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17508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凝土切割机上能稳固夹持芯样的夹具,包括有夹具本体和锁紧机构,所述夹具本体为圆筒状,夹具本体下部的开口端向外延伸出凸缘,凸缘上设有与外部固定的固定机构,夹具本体外壁上设有外螺纹,夹具本体的侧壁上至少设有两组固定单元,每组固定单元包括有三个对称设置的固定孔,固定孔贯穿夹具本体的侧壁,夹具本体侧壁上至少安设有两组锁紧机构,锁紧机构包括有锁紧螺母和锁紧滚珠,锁紧滚珠置于固定孔内并与固定孔相适配,锁紧滚珠与固定孔构成滑移配合,锁紧螺母套设于夹具本体上并构成螺纹配合,锁紧螺母的内壁上靠近凸缘的端部设有绕锁紧螺母轴线设置的斜槽,锁紧螺母和锁紧滚珠联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夹具,尤其是一种混凝土切割机上的夹具。
技术介绍
混凝土芯样需要切割呈标准尺寸后才能进行检测,一个混凝土芯样可以切割成几块样品,这种切割通常是用混凝土切割机来完成,混凝土芯样由夹具固定在底座上,当芯样依次切割完成以后需要再次切割时,需先松开混凝土芯样固定夹具,再移动混凝土芯样来调整位置,每调整一个位置就要松动混凝土芯样并重新固定,而芯样上的固定点并不是每次都能在夹具的夹持下达到最佳的稳固固定的效果,从而导致切割的过程中芯样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挪动的现象,从而影响切割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凝土切割机上能稳固夹持芯样的夹具。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夹具,其特征是:包括有夹具本体和锁紧机构,所述夹具本体为圆筒状,夹具本体下部的开口端向外延伸出凸缘,凸缘上设有与外部固定的固定机构,夹具本体外壁上设有外螺纹,夹具本体的侧壁上至少设有两组固定单元,每组固定单元包括有三个对称设置的固定孔,固定孔贯穿夹具本体的侧壁,夹具本体侧壁上至少安设有两组锁紧机构,锁紧机构包括有锁紧螺母和锁紧滚珠,锁紧滚珠置于固定孔内并与固定孔相适 配,锁紧滚珠与固定孔构成滑移配合,锁紧螺母套设于夹具本体上并构成螺纹配合,锁紧螺母的内壁上靠近凸缘的端部设有绕锁紧螺母轴线设置的斜槽,锁紧螺母和锁紧滚珠联动。其中,所述夹具本体上靠近凸缘的一端为下端部,另一端为上端部,上端部外径直径小于下端部外径直径,外螺纹分别位于夹具本体上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外螺纹处靠近凸缘的位置分别设有一组固定单元,外螺纹和固定单元不相重叠,锁紧螺母上的内螺纹位于斜槽所在端部的另一端,锁紧螺母上位于内螺纹和斜槽间的内壁低于内螺纹齿底高。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紧滚珠置于固定孔内并依次套上锁紧螺母,然后旋转锁紧螺母,将芯样置于夹具本体的圆筒内,锁紧螺母向夹具本体下端部旋转移动,锁紧螺母的内壁与锁紧滚珠相抵触,由于锁紧螺母内壁上设有斜槽,则锁紧螺母斜槽所在的开口端的直径随轴向由大径向小径过渡,而锁紧滚珠在锁紧螺母的逐渐施压下在固定孔内滑移并向夹具本体的轴线方向移动,由此滚珠将与夹具本体内的芯样相抵触并逐渐增压,同时由于锁紧螺母在锁紧滚珠外侧起到了定位作用,阻止锁紧滚珠的向外固定孔外部运动,于是该锁紧机构对夹具本体内的芯样起到了自动定位锁紧的作用。本使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为,夹具本体上的固定单元为两组,每组固定单元上的固定孔为三个,锁紧机构为两组。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孔上靠近夹具本体中心的开口端设有沿固定孔径向延伸的限位边,限位边所在端部的内径小于锁紧滚珠的直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锁紧滚珠置于固定孔内时,限位边的设置是防止锁紧滚珠从夹具本体内侧掉落出来,影响夹具的操作和使用。本技术的再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紧螺母的侧壁上至少固设 有两只对称设置的把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锁紧螺母外侧太过光滑而无法顺利旋转,为了方便锁紧螺母的锁紧和解锁,把手提供了有利的受力支点,方便人工操作。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夹具本体的局部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锁紧螺母的剖视图。