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椅之外扩扶手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44801 阅读:2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椅之外扩扶手构造,其设有一固定扶座,该固定扶座的第一枢接部上设有卡掣孔,又一活动扶座的第二枢接部与该第一枢接部相枢接,该第二枢接部上设有第一横槽孔及第二横槽孔,又该第二枢接部的滑槽内设入有一滑动块,该滑动块上设有一斜槽孔,一卡掣元件则设置于该斜槽孔内,该卡掣元件设有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位部,且该卡掣元件于斜槽孔内的移动轨迹,恒保持与该第一限位部于第一横槽孔内的移动轨迹及第二限位部于该第二横槽孔内的移动轨迹相交,藉以控制该滑动块滑移,而能固定该活动扶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增加扶手的置放面积,以方便使用者的手部舒适摆放。(*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轮椅扶手构造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利用翻转活动扶座使该活动扶 座与固定扶座平行对齐固定的轮椅之外扩扶手构造
技术介绍
目前一般常见轮椅的二侧均会设置有一扶手,以供使用者手部放置于其上,该扶 手构造主要如2004年11月21日台湾所公告的新型第M250652号“轮椅或电动代步车的扶 手”专利案,其具有一支撑架,支撑架一端设有一肘接头,该肘接头上枢设一支架,该支架上 可设有一垫体;其中肘接头形成有一头端,且支架一端设有一用以与头端相枢设的π型座, 其中于该π型座与相枢接的头端上,相配合设有一弧形孔及一限止件,该限止件穿设于该 弧形孔内,使得该限止件可于弧形孔内滑动,达到使该扶手具可折动的功能。上述现有专利技术中,其扶手仅具有可弯折的功效,但却无法增加该扶手的置放 面积,故会造成使用者不便,所以在使用上仍有所受限。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对轮椅扶手的结构做了深入的研究,专利技术了一种轮椅之外扩 扶手构造,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椅之外扩扶手构造,能够增加扶手的置放面 积,以方便使用者的手部舒适摆放。轮椅之外扩扶手构造,包括有—固定扶座,其设有第一枢接部,该第一枢接部上设有第一枢孔,该第一枢孔内穿 设有一枢接轴,另该第一枢接部上设有卡掣孔,该卡掣孔侧边位置处设有凸块,该凸块上设 有一斜面;一活动扶座,其枢接于该固定扶座的第一枢接部上,该活动扶座设有一第二枢接 部,该第二枢接部上分别设有第二枢孔及穿孔,该第二枢接部内设有滑槽,又该第二枢接部 上分别设有一相对贯穿的第一横槽孔及第二横槽孔;一滑动块,其设入于该活动扶座的滑槽内,该滑动块结合有一弹性元件,该弹性元 件设有第一钩持部及第二钩持部,该第一钩持部勾持于该活动扶座,而第二钩持部则勾持 于该滑动块,又该滑动块上相对应该活动扶座的第一横槽孔及第二横槽孔位置处分别设有 一斜槽孔;一卡掣元件,其设入并限位于该滑动块的斜槽孔内,该卡掣元件设有第一限位部 及第二限位部,该第一限位部则设入并限位于该第一横槽孔内,而该第二限位部则设入并 限位于该第二横槽孔内,该卡掣元件于斜槽孔内的移动轨迹,恒保持与该第一限位部于第 一横槽孔内的移动轨迹及第二限位部于该第二横槽孔内的移动轨迹相交,又该卡掣元件垂 直于该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位部而凸设有一卡掣杆,该卡掣杆伸出于该穿孔外,而卡掣于 该固定扶座的卡掣孔内。所述固定扶座设有一第一垫体。所述活动扶座设有一第二垫体。所述第一枢接部上设有一固定片。本技术具有下列之优点1、本技术可供增加轮椅扶手的置放面积,以方便使用者的手部置放于其第一 垫体及第二垫体上时,可增加舒适感。2、本技术的活动扶座在不需使用时,可以轻易翻转放下,故不会占用任何空 间,而且不会形成阻碍。3、本技术操作相当简单、容易及省力,故适合残障人士使用。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的组合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3的C-C向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固定扶座固定于轮椅扶手杆上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于活动扶座的滑槽内拉出滑动块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活动扶座相对于该固定扶座翻转扳动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卡掣杆受到凸块之斜面阻挡而遂渐缩入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卡掣杆不再受到斜面阻挡后,而再卡掣于固定扶座的卡掣孔内 的示意图。