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质材料大鼠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238236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药学实验用软质材料大鼠固定装置,由不透明软质材料部件和固定底座构成。该固定装置选用有一定硬度和伸缩性的宽松紧带作为主体材料,缝制后的软质材料部件穿在固定底座上,两端松紧带通过粘扣带进行搭扣环状包裹,实现对大鼠的贴身固定,从而方便单人独立完成尾静脉注射或采血等操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固定松紧度可方便调节,单人可独立完成操作;动物舒适度好,避免了硬质材料对动物可能产生的机械性损伤;制作简便,成本低;容易拆卸清洗消毒等优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动物实验装置,特别用于各类医药学实验在大鼠清醒状态下对大鼠固定,以便尾静脉注射、采血操作的一种实验用软质材料大鼠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大鼠固定装置是生命科学中各类生物实验常用和必备的实验器材,用于清醒状态下大鼠固定以便尾静脉注射、采血或手术等操作。目前,国内外现有的大鼠固定器具多为透明硬质的塑料或金属材料制成,如中国专利CN201328892、CN200994835Y、CN2339176Y、CN2379107Y、CN2897192Y等,这些器具类似的不足有:由于使用硬质材料,容易造成动物的机械性损伤,并不便随意调节,特别对随实验周期延长体重增长、动物体型增胖的大鼠或生殖毒性用妊娠大鼠就无法实现很好的固定效果,同时对妊娠动物体内胎仔可能会产生不良影响;设计和工艺多数较复杂,成本较高,实际操作性不强,工作效率低;大鼠喜黑,透明材质的固定器会使动物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干扰而骚动,从而降低固定或实验效果;装置中有沟道、死角,往往不易清洗、消毒等等。结合多年实践经验,从动物福利和固定效果考虑,用软布袋(或棉纺手套)套住大鼠,然后专人双手合拢固定,这种方法简单方便,动物舒适度较好,但是固定效果则由固定的专人双手合拢效果所决定,如无人为加压会显得太松;另外需要至少两人才能完成实验操作,如遇大批量静脉注射,就极大地浪费人力资源,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和实践经验,结合优点、弥补不足,提供一种简单实用、成本低、易制作、动物舒适度好、工作效率高的各类医药学实验用的大鼠固定装置。本技术提供的软质材料大鼠固定装置由不透明软质材料部件和固定底座构成,其中软质材料部件由深色宽松紧带、粘扣带钩面和粘扣带绒面组成。本技术选用有一定硬度和伸缩性的宽松紧带作为主体材料,缝制后的软质材料部件穿在固定底座上,两端松紧带通过粘扣带进行搭扣环状包裹,实现对大鼠的贴身固定,从而方便单人独立完成尾静脉注射或采血等操作。如图1所示,固定装置中软质材料部件主体,由三条宽约5~8厘米的松紧带1、2、3并排缝制而成,其右端相连、左端分开。三条松紧带右端的反面缝上一整条的宽约3~5厘米、长约18~22厘米的粘扣带钩面4并以此相连,左端正面分别单独缝制上粘扣带绒面5,以便三条松紧带的左端粘扣带分开行使粘扣功能(这样是为了适应头部、躯干、尾部的不同尺寸,保证在固定时各部位更加贴身)。固定底座的作用是用于固定软质材料部件,底座的材料可以为硬质塑料或是金属板,质量重者有助于大鼠固定。如图2所示,固定底座6中部开有两条对称的长度约为18~22厘米弧形固定槽7。使用时,如图3所示,将软质材料部件分别从固定底座的两条弧形固-->定槽中由右往左、先下行再上行穿过,使底座上方露出部分左右适宜。如图3所示,固定装置固定大鼠时,三条松紧带的左端正面的粘扣带绒面均扣到右端反面的粘扣带钩面上,形成了一个前后呈锥形中间呈筒形的模拟双手合拢状的闭合贴身的软质材料“固定袋”。头部松紧带1扣牢后包住大鼠头部并形成一个直径约1~2厘米的半圆形呼吸孔,躯干松紧带2扣牢后包住大鼠躯干部,尾部松紧带3收紧包住臀部,后端形成一个漏尾孔9,大鼠尾巴10从孔中伸出留作静脉注射或采血。本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固定松紧度可方便调节,单人可独立完成尾静脉注射或采血等操作;动物舒适度好,避免了硬质材料对动物可能产生的机械性损伤;制作简便,成本低;容易拆卸清洗消毒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装置中软质材料部件。图2为装置中固定底座部件。图3为组装好的固定装置俯视示意图。图4为工作状态下的固定装置俯视示意图。图5为图4的A-A向截面剖视图。图1-图5中:1、头部松紧带,2、躯干松紧带,3、尾部松紧带,4、粘扣带钩面,5、粘扣带绒面,6、固定底座,7、固定槽,8、呼吸孔,9、漏尾孔,10、大鼠尾部模拟位置,11、大鼠轮廓模拟位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2所示,一种软质材料大鼠固定装置,由软质材料部件(图1)和固定底座(图2)两部分组装而成,其中软质材料部件由深色宽松紧带1、2、3,粘扣带钩面4和粘扣带绒面5组成。如图1所示,固定装置中软质材料部件主体,由三条宽约5~8毫米的松紧带1、2、3并排缝制而成,其右端相连、左端分开。三条松紧带右端的反面缝上一整条的宽约3~5毫米、长约18~22厘米的粘扣带钩面4并以此相连,左端正面分别单独缝制上粘扣带绒面5,以便三条松紧带的左端粘扣带分开行使粘扣功能,保证在固定时各部位更加贴身。如图2所示,固定底座6的材料可以为硬质塑料或是金属板,其中部开有两条对称的长约18~22厘米弧形固定槽7。具体实施方案如下:1、固定装置的组装如图3所示,将软质材料部件分别从固定底座6的两条弧形固定槽7中从右往左、先下行再上行穿过,使底座上方露出部分左右适宜即可。2、固定大鼠先将头部松紧带1左端粘扣带绒面5扣牢到右端粘扣带钩面4上形成一个锥形较暗空间,顶端稍留一半圆形呼吸孔8。再将大鼠头部缓慢放入上述锥形空间中(大鼠有喜暗、爱钻洞的习性,实践发现当其看见“黑洞”时会主动往里钻,并趋于平静),待其安静后,右手扶住大鼠,左手迅速将剩-->下的两条松紧带2、3向右扣牢,然后再对松紧度稍作调整,不宜太松也不宜太紧,尾部松紧带3要向右前方扣紧,防止大鼠后退挣脱。如图4、图5所示,完成固定后便形成了一个前后呈锥形中间呈筒形的模拟双手合拢状的闭合贴身的软质材料“固定袋”,大鼠11被贴身固定住,大鼠尾巴10从后端的漏尾孔9中伸出留作静脉注射或采血。3、拆卸清洗松开所有粘扣带,将软质材料部件从固定槽7中取出即完成拆卸。对软质材料部件进行整体清洗、消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软质材料大鼠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不透明软质材料部件和固定底座两部分组装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质材料大鼠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不透明软质材料部件和固定底座两部分组装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质材料大鼠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不透明软质材料部件由深色宽松紧带和粘扣带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质材料大鼠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软质材料部件主体由三条不透明的宽5~8厘米的宽松紧带并排缝制而成,其右端的反面缝上一整条宽3~5厘米、长18~22厘米的粘扣带钩面,左端正面分别单独缝制上粘扣带绒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质材料大鼠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将宣尧仙辛艳飞由振强周国亮杨红忠陈颖宋翼升夏丽娟谢方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医学科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