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梅春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18625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它由延胡索、佛手、五灵脂、大黄、莪术、白屈菜、砂仁和白术等九味中药材为原料制备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该药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药物具有理气化瘀,和胃止痛之功效,主治气滞血瘀型胃脘痛。适用于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见上述征候者。临床试用后,作用迅速,效果显著,无不良反应。(*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具体涉及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中成药,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慢性胃炎(chronic gestritis)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粘膜的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其实质是胃粘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后,由于粘膜特异的再生能力,以致粘膜发生改建,且最终导致不可逆的固有胃腺体的萎缩,甚至消失。本病十分常见,约占接受胃镜检查病人的80~90%,男性多于女性,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慢性胃炎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症状的轻重与胃粘膜的病变程度并非一致。大多数病人常无症状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隐痛、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反酸等。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有贫血、消瘦、舌炎、腹泻等,个别病人伴粘膜糜烂者上腹痛较明显,并可有出血。由于慢性胃炎不仅发病率高,而且常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甚则持续终身,加之慢性萎缩性胃炎作为一种癌前状态,其患胃癌的机率较正常人高3~4倍,癌变率为2.55~7.46%,因此不仅严重影响病人的身体健康,而且对许多病人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然而,到目前为止,西医对慢性胃炎尚无特效疗法,主张进食无刺激性食物,给予胃粘膜保护剂、胃动力药、制酸剂、HP阳性者给予抗生素等。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该药物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延胡索8~12佛 手3~7五灵脂3~7大 黄3~7 莪 术2~5白屈菜4~8砂 仁1~5 白 术3~7甘 草1~3。上述用于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可以制成药剂学上所说的多种剂型,如胶囊、片剂、注射液或散剂。将上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本专利技术药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延胡索粉碎成粗粉与白屈菜混合,用70~80%乙醇回流提取,回收乙醇并浓缩,调pH至2~3,静置、滤过,滤液再调至中性,经减压浓缩、真空干燥,得延胡索和白屈菜醇提干膏;(2)取大黄用70~80%乙醇经回流提取、减压回收和浓缩、真空干燥,制得大黄醇提干膏;(3)取佛手、五灵脂、莪术、砂仁、白术和甘草六味药,加水煎煮,同时收集挥发油备用,水煎液经浓缩、醇沉、回收和减压浓缩、真空干燥,制得佛手等水提干膏;(4)取上述挥发油缓缓加入β-CD饱和水溶液中,经加热搅拌、冷藏、滤过、干燥,制得挥发油β-CD包结物;(5)取上述延胡索和白出菜醇提干膏、大黄醇提干膏、挥发油β-CD包结物和佛手等水提干膏混合粉碎成细粉,装胶囊,即制得本专利技术胶囊剂。本专利技术药方组方合理,严谨科学,为行之有效的中药配方。本方治证,乃气滞血瘀阻所致。方中延胡索,辛,苦,温。归心、肝、脾经。为活血行气止痛之要药,其功既能入血分以活血祛瘀,又能入气分以行气散滞,尤以止痛效用卓著。《本草纲目·卷十三·延胡索》有“专治一身上下诸痛,用之中的,妙不可言”之说,以示其应用广泛。临床上凡气滞血瘀所致的胃脘作痛、胸腹诸痛、经行腹痛及四肢疼痛,皆可应用。在此用为君药。佛手,辛,苦,温。归肝、脾、胃、肺经。