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25909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7 23:15
一种推手装置,适用于安装在能于直坐状态及斜坐状态间变化的轮椅上。所述推手装置包含组装件、握把单元,以及结合件。所述组装件上下延伸并组接于所述轮椅的上下延伸的椅背管的上端部。所述握把单元具有上下延伸且套接所述组接件而能相对所述组接件转动的套接件,以及同体连接所述套接件的握把件。所述握把件相对所述套接件弯曲延伸,并能于所述轮椅变换至所述斜坐状态且所述套接件相对所述组装件转动时,被带动而改变高度。由于所述握把件于所述斜坐状态下能被带动而改变高度,能提供更多的推动施力选择,故具有利于推动所述轮椅的优点。

Push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ush-hand device, which is suitable for mounting on a wheelchair capable of changing between the straight-sitting state and the inclined-sitting state. The Push-hand device comprises an assembly, a grip unit and a joint. The assembly extends up and down and is grouped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chair back tube which extends up and down of the wheelchair. The grip unit has a sleeve that extends up and down and sockets the assembly and rotates relative to the assembly, and a grip that joins the assembly in the same body. The gripper bends and extends relative to the socket, and can be driven to change the height when the wheelchair changes to the reclining state and the socket rotates relative to the assembly. Since the grip can be driven to change the height in the reclining state and can provide more choice of driving force, the grip has the advantage of advancing the wheelchai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推手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安装于轮椅一类的行动辅具的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安装于轮椅的椅座或椅背等部位的推手装置。
技术介绍
参阅图1,一种现有的轮椅,包括一个能供一使用者乘坐的椅座单元11、一个能前后滚动地组接于该椅座单元11的椅轮单元12,以及两个分别设置在该椅座单元11顶部左右两侧且往后突伸的推手装置13(因视角关系,图中仅示其一)。该椅座单元11包括一个供该使用者乘坐且供该椅轮单元12枢接的椅座组14,以及一个枢接该椅座组14而能相对该椅座组14枢摆的椅背组15。该椅背组15实质地上下延伸。每一推手装置13概呈L形,且高度位置设定在便于一个照护该使用者的照护者推拉的高度位置。该椅背组15能相对该椅座组14枢摆而变换至一个相对该椅座组14往后倾斜而能供该使用者斜躺半坐的斜坐状态。于该斜坐状态,该椅背组15往后倾斜时,该推手装置13的高度也将降低到一个该照护者不便出力的高度,造成该照护者难以推动该轮椅,使用上有所不便,需要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克服
技术介绍
至少一个缺点的推手装置。本技术推手装置,适用于安装在轮椅上,所述轮椅包括能供使用者乘坐且能于直坐状态及斜坐状态间变化的椅座单元,所述推手装置包含上下延伸的组装件、组接所述组装件的握把单元,以及结合件,所述组装件包括组接所述椅座单元的组装段,以及相反于所述组装段的组接段,所述握把单元包括上下延伸且套接所述组接段而能相对所述组接段转动的套接件,以及连接所述套接件的握把件,所述握把件相对所述套接件弯曲延伸,并能于所述轮椅变换至所述斜坐状态且所述套接件相对所述组接段转动时被带动而改变高度,所述结合件设置于所述组接段与所述套接件的其中一者上并穿设于所述组接段与所述套接件的另一者,供所述套接件不脱离所述组接段地相对所述组接段转动或沿轴向移动。本技术所述的推手装置,所述握把件具有同体连接所述套接件且与所述套接件相配合界定出第一夹角的握把段,以及同体连接所述握把段并与所述握把段相配合界定出第二夹角的延伸段。本技术所述的推手装置,所述第二夹角大于所述第一夹角。本技术所述的推手装置,所述第一夹角为100~120度,所述第二夹角为130~150度。本技术所述的推手装置,所述椅座单元具有供所述使用者臀坐的椅座组,以及供所述使用者背靠的椅背组,所述椅背组具有两支左右间隔且上下延伸的椅背管,其中,所述组装件的所述组装段组接所述椅背管的其中一支,所述套接件呈管状并套接于所述组装件的所述组接段外而能相对所述组接段转动,并形成有径向内外贯通的贯通口,所述结合件设置于所述组接段,并穿设于所述贯通口中。本技术所述的推手装置,所述套接件具有沿弧向间隔且沿轴向延伸的第一侧缘与第二侧缘,以及沿轴向间隔且沿弧向延伸的第一边缘与第二边缘,所述第一侧缘、所述第二侧缘、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第二边缘相配合界定出所述贯通口并能相配合限位所述结合件,而限制所述套接件相对所述组接段转动的最大角度,并限制所述套接件相对所述组接段沿轴向移动的最大距离。本技术所述的推手装置,所述套接件的底缘形成有上凹的卡槽组,所述推手装置还包含设置于所述组接段且能于所述套接件相对所述组接段沿轴向移动时而卡设于所述卡槽组或脱离所述卡槽组的定位柱。本技术所述的推手装置,所述定位柱沿径向方向延伸且突出地穿设于所述组接段,所述卡槽组具有数个由所述套接件的底缘上凹且两两一组地位于径向两相反侧并能供所述定位柱的两相反端卡设的卡嵌槽。本技术所述的推手装置,还包含穿设于所述套接件上的穿设柱,以及组接于所述定位柱与所述穿设柱间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提供将所述定位柱与所述穿设柱相向拉近而促使所述套接件往所述组接段移动而能确保所述定位柱卡设于所述卡槽组的弹力。