标号说明固定扶座1第一枢接部11第一枢孔12枢接轴13C型扣夹14卡掣孔15凸块16斜面17固定片18第一垫体19活动扶座2第二枢接部21第二枢孔22穿孔23滑槽24第一横槽孔25第二横槽孔26第二垫体27滑动块3弹性元件31第一钩持部32第二钩持部33斜槽孔34卡掣元件4第一限位部41第二限位部42卡掣杆43相交点A轮椅B扶手杆Bl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所示,本技术包括有固定扶座1、活动扶座2、滑 动块3及卡掣元件4,其中固定扶座1,其底部设有二相对的第一枢接部11,该第一枢接部11上设有第一枢 孔12,该第一枢孔12内穿设有一枢接轴13,该枢接轴13 —端扣合有一 C型扣夹14,另该二 第一枢接部11上则分别设有卡掣孔15,该卡掣孔15的侧边位置处设有相对应的凸块16, 该凸块16上设有一斜面17,该斜面17正对着该卡掣孔15,另于该第一枢接部11上设有一 固定片18,而该固定扶座1的顶缘设有一第一垫体19。活动扶座2,其枢接于该固定扶座1的第一枢接部11上,该活动扶座2设有一第二 枢接部21,该第二枢接部21 二侧分别相对应设有第二枢孔22及穿孔23,其中该第二枢孔 22同样可供该枢接轴13穿设于其中,该第二枢接部2内设有滑槽24,又该第二枢接部21 顶部及底部分别设有一相对贯穿的第一横槽孔25及第二横槽孔26,另于该活动扶座2顶缘 设有一第二垫体27。滑动块3,其设入于该活动扶座2的滑槽24内,该滑动块3结合有一弹性元件31, 该弹性元件31设有第一钩持部32及第二钩持部33,其中第一钩持部32勾持于该活动扶座 2,而第二钩持部33则勾持于该滑动块3,藉以使该滑动块3可以于该活动扶座2的滑槽24 内弹性滑移,又该滑动块3上相对应该活动扶座2的第一横槽孔25及第二横槽孔26位置 处分别设有一斜槽孔34。卡掣元件4,其设入并限位于该滑动块3的斜槽孔34内,该卡掣元件4设有第一 限位部41及第二限位部42,该第一限位部41则设入并限位于该第一横槽孔25内,而第二 限位部42则设入并限位于该第二横槽孔26内,又该卡掣元件4于该斜槽孔34内的移动轨 迹,恒保持与该第一限位部41于第一横槽孔25内的移动轨迹及第二限位部42于第二横槽 孔26内的移动轨迹相交(如图4所示),并形成有一可移动相交点A,该相交点A靠近于该 二第一横槽孔25、二第二横槽孔26相距最远的二外侧,另该卡掣元件4垂直于该第一限位 部41及第二限位部42固设有一卡掣杆43,该卡掣杆43伸出于该穿孔23外,而卡入于该固 定扶座1的卡掣孔15内。组装时,如图5所示,利用该固定片18将固定扶座1固定于轮椅B的扶手杆Bl上, 藉以利用该固定扶座1与该活动扶座2平行对齐固定,而可增加扶手的置放面积,以方便使 用者的手部置放于该第一垫体19及第二垫体27上时,可更加的舒适摆放。又当不需要使用活动扶座2欲将其放下时,如图6所示,可施力将该滑动块3于该 活动扶座2的滑槽24内向外拉动,当滑动块3被拉动时,同时会拉伸该弹性元件31,由于该 滑动块3向外移动时,该斜槽孔34的位置同时也相对于该活动扶座2随着向外移动,该斜 槽孔34则会利用其内壁推动该卡掣元件4移动,而该卡掣元件4位于第一横槽孔25内的 第一限位部41,以及位于第二横槽孔26内的第二限位部42,则会分别于第一限位部41内 及第二限位部42内随着其移动轨迹移动,如此,当该卡掣元件4于斜槽孔34内沿着移动轨 迹移动后,该斜槽孔34、第一横槽孔25及第二横槽孔26等移动轨迹所相交之相交点A,会 由该第一横槽孔25及第二横槽孔26的二外侧向其相对内侧移动,则该卡掣元件4的卡掣 杆43会缩入于该穿孔23内,而不再卡掣于该固定扶座1的卡掣孔15内,如此,则可轻易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轮椅之外扩扶手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固定扶座,其设有第一枢接部,该第一枢接部上设有第一枢孔,该第一枢孔内穿设有一枢接轴,另该第一枢接部上设有卡掣孔,该卡掣孔侧边位置处设有凸块,该凸块上设有一斜面;一活动扶座,其枢接于该固定扶座的第一枢接部上,该活动扶座设有一第二枢接部,该第二枢接部上分别设有第二枢孔及穿孔,该第二枢接部内设有滑槽,又该第二枢接部上分别设有一相对贯穿的第一横槽孔及第二横槽孔;一滑动块,其设入于该活动扶座的滑槽内,该滑动块结合有一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设有第一钩持部及第二钩持部,该第一钩持部勾持于该活动扶座,而第二钩持部则勾持于该滑动块,又该滑动块上相对应该活动扶座的第一横槽孔及第二横槽孔位置处分别设有一斜槽孔;一卡掣元件,其设入并限位于该滑动块的斜槽孔内,该卡掣元件设有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位部,该第一限位部则设入并限位于该第一横槽孔内,而该第二限位部则设入并限位于该第二横槽孔内,该卡掣元件于斜槽孔内的移动轨迹,恒保持与该第一限位部于第一横槽孔内的移动轨迹及第二限位部于该第二横槽孔内的移动轨迹相交,又该卡掣元件垂直于该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位部而凸设有一卡掣杆,该卡掣杆伸出于该穿孔外,而卡掣于该固定扶座的卡掣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智荃
申请(专利权)人:康扬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