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顶撑高度可调支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22745 阅读:12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管顶撑高度可调支承,它包括底座、螺杆、手柄、螺母、垫圈和锁紧螺栓。所述螺杆与平置的底座垂直连接,螺杆长200mm~400mm,其外径小于所配钢管顶撑内径1mm~5mm。相对于螺杆旋转的螺母构成轴向升降机构。所述螺母一侧设有径向开口槽,锁紧螺栓连接开口槽构成锁紧机构。螺母朝上端面设有垫圈支承钢管顶撑,侧面设有作手动调节的手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钢管顶撑一并立置在模板下,通过旋转螺母精确调节钢管顶撑至设定高度。由于轴向升降机构的作用,对所配钢管顶撑的长度尺寸精度要求不高。更重要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钢管顶撑是分体结构,体积小、自重轻、移动方便、造价低廉,适合作各种高度的钢管顶撑配套使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器材,具体地讲,本技术涉及一种可调钢管顶撑高度的支承。 
技术介绍
浇筑楼层面、平顶或过樑是现代楼房建造工程中施工量最大的任务,也是最重要的施工。浇筑楼层面、平顶或过樑必须搭建模板,通常用木质或钢质的顶撑支承模板,顶撑高度直接影响被顶模板的位置,即影响浇筑后平面的平整度。工程中常用垫支方法来解决顶撑高度一致问题。此种结构简单、有效,但微调工作量大、技术性较强、非熟练工人较难掌握准确。现有技术中有一种螺旋式钢管顶撑,它是一种利用螺旋结构调整两根相套合钢管相对轴向位移来调整支承高度,该技术为顶撑、调节一体化结构,调节方便、支承可靠。尽管如此,一体化螺旋式钢管顶撑仍存在明显不足,最大问题是管体粗大、自重大、造价大、不适合大面积楼层面多点支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体积小、自重轻,升降调整方便、精确的钢管顶撑高度可调支承。 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钢管顶撑高度可调支承,它包括底座、螺杆、手柄、螺母、垫圈和锁紧螺栓,所述螺杆与平置的底座垂直连接。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螺杆长200mm~400mm,其外径小于所配钢管顶撑内径1mm~5mm。所述螺母与螺杆相配合组成轴向升降机构,螺母一侧设有径向开口槽,锁紧螺栓连接开口槽构成锁紧机构,螺母朝上端面设有垫圈,侧面设有手柄。 上述结构中,螺杆与螺母之间为锯齿形螺纹配合或梯形螺纹配合。 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支承与钢管顶撑套合组装,定位支承可靠; 2、支承为轴向升降机构,螺旋调节容易且准确; 3、轴向升降的支承对所配钢管顶撑的长度尺寸精度要求不高; 4、支承是独立构件,体积小、自量轻、移动方便、造价低廉,可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钢管升至高位。 图2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钢管降至低位,螺母剖开。 图3是图1或图2的放大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所示的钢管顶撑高度可调支承,它包括底座1、螺杆2、手柄3、螺母4、垫圈5和锁紧螺栓7。所述螺杆2与平置的底座1垂直连接,螺杆2长200mm~400mm,其外径小于所配钢管顶撑6内径1mm~5mm,螺杆2与螺母4相配合组成轴向升降机构。所述螺母4一侧设有径向开口槽,锁紧螺栓7连接开口槽构成锁紧机构,确保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因振动改变螺母4调定的位置。螺母4朝上端面设有垫圈5、支承钢管顶撑6,侧面设有作手动调节的手柄3。本实施例用于住宅楼浇筑楼层的模板支撑,层净高2900mm,钢管顶撑6为建筑工程搭建脚手架的通用钢管,其长度在2650mm~2800mm之间均可用,钢管顶撑6内径为Φ44.5mm,相配合的螺杆2长300mm,外径Φ40mm。本技术应用场合均为单向受力,故将螺杆2与螺母4之间的螺纹设计成锯齿形。安装时如附图2所示,先将螺母4向下旋,尽量使螺杆2置入钢管顶撑6内,然后一并将支承和钢管顶撑6立置在模板下,逆时针旋动螺母4,直至钢管顶撑6顶在设定的模板下,然后旋紧锁紧螺栓7,确保螺母4调定位置不变。若模板高度有误差,则先旋松锁紧螺栓7,再作螺母4微调,最后再作锁紧。整个操作简单、调节容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管顶撑高度可调支承,它包括底座(1)、螺杆(2)、手柄(3)、螺母(4)、垫圈(5)和锁紧螺栓(7),所述螺杆(2)与平置的底座(1)垂直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2)长200mm~400mm,其外径小于所配钢管顶撑(6)内径1mm~5mm;所述螺母(4)与螺杆(2)相配合组成轴向升降机构,螺母(4)一侧设有径向开口槽,锁紧螺栓(7)连接开口槽构成锁紧机构,螺母(4)朝上端面设有垫圈(5),侧面设有手柄(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管顶撑高度可调支承,它包括底座(1)、螺杆(2)、手柄(3)、螺母(4)、垫圈(5)和锁紧螺栓(7),所述螺杆(2)与平置的底座(1)垂直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2)长200mm~400mm,其外径小于所配钢管顶撑(6)内径1mm~5mm;所述螺母(4)与螺杆(2)相配合组成轴向升降机构,螺母(4)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如海李焕军刘斌
申请(专利权)人:锦宸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