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焦透镜及摄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173928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变焦透镜以及摄像装置,该变焦透镜减少透镜片数且作为整体谋求小型化。从物侧依次配置具有负的折射力的第1透镜组(G1)、具有正的折射力的第2透镜组(G2)、具有负的折射力的第3透镜组(G3)、具有正的折射力的第4透镜组(G4)。第1透镜组(G1)由包括负透镜(L11)及通过反射入射光而使光路折弯的反射部件(直角棱镜LP)的、2片以下的透镜构成。第2透镜组(G2)由至少1面具有非球面形状的1片正透镜构成。第3透镜组(G3)由包括将像侧的透镜面设为凹面的负透镜的2片以下的透镜构成。第4透镜组(G4)由2片以下的透镜构成。将第2透镜组(G2)的焦距设成f2、将在广角端的整个系统的焦距设成fw时,满足下述条件式:0.8<f2/fw<1.8……(1)。(*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视频摄像机、数字静止摄像机以及信息便携终端(PDA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ce)等中所适于使用的变焦透镜以及摄像装置。
技术介绍
近几年,在数字静止摄像机等的摄像装置中,随着COKChargeCoupled Device)或 CMOS (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Semiconductor)等摄像元件的小型化的发展,要求作为 装置整体的小型化。另一方面,作为最适于数字静止摄像机或便携终端装置的小型变焦透 镜系统,以往公知有在变焦系统设置直角棱镜等反射部件而将光路在途中以直角折弯的、 所谓弯曲式变焦透镜(参照专利文献1至5)。作为有利于小型化或广角化的类型的弯曲 式变焦透镜,公知有第1透镜组具有负的折射力的所谓负引型(7 4少7 1J — K夕^/ )。 例如,在专利文献1 3公开有从物侧依次配置负、正、负、正的透镜组,并使第2透镜组与 第3透镜组移动而进行变倍的结构之弯曲式变焦透镜。并且,在专利文献4以及5公开有 从物侧依次配置负、正、正的透镜组的3组式弯曲式变焦透镜。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公开2006-330349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专利公开2006-284790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专利公开2007-86307号公报专利文献4 日本专利公开2004-212737号公报专利文献5 日本专利公开2004-295075号公报虽然专利文献1至3所记载的弯曲式变焦透镜谋求了小型化,但尤其如搭载于便 携终端装置用摄像机时,需要进一步小型化。作为在专利文献1至3共通的结构,可以举出 在第1透镜组内比反射部件更靠像侧配置有2片透镜,并且第2透镜组由2片正透镜(也称 具有正的折射力的透镜)与1片负透镜(也称具有负的折射力的透镜)构成的结构,而透镜 片数非常多。在此,考虑消减第1透镜组的透镜件数。在变倍比没有那么大的变焦透镜中, 通过对构成透镜的材料进行研究,也有可能消减在比反射部件更靠像侧配置的2片透镜中 的1片或2片透镜。并且,在负引型中,因为广角端处的视场角容易扩大,进行这种设计时 望远端的焦距变短,所以即使在第1透镜组不用多个透镜,也可以一定程度抑制色像差。这 样,若第1透镜组以较少的透镜片数构成就可以实现小型化。从另一观点来看,以相同的透 镜片数能够加长移动透镜组的行程,并容易校正像差。例如,如果可以加大第2透镜组的移 动量,则第2透镜组所承担的光焦度可以小。另外,也可以消减第2透镜组的透镜片数。在 以往,以弯曲式的4组变焦透镜无法实现这种透镜片数少的结构。另外,在作为第1透镜组具有负的光焦度的弯曲式变焦透镜是3组式的情况下,如 专利文献4以及5所记载,也有第2透镜组由1片构成的例子。在该类型中,因为可以以正 的第2透镜组与所邻接的正的第3透镜组分散光焦度,所以第2透镜组由1片具有正的折 射力的透镜构成就比较容易。然而,在该类型中,难以加大变倍比,变倍比停留在2倍左右。4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借鉴于这种问题点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透镜片数少且作为整体 谋求小型化的变焦透镜以及摄像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变焦透镜,从物侧依次由具有负的折射力的第1透镜组、具有正的 折射力的第2透镜组、具有负的折射力的第3透镜组、具有正的折射力的第4透镜组构成, 通过使各透镜组的光轴上的间隔变化而进行变倍。