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消食开胃药物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21410 阅读:3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小儿消食开胃药物及其制作方法,它由隔山消、马兰草、刺梨叶制作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这种药物用的原料是贵州山区特有的中草药,原料易获得,制作的药物具有健胃消食导滞的特点、对于小儿积食、食欲不振等症状具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用于食滞胃肠引起的小儿厌食、积食饱胀,提供的制作方法简单易行。(*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具体地说是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中成药及其它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小儿由于食滞胃肠引起的小儿厌食是现代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现象,表现为小儿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影响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现有技术中,有一些用中草药及其它原料制作的药品,比如“江中健胃消食片”、消食丸等产品,它们能够解决一些患儿积食、胃口不好等问题,但是效果并不特别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根据贵州省苗族同胞长期使用的一种验方研制、开发的一种,这种药物用的原料是贵州山区特有的中草药,原料易获得,制作的药物对于小儿积食、食欲不振等症状具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提供的制作方法简单易行;本专利技术是这样构成的这种小儿消食开胃的药物,它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隔山消300-500、马兰草150-250、刺梨叶50-150;其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隔山消400、马兰草200、刺梨叶100;所说的药剂是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记载的剂型,包括颗粒、丸、片;这种小儿消食开胃药物的制作方法是取十分之一重量的隔山消,将其粉碎成细粉,剩余的隔山消粉碎成粗粉,然后将粗粉与马兰草、刺梨叶一起加水煎煮若干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的清膏,再与得到的隔山消细粉及适量蔗糖混合均匀,制作成药物;具体地说取十分之一重量的隔山消,将其粉碎成细粉,剩余的隔山消粉碎成粗粉,然后将粗粉与马兰草、刺梨叶一起加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的清膏,再与得到的隔山消细粉及适量蔗糖混合均匀,制作成颗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这种药物用的原料是贵州山区特有的中草药,原料易获得,制作的药物具有健胃消食导滞的特点、对于小儿积食、食欲不振等症状具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用于食滞胃肠引起的小儿厌食、积食饱胀,提供的制作方法简单易行;服用时,每日三次、每次半包-1包(每包5克)。隔山消具有养阴补虚、健脾消食的功能,能够治疗胃痛饱胀、马兰草具有理气、消食功能,用于胃腕胀痛、刺梨叶具有健胃消食功能,用于治积食饱胀;三味药材共同作用,能够达到专利技术的目的,本药品已经获得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进行生产、销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各原料的重量是隔山消400克、马兰草200克、刺梨叶100克,取40克的隔山消,将其粉碎成细粉,剩余的隔山消粉碎成粗粉,然后将粗粉与马兰草、刺梨叶一起加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60摄氏度)的清膏,再与得到的隔山消细粉及适量蔗糖混合均匀,制作成颗粒1000克。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取隔山消300克、马兰草150克、刺梨叶50克制作,方法是取30克重量的隔山消,将其粉碎成细粉,剩余的隔山消粉碎成粗粉,然后将粗粉与马兰草、刺梨叶一起加水煎煮3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60摄氏度)的清膏,再与得到的隔山消细粉及适量蔗糖混合均匀,得颗粒,经压片后、制成片。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取隔山消500克、马兰草250克、刺梨叶150克,制作方法是取50克的隔山消,将其粉碎成细粉,剩余的隔山消粉碎成粗粉,然后将粗粉与马兰草、刺梨叶一起加水煎煮1次,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60摄氏度)的清膏,再与得到的隔山消细粉及适量蔗糖混合均匀,得颗粒,再采用现有技术、制作成需要的剂型号。权利要求1.一种小儿消食开胃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隔山消300-500、马兰草150-250、刺梨叶50-150。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这种小儿消食开胃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其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隔山消400、马兰草200、刺梨叶100。3.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这种小儿消食开胃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药剂是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记载的剂型,包括颗粒、丸、片。4.一种小儿消食开胃药物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取十分之一重量的隔山消,将其粉碎成细粉,剩余的隔山消粉碎成粗粉,然后将粗粉与马兰草、刺梨叶一起加水煎煮若干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的清膏,再与得到的隔山消细粉及适量蔗糖混合均匀,制作成药物。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这种小儿消食开胃药物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取十分之一重量的隔山消,将其粉碎成细粉,剩余的隔山消粉碎成粗粉,然后将粗粉与马兰草、刺梨叶一起加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的清膏,再与得到的隔山消细粉及适量蔗糖混合均匀,制作成颗粒。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它由隔山消、马兰草、刺梨叶制作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这种药物用的原料是贵州山区特有的中草药,原料易获得,制作的药物具有健胃消食导滞的特点、对于小儿积食、食欲不振等症状具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用于食滞胃肠引起的小儿厌食、积食饱胀,提供的制作方法简单易行。文档编号A61P1/14GK1415326SQ02127910公开日2003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27日专利技术者王毅 申请人:贵州科顿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儿消食开胃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隔山消300-500、马兰草150-250、刺梨叶50-15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毅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科顿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2[中国|贵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