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永玖专利>正文

通风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78845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5 0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风设备,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第一侧的第一排风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第二侧的第二排风口、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风机和电控板,其中,所述通风设备还包括第一送风口、第二送风口,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负压送风通道和排风通道;所述第一送风口和第二排风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同一侧,所述第二送风口和第一排风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同一侧;所述负压送风通道的入口为所述第一送风口,出口为所述第二送风口;所述排风通道的入口为所述第一排风口,出口为所述第二排风口;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排风通道内,出口与所述第二排风口相通。(*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通风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通风设备
技术介绍
为了保证室内空气新鲜,往往需要通风设备将室内的空气排出。现有的通风设备包括通风设备主机和进新风装置,通风设备主机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11、第一排风口 111、第二排风口 112、风机12和电控板13。其中,第一排风口 111设置在壳体11的一例,与壳体11的内部空间相通,是室内的空气进入通风设备的壳体11内的通道。第二排风口 112设置在壳体11的另一侧,也与壳体11的内部空间相通,是壳体11内的空气排出到室外的通道。壳体11除了留有与第一排风口 111、第二排风口 112相通的接口外,其余部分密封。风机12和电控板13设置在壳体11内,风机12的出口对准第二排风口 112。风机12在电控板13的控制下工作时,室内的空气通过第一排风口 111被抽吸进壳体11内,然后通过第二排风口 112被排出壳体11,进入室外,从而达到将室内的空气排出和形成室内负压的目的。但是,现有的通风设备主机仅能将室内的空气排出,如果要将室外的空气送入室内,还得在室内的其他地方另外设置进新风装置,才能使得室外的空气通过进新风装置进入形成负压的室内,这种通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风设备,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第一侧的第一排风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第二侧的第二排风口、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风机和电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设备还包括第一送风口、第二送风口,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负压送风通道和排风通道;所述第一送风口和第二排风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同一侧,所述第二送风口和第一排风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同一侧;所述负压送风通道的入口为所述第一送风口,出口为所述第二送风口;所述排风通道的入口为所述第一排风口,出口为所述第二排风口;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排风通道内,出口与所述第二排风口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通风设备,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第一侧的第一排风ロ、设置在所述壳体第ニ侧的第二排风ロ、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风机和电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设备还包括第一送风ロ、第二送风ロ,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负压送风通道和排风通道; 所述第一送风口和第二排风ロ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同一侧,所述第二送风口和第一排风ロ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同一侧; 所述负压送风通道的入ロ为所述第一送风ロ,出口为所述第二送风ロ ; 所述排风通道的入ロ为所述第一排风ロ,出口为所述第二排风ロ ; 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排风通道内,出口与所述第二排风ロ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永玖
申请(专利权)人:许永玖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