其气清香而不烈、性温而不峻,即能疏理脾胃气滞,又可舒肝解郁、行气止痛,故可用于脾胃气滞所致之脘腹胀满、嗳呃、呕吐等症。五灵脂,苦,甘,温。归肝经。功能活血止痛。其专入血分,长于通利血脉,散瘀止痛,是一味治疗瘀滞诸痛的要药。《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失笑散,即以本药与蒲黄配伍,治疗瘀血诸痛。大黄,苦、寒。归脾,胃,大肠经。有良好的活血祛瘀作用,使离经之血,从下排出,同时又有泻火止血之功,近年临床应用单味大黄粉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取得了满意疗效。莪术,辛,苦,温。归肝、脾经。既能行气止痛,又能破血祛瘀,尚有消食积之功。与不同药物配伍可治疗食积气滞之脘腹疼痛和脾虚不运之脘腹胀痛。白屈菜,苦、凉。具有显著的镇痛功效。上五味助君药以加强行气、活血、止痛之功,共为臣药。砂仁,辛、苦、甘,温。归脾、胃经。有行气化湿、醒脾健胃之功,凡脾胃气滞、湿阻所致的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呕吐泄泻等,均可应用。白术,苦、甘,温。归脾、胃经。有良好的补气健脾作用。能从根本上改善脾胃气虚,运化失常之病机,与砂仁共为佐药。甘草,甘,平。归脾、胃、肺、心经。既能补脾益气,又能缓急止痛,还有缓和药性,调和诸药之功。用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理气活血,和胃止痛之功效,故气滞血瘀之胃痛诸症可解。本专利技术药物具有理气化瘀、和胃止痛之功效,主治气滞血瘀型胃脘痛。症见胃脘胀痛或刺痛,病久拒按,得嗳气或矢气则舒,食后或入夜痛重,情绪郁怒则发作,腹胀纳差,大便不畅,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苔白,脉弦涩。可用于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见上述证候者。临床试用后,作用迅速,效果显著,无不良反应。下面通过实施例及毒理药理实验结果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取上述延胡索等醇提干膏、大黄醇提干膏、挥发油β-CD包结物和佛手等水提干膏,研磨,过80目筛,制粒、干燥,整粒,装胶囊,即制得本专利技术胶囊剂。取上述延胡索等醇提干膏、大黄醇提干膏、挥发油β-CD包结物和佛手等水提干膏,研磨,过筛,制粒、干燥,整粒,装胶囊,即制得本专利技术胶囊剂。本专利技术胶囊的主要药效学试验试验目的观察本专利技术胶囊抗溃疡、镇痛、抗炎等的主要功效,为临床应用提供药效学依据。受试药物本专利技术胶囊,实验用药规格4.6g生药/g给药量的设定按实验动物与人用药量转换因子计算方法计算,以等效量的1、3和9倍量为小鼠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本专利技术胶囊成人拟临床用法用量成人每天用药量为40.1g生药。若成人以70kg计算,则成人日最大用药量为0.67g/kg。参考陈奇主编的《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中的剂量换算法dB=dA×RB×WA3/(RA×WB3)]]>式中dB是欲求算的B种动物(包括人)的公斤体重剂量,dA是已知A种动物(包括人)的公斤体重剂量;WAWB是已知动物A、B的体重,RA、RB是是A、B动物的体型系数。(R人=0.11,R小鼠=0.06,R大鼠=0.09,W人=70kg,W小鼠=20g,W大鼠=200g)则小鼠每日用量等效量为(40.1/70)*(0.06/0.11)*(70/0.02)1/3=4.73g/kg低剂量4.73*1=4.73g/kg中剂量4.73*3=14.19g/kg高剂量4.73*9=42.57g/kg大鼠用量等交效量为(40.1/70)*(0.09/0.11)*(70/0.2)1/3=3.30g生药/kg低剂量3.30*1=3.30g/kg中剂量3.30*3=9.90g/kg高剂量3.30*9=29.70g/kg稀释法实验前,以蒸馏水将药液配制成实验所需浓度,放入4℃冰箱中贮存备用。给药途径与次数 灌胃,与拟推荐的临床用药途径一致。试验对照 阴性对照组给等体积蒸馏水。实验数据统计 实验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动物清洁级昆明种小鼠,体重18-22g,雌雄各半,粤检证字第2000A034号。清洁级SD大鼠,雌雄各半,粤检证字第2000A035号,均由第一军医大学实验动物研究中心提供。饲养条件小鼠进入清洁级实验室后(粤检证字第2000A018号),雌雄分开,每笼10只,由专人饲养管理。动物室光照充足,通风和空调设备良好,室温控制在20-23℃,相对湿度为45-60%,实验室按常规定期消毒。试验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的药剂:延胡索8~12 佛手3~7 五灵脂3~7大黄3~7 莪术2~5 白屈菜4~8砂仁1~5 白术3~7 甘草1~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梅春
申请(专利权)人:吴梅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