口和室外排气端口相通;分隔件,设置 在供气排气管中,用于将供气排气管的内部划分为与室外供气端口相通的供气区域和与 室外排气端口相通的排气区域;排风帽,连接到供气排气管,从而排风帽与供气区域和 排气区域相通,分隔件具有从供气排气管的相对两端向外伸出的伸出部分,所述伸出部 分被弯曲以接触室外供气端口和排风帽。分隔件可具有贴合到其表面的泡沫构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通风设备包括壳体,具有用于引入室外空气的室外 供气端口和用于排风室内空气的室外排气端口;供气排气管,与室外供气端口和室外排 气端口相通,供气排气管通过设置在供气排气管中的第一分隔件被划分为与室外供气端 口相通的第一供气区域和与室外排气端口相通的第一排气区域;排风帽,被设置在室 外,排风帽通过第二分隔件被划分为与第一供气区域相通的第二供气区域和与第一排气 区域相通的第二排气区域,第一分隔件具有从供气排气管的相对两端向外伸出的伸出部 分,以接触室外供气端口和第二分隔件。第一分隔件的伸出部分可被弯曲。第一分隔件的伸出部分可接触室外供气端口的内侧和第二分隔件的底部。第一分隔件可具有贴合到其表面的泡沫构件。泡沫构件可贴合到第一分隔件的与室外供气端口和第二分隔件接触的至少一个表面。 附图说明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和/或其他方面将会变 得明显并更加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示出通风设备的透视图;图2是前部打开的通风设备的分解透视图,示出了通风设备的内部结构;图3是前部打开的通风设备的主视图,示出了通风设备的内部结构;图4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通风设备的后部的分解透视图;图5是图4的通风设备的侧截面图;图6是示出图5中显示的通风设备的供气排气管的透视图;图7是图6中显示的供气排气管的局部放大截面图;图8是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通风设备的侧截面图;图9是示出图8中显示的供气排气管的透视图;图10是图8的供气排气管的局部放大截面图;图11是示出根据又一实施例的通风设备的后部分解透视图;图12是图11中显示的通风设备的侧截面图;图13是图12中显示的通风设备的局部放大截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将详细描述实施例,其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同的标号始终指示相 同的元件。图1是示出通风设备的透视图,图2是示出通风设备的内部结构的前部打开的 通风设备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示出通风设备的内部结构的前部打开的通风设备的主视 图。为了描述方便,还可以参照图4。如图1至图4所示,通风设备包括壳体10,限定通风设备的外观;供气单元 40,设置在壳体10中,用于将室外空气引导到房间;排气单元50,设置在壳体10中, 用于将室内空气引导到室外;整体热交换器30,在壳体10中的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之间 执行热交换。壳体10具有用于吸入室内空气的室内供气端口 11和用于将室外空气排放到房 间内的室内排气端口 13。如图中所示,室内供气端口 11形成在壳体10的相对两侧的下 部,室内排气端口 13形成在壳体10的顶部的前部,同时被划分为两部分。此外,壳体10具有用于吸入室外空气的室外供气端口 15和用于将室内空气排放 到室外的室外排气端口 17。室外供气端口 15和室外排气端口 17形成在壳体10的后部, 使得室外供气端口 15和室外排气端口 17经过供气排气管60 (下文将进行描述)彼此相通。经过供气排气管60彼此相通的室外供气端口 15和室外排气端口 17被设置在由 供气排气管60的直径限定的范围内,从而室外供气端口 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风设备,包括:壳体,具有用于引入室外空气的供气端口和用于排放室内空气的排气端口;供气排气管,与所述供气端口和所述排气端口相通;分隔件,设置在所述供气排气管中,用于将所述供气排气管划分为与所述供气端口相通的供气区域和与所述排气端口相通的排气区域,其中,所述分隔件具有从所述供气排气管的至少一端向外伸出的伸出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容熙金声宇尹皓宁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