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的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22217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继电器的改良结构,包含一线圈单元;以及一设于线圈单元一侧的开关单元,其包括一支架、一凸设于支架上的第一固定接点、一对应插设于支架一侧且一端延伸出线圈单元的固定接点端子、一凸设于固定接点端子上的第二固定接点、一插设于支架与固定接点端子间的中弹片、及一凸设于中弹片两面上且可分别接触第一、二固定接点的弹性接点。由此,可利用支架上的第一固定接点配合固定接点端子上的第二固定接点,令使中弹片的弹性接点于其间进行动作,因而简化结构且维持各接点的间距稳定,并具有可调整空间广、接触灵敏、生产效率高、节省材料以及降低成本的优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继电器的改良结构,尤指一种可简化结构且维持各接点的间距稳定,并具有可调整空间广、接触灵敏、生产效率高、节省材料以及降低成本等优点的继电器改良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现有继电器(如图4所示),其包含有基座3、开关部4、磁极构件5、插片6以及外盖7等结构,所述开关部4包括有一前固定接点41与一弹性接点42,其分别插于基座3上而使端子脚露出基座3的底面,并使弹性接点42与前固定接点41间形成一常开状态的接点;所述磁极构件5是装设于基座3上,其在一线架51上绕有线圈52,且在线架51内置有一铁芯53,另在线架51的顶端接有一磁极54,当在线圈52的二端导入电流时,磁极54将受铁芯53的吸引而向其端动作;所述插片6是以绝缘材料制成,并令其前后两端分别支撑于开关部4的弹性接点42与磁极构件5的磁极54间;所述外盖7是与基座3罩合后,即完全封闭开关部4、磁极构件5及插片6等结构。然而,上述整体的结构相对复杂,且弹性接点42必须由插片6予以推动,因此造成动作上亦较为多余;此外,当磁极构件5装设于基座3上之后,即固定为一体而无过多的空间供作调整,故每一生产流程与元件尺寸均需严格管控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继电器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一线圈单元;以及  一开关单元,是设于所述线圈单元的一侧,其包括有一插设于所述线圈单元上的支架、一凸设于所述支架上的第一固定接点、一对应插设于所述支架一侧且一端延伸出所述线圈单元的固定接点端子、一凸设于所述固定接点端子上的第二固定接点、一插设于所述支架与所述固定接点端子间的中弹片、及一凸设于所述中弹片两面上且可分别接触所述第一固定接点、所述第二固定接点的弹性接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继电器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线圈单元;以及一开关单元,是设于所述线圈单元的一侧,其包括有一插设于所述线圈单元上的支架、一凸设于所述支架上的第一固定接点、一对应插设于所述支架一侧且一端延伸出所述线圈单元的固定接点端子、一凸设于所述固定接点端子上的第二固定接点、一插设于所述支架与所述固定接点端子间的中弹片、及一凸设于所述中弹片两面上且可分别接触所述第一固定接点、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颂仁
申请(专利权)人:松川精密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松川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