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线束对接固定的新型插接件安装固定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16003 阅读:4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线束对接固定的新型插接件安装固定架,包括插接件固定板,插接件固定板的后壁上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下表面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的前表面上连接有梯形支架,固定板的后底部置于梯形支架上,连接板和支撑架的后表面共同连接有安装固定板,安装固定板为梯形,安装固定板的顶部和侧面上均设有多个安装固定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减少线束在车内晃动的优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线束对接固定的新型插接件安装固定架,用于线束对接 时的固定。技术背景在汽车的应用中,必须通过线束将部件进行连接,由于使用的线束较多,线束与线 束对接后,就可以直接使用,但线束对接后,直接堆放在车里,使得线束在车内晃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减少线束在车内晃动的用于 线束对接固定的新型插接件安装固定架。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线束对接固定的新型插接 件安装固定架,包括插接件固定板,插接件固定板的后壁上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下表面 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的前表面上连接有梯形支架,固定板的后底部置于梯形支架上,连接 板和支撑架的后表面共同连接有一安装固定板,安装固定板为梯形,安装固定板的顶部和 侧面上均设有多个安装固定槽。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使线束与线束对接时有固定架,这样 就可以减少线束在车内的晃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右视图;图3为图1的俯视图;图中标号1_固定板、2-连接板、3-支撑架、4-梯形支架、5-安装固定板、6_安装 固定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 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如图1、图2和图3示出了本技术一种用于线束对接固定的新型插接件安装固 定架的实施方式,包括插接件固定板1,插接件固定板1的后壁上连接有连接板2,连接板2 的下表面连接有支撑架3,支撑架3的前表面上连接有梯形支架4,固定板1的后底部置于 梯形支架4上,连接板2和支撑架3的后表面共同连接有一安装固定板5,安装固定板5为 梯形,安装固定板5的顶部和侧面上均设有多个安装固定槽6,通过固定架使线束与线束对 接时较为方便,这样就可以减少线束在车内的晃动。权利要求一种用于线束对接固定的新型插接件安装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固定架包括插接件固定板(1),所述插接件固定板(1)的后壁上连接有连接板(2),所述连接板(2)的下表面连接有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的前表面上连接有梯形支架(4),所述固定板(1)的后底部置于所述梯形支架(4)上,所述连接板(2)和所述支撑架(3)的后表面共同连接有一安装固定板(5),所述安装固定板(5)为梯形,所述安装固定板(5)的顶部和侧面上均设有多个安装固定槽(6)。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线束对接固定的新型插接件安装固定架,包括插接件固定板,插接件固定板的后壁上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下表面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的前表面上连接有梯形支架,固定板的后底部置于梯形支架上,连接板和支撑架的后表面共同连接有安装固定板,安装固定板为梯形,安装固定板的顶部和侧面上均设有多个安装固定槽。本技术具有减少线束在车内晃动的优点。文档编号H02G3/04GK201656361SQ20102019672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9日专利技术者尤兵, 祈明刚, 赵玉阳 申请人:北京南通大地电气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线束对接固定的新型插接件安装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固定架包括插接件固定板(1),所述插接件固定板(1)的后壁上连接有连接板(2),所述连接板(2)的下表面连接有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的前表面上连接有梯形支架(4),所述固定板(1)的后底部置于所述梯形支架(4)上,所述连接板(2)和所述支撑架(3)的后表面共同连接有一安装固定板(5),所述安装固定板(5)为梯形,所述安装固定板(5)的顶部和侧面上均设有多个安装固定槽(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玉阳祈明刚尤兵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南通大地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