图5为图3的A-A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锁紧滚珠在非锁紧状态下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锁紧滚珠在锁紧状态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有夹具本体1和锁紧机构,夹具本体1为圆筒状,夹具本体1下部的开口端向外延伸出凸缘11,凸缘11上设有对称设置的四个通孔111,该通孔111可通过螺栓和切割机上的底座固定连接,上述为所述的固定机构。夹具本体1上靠近凸缘11的一端为下端部,另一端为上端部,上端部外径直径小于下端部外径直径,夹具本体1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分别设有外螺纹13,外螺纹13处靠近凸缘11的位置分别设有一组固定单元,固定单元和外螺纹13不相重叠,且每组固定单元包括有三个对称设置的固定孔12,固定孔12贯穿夹具本体1的侧壁,固定孔12上靠近夹具本体1中心的开口端设有沿固定孔12径向延伸的限位边121。夹具本体1侧壁上安设有两组锁紧机构,锁紧机构包括有锁紧螺母2和锁紧滚珠3,锁紧滚珠3置于固定孔12内并与固定孔12相适配,锁紧滚珠3的直径大于限位边121所在端部的内径,锁紧滚珠3与固定孔12构成滑移配合。锁紧螺母2 外壁上固设有四个对称设置的把手21,锁紧螺母2套设于夹具本体1上并与外螺纹13相适配,锁紧螺母2的内壁上靠近凸缘11的端部设有绕锁紧螺母2轴线设置的斜槽23,则锁紧螺母2上斜槽23所在的开口端的直径随轴向由大径向小径过渡,当锁紧螺母2在夹具本体1上上下移动时,锁紧螺母2和锁紧滚珠3联动。锁紧螺母2上的内螺纹22位于斜槽23所在端部的另一端,锁紧螺母2上位于内螺纹22和斜槽23间的内壁低于内螺纹齿底高,锁紧螺母2上斜槽23所在开口端沿锁紧螺母2轴向延伸出挡块24,当不工作时,该挡块24对锁紧滚珠3起到限位作用,防止锁紧滚珠3从固定孔12内掉落出。为了与夹具本体1上端部和下端部的直径相适配,该夹具本体1上端部的锁紧螺母2直径小于夹具本体1下端部的锁紧螺母2直径,故方便了锁紧螺母2套设于夹具本体1上。其中,斜槽23槽壁的坡度和夹具本体1的轴线方向成19°夹角,该角度可根据锁紧螺母2上的宽度和固定孔12的深度等条件变化调节变化。-->本技术中,锁紧滚珠3置于固定孔12内并依次套上锁紧螺母2,然后旋转锁紧螺母2,将芯样置于夹具本体1的圆筒内,锁紧螺母2向夹具本体下端部旋转移动,锁紧螺母2的内壁与锁紧滚珠3相抵触,由于锁紧螺母2内壁上的斜槽23由大径向小径过渡,则锁紧滚珠3在锁紧螺母2的逐渐施压下在固定孔12内滑移并向夹具本体1的轴线方向移动,锁紧滚珠3将与夹具本体1内的芯样相抵触并逐渐增压,同时由于锁紧螺母2在锁紧滚珠3外侧起到了定位作用,阻止锁紧滚珠3的向外固定孔外部运动,于是该锁紧机构对夹具本体1内的芯样起到了自动定位锁紧的作用。又因为固定孔12靠近夹具本体1轴线方向的开口端设有限位边,该限位边121对锁紧滚珠3起到了限位作用,当夹具本体1内无芯样的情况下,防止锁紧滚珠3从夹具本体1内侧掉出,影响夹具的操作和使用。另外,因为锁紧螺母2外侧太过光滑而无法顺利旋转,为了方便锁紧螺母2的锁紧和解锁,把手提供 了有利的受力支点,方便人工操作。本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夹具本体1上的固定单元为两组,每组固定单元上的固定孔为三个,锁紧机构为两组,以及锁紧螺母2上的把手为四只为优选方案,而其他简单的替换和等效的改进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夹具,其特征是:包括有夹具本体和锁紧机构,所述夹具本体为圆筒状,夹具本体下部的开口端向外延伸出凸缘,凸缘上设有与外部固定的固定机构,夹具本体外壁上设有外螺纹,夹具本体的侧壁上至少设有两组固定单元,每组固定单元包括有三个对称设置的固定孔,固定孔贯穿夹具本体的侧壁,夹具本体侧壁上至少安设有两组锁紧机构,锁紧机构包括有锁紧螺母和锁紧滚珠,锁紧滚珠置于固定孔内并与固定孔相适配,锁紧滚珠与固定孔构成滑移配合,锁紧螺母套设于夹具本体上并构成螺纹配合,锁紧螺母的内壁上靠近凸缘的端部设有绕锁紧螺母轴线设置的斜槽,锁紧螺母和锁紧滚珠联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具,其特征是:包括有夹具本体和锁紧机构,所述夹具本体为圆筒状,夹具本体下部的开口端向外延伸出凸缘,凸缘上设有与外部固定的固定机构,夹具本体外壁上设有外螺纹,夹具本体的侧壁上至少设有两组固定单元,每组固定单元包括有三个对称设置的固定孔,固定孔贯穿夹具本体的侧壁,夹具本体侧壁上至少安设有两组锁紧机构,锁紧机构包括有锁紧螺母和锁紧滚珠,锁紧滚珠置于固定孔内并与固定孔相适配,锁紧滚珠与固定孔构成滑移配合,锁紧螺母套设于夹具本体上并构成螺纹配合,锁紧螺母的内壁上靠近凸缘的端部设有绕锁紧螺母轴线设置的斜槽,锁紧螺母和锁紧滚珠联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孙忠林典令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立鹏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