该推手装置的功效在于:于该椅座单元变换至该斜坐状态时,该握把件能被带动而切换到不同的高度位置,提供该照护者不同的推动位置及出力角度的选择,能供该照护者方便地推动该轮椅。附图说明本技术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图式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图1是一个侧视图,说明一个现有的轮椅;图2是一个侧视图,说明本技术推手装置的一个第一实施例安装于一个处于一直立状态的轮椅上,且该第一实施例处于一个正常位置;图3是一个不完整的侧视图,放大说明图2中的该第一实施例;图4是一个不完整的立体分解图,说明该第一实施例各元件的组装关系;图5是一个不完整且局部剖切的剖视图,说明该第一实施例的构造,其中,图5视角与图3相反,且依逆时钟方向转正,该第一实施例处于该正常位置;图6是一个侧视图,说明该第一实施例安装于处于一斜坐状态的该轮椅,且该第一实施例处于一个变换位置;图7是一个不完整的侧视图,放大说明图6中的该第一实施例;图8是一个不完整的侧视图,说明本技术推手装置的一个第二实施例安装于直坐状态的该轮椅上,且该第二实施例处于该正常位置;及图9是一个不完整的侧视图,说明该第二实施例安装于斜坐状态的该轮椅上,且该第二实施例处于该变换位置。具体实施方式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或相同的元件将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参阅图2、图3及图4,本技术推手装置的一个第一实施例适用于安装在一轮椅21上。该轮椅21包括一个能供一使用者乘坐的椅座单元22,以及一个组装于该椅座单元22并能供该椅座单元22于一地面上移动的椅轮单元23。该椅座单元22包括一个供使用者乘坐且供该椅轮单元23组接的椅座组24,以及一个能相对该椅座组24前后枢摆的椅背组25。该椅背组25包括两根上下延伸且左右间隔设置的椅背管251(因视角关系,图中仅示其一),以及一个张设于所述椅背管251间而能支撑该使用者的背部的椅背靠252。由于该轮椅21的构造为公知常识,故在此不多加说明。所述的上下延伸,包含垂直延伸的实施态样与实质上垂直延伸的实施态样,端视该轮椅21的设计不同,无需严格限制。于本第一实施例中,是以两个构造相同的推手装置分别组装于所述椅背管251为例作说明,但由于所述推手装置的构造相同及图式视角的关系因素,下面将只说明所述推手装置的其中一个搭配所述椅背管251的其中一个作说明。此外,在下面的说明中,是通过乘坐于该轮椅21上的该使用者界定出一个前后方向D1与一个左右方向D2。其中,以图2为例,图面朝向使用者的方向为左方。参阅图3、4、5,该推手装置包含一个组插于该椅背管251且呈管状的组装件3、一个套接该组装件3的握把单元4、一个组装于该组装件3且穿设于该握把单元4的结合件51、一个穿设于该组装件3的定位柱52、一个穿设于该握把单元4的穿设柱53,以及一个挂勾于该定位柱52与该穿设柱53间的弹性件54。该组装件3呈管状,并与该椅背组25的该椅背管251同向上下延伸,且包括一个组接该椅背管251的组装段31,以及一个同体连接于该组装段31顶端的组接段32。该组装段31定位地穿设于该椅背管251中,而不会相对该椅背管251转动。该组装段31的长度大于该组接段32的长度,且管径较小。该组接段32往上突出于该椅背管251,且顶缘形成有两个前后间隔且往下弧凹的凹槽321。该组接段32还形成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凹槽321下方而彼此前后间隔的贯孔322,以及一个形成于左侧且高度介于所述凹槽321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推手装置,适用于安装在轮椅上,所述轮椅包括能供使用者乘坐且能于直坐状态及斜坐状态间变化的椅座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手装置包含上下延伸的组装件、组接所述组装件的握把单元,以及结合件,所述组装件包括组接所述椅座单元的组装段,以及相反于所述组装段的组接段,所述握把单元包括上下延伸且套接所述组接段而能相对所述组接段转动的套接件,以及连接所述套接件的握把件,所述握把件相对所述套接件弯曲延伸,并能于所述轮椅变换至所述斜坐状态且所述套接件相对所述组接段转动时被带动而改变高度,所述结合件设置于所述组接段与所述套接件的其中一者上并穿设于所述组接段与所述套接件的另一者,供所述套接件不脱离所述组接段地相对所述组接段转动或沿轴向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推手装置,适用于安装在轮椅上,所述轮椅包括能供使用者乘坐且能于直坐状态及斜坐状态间变化的椅座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手装置包含上下延伸的组装件、组接所述组装件的握把单元,以及结合件,所述组装件包括组接所述椅座单元的组装段,以及相反于所述组装段的组接段,所述握把单元包括上下延伸且套接所述组接段而能相对所述组接段转动的套接件,以及连接所述套接件的握把件,所述握把件相对所述套接件弯曲延伸,并能于所述轮椅变换至所述斜坐状态且所述套接件相对所述组接段转动时被带动而改变高度,所述结合件设置于所述组接段与所述套接件的其中一者上并穿设于所述组接段与所述套接件的另一者,供所述套接件不脱离所述组接段地相对所述组接段转动或沿轴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把件具有同体连接所述套接件且与所述套接件相配合界定出第一夹角的握把段,以及同体连接所述握把段并与所述握把段相配合界定出第二夹角的延伸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推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角大于所述第一夹角。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推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为100~120度,所述第二夹角为130~150度。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要求所述的推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椅座单元具有供所述使用者臀坐的椅座组,以及供所述使用者背靠的椅背组,所述椅背组具有两支左右间隔且上下延伸的椅背管,其中,所述组装件的所述组装段组接所述椅背管的其中一支,所述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峻毅
申请(专利权)人:康扬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