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建学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复合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33581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复合膜,该复合膜具有上、下两个外层及中间的芯层,芯层与外层之间通过黏合剂层复合为一体。外层为单层结构、两层结构或是由两层以上单层膜构成的多层结构;芯层为单层结构、两层结构或是由两层以上单层膜构成的多层结构;芯层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制成,芯层密度为1.395g/cm3~1.405g/cm3,厚度为10μm~50μm;外层是由低密度聚乙烯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流延聚丙烯CPP中的一种材料制成,也可以是低密度聚乙烯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流延聚丙烯CPP、茂金属聚乙烯mPE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混合制成;黏合剂是单组份聚氨酯黏合剂、双组份聚氨酯黏合剂、醇溶型聚氨脂黏合剂、水溶性聚氨酯黏合剂中的一种;复合膜的整体厚度为25μm~150μm。(*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在水胶炸药,胶状、粉状乳化炸药及物理状态相当的材料包装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的塑料制品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塑料包装及塑料包装产品在市场上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特别是复合塑料软包装,已经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复合膜一般都由两层或者两层以上的单层膜复合而成,而包装材料通常由多片复合膜采用焊接技术相熔接形成,如具有两层PE层的复合膜在低速状态下焊接时,焊接温度只需达到PE的熔点即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在高速状态下进行焊接时其焊接温度相应的也要提高,否则无法完成焊接,但在高温状态下普通的PE层易被熔化,从而使得包装材料的封口上具有大小不一的穿孔,影响包装材料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新型复合膜,热封温度范围宽,还具有良好的阻隔性能、抗拉强度和印刷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复合膜,其特征在于:该复合膜具有上、下两个外层及中间的芯层,芯层与外层之间通过黏合剂层复合为一体。进一步的,所述的外层为单层结构、两层结构或是由两层以上单层膜构成的多层结构;所述的芯层为单层结构、两层结构或是由两层以上单层膜构成的多层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外层是由两层单层膜构成的双层结构,所述的芯层是由一层单层膜构成的单层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外层是由一层单层膜构成的单层结构,所述芯层是由两层至六层单层膜构成的多层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外层是由两层至六层单层膜构成的多层结构,所述芯层是由两层至六层单层膜构成的多层结构。进一步的,所述芯层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制成,芯层密度为1.395g/cm3~1.405g/cm3,厚度为10μm~50μm。进一步的,所述黏合剂层中的黏合剂是单组份聚氨酯黏合剂、双组份聚氨酯黏合剂、醇溶型聚氨脂黏合剂、水溶性聚氨酯黏合剂中的一种。进一步的,所述复合膜的整体厚度为25μm~150μm。进一步的,所述的两个外层是由低密度聚乙烯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流延聚丙烯CPP中的一种材料制成。进一步的,所述的两个外层是由低密度聚乙烯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流延聚丙烯CPP、茂金属聚乙烯mPE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混合制成。-->本技术有益效果:低密度聚乙烯LDPE密度约为0.920g/cm3,熔点130℃~145℃,能耐大多数酸碱的侵蚀,吸水性小,在低温时仍能保持柔软性,电绝缘性高;高密度聚乙烯HDPE熔点约为130℃,相对密度为0.941g/cm3~0.960g/cm3。它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寒性,化学稳定性好,还具有较高的刚性和韧性,机械强度好;介电性能,耐环境应力开裂性亦较好;流延聚丙烯CPP具有良好的热封性,耐油性、气密性较好,且热封强度较高;茂金属聚乙烯mPE具有较低的熔点和明显的熔区,并且在韧性、透明度、热粘性、热封温度、低气味方面等明显优于传统聚乙烯,可用于生产重包装袋、金属垃圾箱内衬、食品包装、拉伸薄膜等;而最为重要的PET芯层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耐冲击强度是其他薄膜的3~5倍,耐折性好,具有优良的耐高、低温性能,气体和水蒸气渗透率低,有优良的阻气、水、油及异味性能,其熔点在230℃~260℃;有了PET层作为芯层,可以满足复合膜在高速高温状态下的焊接熔合,热封温度范围加大,提高了包装袋的加工效率;此外通过多种热塑性材料的组合,可以使复合膜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选取不同材料来制造,以获得更好的机械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复合膜实施例一的横向断面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复合膜实施例二的横向断面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复合膜实施例三的横向断面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复合膜实施例四的横向断面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复合膜实施例五的横向断面结构图;图6为本技术复合膜实施例六的横向断面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型所提供的一种新型复合膜,具有上、下两个外层1及中间的芯层3,芯层3与外层1之间通过黏合剂层2复合为一体。所述的外层1既可以是单层结构或两层结构,也可以是由两层以上单层膜构成的多层结构;同样的,所述的芯层3既可以是单层结构或两层结构,也可以是由两层以上单层膜构成的多层结构。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外层1采用一层单层膜构成的单层结构,芯层3同样也采用单层结构,这是最基本的一种复合膜结构。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外层1采用两层单层膜构成的双层结构,而芯层3则是由一层单层膜构成的单层结构。实施例三:如图3所示,外层1是一层单层膜构成的单层结构,而芯层3则是两层单层膜构成的双层结构。实施例四:如图4所示,外层1是一层单层膜构成的单层结构,芯层3采用四单层膜构成的多层结构。实施例五:如图5所示,外层1采用三层单层膜构成的多层结构,芯层3采用单层结构。-->实施例六,如图6所示,外层1采用三层单层膜构成的多层结构,芯层3采用五层单层膜构成的多层结构。但本技术的复合膜结构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还有其他多种结构,在此不做详述,但只要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均应属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外层1与芯层3可以采用干式复合方法,当然采用其他层压方法也是可以的,其中的芯层3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制成,芯层3密度为1.395g/cm3~1.405g/cm3,厚度为10μm~50μm。黏合剂层2中的黏合剂选用单组份聚氨酯黏合剂、双组份聚氨酯黏合剂、醇溶型聚氨脂黏合剂、水溶性聚氨酯黏合剂中的一种。复合膜的整体厚度在25μm~150μm,当然上述参数只为一种优选方案,并不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对于外层1材料,本技术具有多种选择,既可以选择低密度聚乙烯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流延聚丙烯CPP中的一种材料制成;也可以选择低密度聚乙烯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流延聚丙烯CPP、茂金属聚乙烯mPE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混合制成。通过上述多种热塑性材料的组合,可以使复合膜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选取不同材料来制造,以获得更好的使用性能。综上所述,本技术所提供的复合膜实现了热封温度范围宽、阻隔性能、抗拉强度及印刷效果显著提高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复合膜,其特征在于:该复合膜具有上、下两个外层(1)及中间的芯层(3),芯层(3)与外层(1)之间通过黏合剂层(2)复合为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复合膜,其特征在于:该复合膜具有上、下两个外层(1)及中间的芯层(3),芯层(3)与外层(1)之间通过黏合剂层(2)复合为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层(1)为单层结构、两层结构或是由两层以上单层膜构成的多层结构;所述的芯层(3)为单层结构、两层结构或是由两层以上单层膜构成的多层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层(3)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制成,芯层(3)密度为1.395g/cm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学
申请(专利权)人:徐建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