第1透镜组由包括在最靠物侧所配置的 具有负的折射力的透镜及通过反射入射光而使光路折弯的反射部件的、2片以下的透镜构 成,第2透镜组由至少1面具有非球面形状的1片具有正的折射力的透镜构成,第3透镜组 由包括将像侧的透镜面设为凹面的具有负的折射力的透镜的2片以下的透镜构成,第4透 镜组由2片以下的透镜构成。并且,将第2透镜组的焦距设成f2、将在广角端的整个系统的 焦距设成fV时,满足下述条件式。0. 8 < f2/fw <1.8......(1)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变焦透镜中,通过成为由在第1透镜组内所配置的反射部件使光路 折弯的弯曲式光学系统,不仅可维持良好的光学性能,并抑制光学系统的厚度方向的长度, 且摄像装置组装时的薄型化变得容易。并且,从物侧依次配设折射力为负、正、负、正的4个 透镜组,并通过设成成为使各透镜组的光轴上的间隔变化来进行变倍的4组方式的变焦透 镜,总长的缩短化变得容易。并且,将第1透镜组由2片以下的透镜构成、将第2透镜组仅由 1片具有正的折射力的透镜构成来抑制透镜片数,并谋求各透镜组结构的最优化,从而减少 透镜片数,作为光学系统整体的小型化变得容易。并且,通过进一步适当地采用并满足以下优选结构来良好地保持作为透镜系统整 体的光学性能,并且易于谋求进一步的小型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变焦透镜中,将第2透镜组内的具有正的折射力的透镜对d线的阿 贝数设成ν d2时,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ν d2 > 60......(2)并且,将在第1透镜组内最靠物侧所配置的具有负的折射力的透镜对d线的阿贝 数设成ν dl时,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ν dl > 45......(3)并且,将第1透镜组的焦距设成Π时,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1. 1 < |fl/f2| < 2. 4......(4)并且,将第1透镜组内的反射部件的构成材料对d线的折射率设成Ndlp时,优选 满足下述条件式。Ndlp > 1. 80......(5)第4透镜组也可以仅由1片具有正的折射力的透镜构成。第3透镜组也可以仅由 1片具有负的折射力的透镜构成。第1透镜组也可以从物侧依次由具有负的折射力的透镜 与反射部件构成。优选反射部件由直角棱镜构成,直角棱镜的入射面与出射面是不具有折射力的结 构。并且,光阑也可以配置在第2透镜组与第3透镜组之间。此时,也可以成为光阑在 变倍时与第3透镜组一体地移动。第4透镜组在变倍时固定也可。并且,成为通过使第3透镜组或第4透镜组在光 轴上移动来进行对焦也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摄像装置,其具备本专利技术的变焦透镜、输出由该变焦透镜形成的光 学像所对应的摄像信号的摄像元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摄像装置中,将本专利技术的谋求小型化的高性能变焦透镜作为摄像透 镜使用来谋求作为装置整体的小型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变焦透镜,由于将基本结构采用有利于小型化的弯曲式的4组变焦 的结构,并将第1透镜组由2片以下的透镜构成、将第2透镜组仅由1片具有正的折射力的 透镜构成等,来控制透镜片数并谋求各透镜组的结构的最优化,所以,与以往相比,透镜片 数少且作为整体可谋求小型化。并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摄像装置,因为将上述本专利技术的谋求小型化的高性能变焦透 镜作为摄像透镜来使用,所以维持良好的摄像性能的同时,可谋求作为装置整体的小型化。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焦透镜的第1结构例的图,是对应于 实施例1的透镜剖面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焦透镜的第2结构例的图,是对应于 实施例2的透镜剖面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焦透镜的第3结构例的图,是对应于 实施例3的透镜剖面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焦透镜的第4结构例的图,是对应于 实施例4的透镜剖面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焦透镜的第5结构例的图,是对应于 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从物侧依次由具有负的折射力的第1透镜组、具有正的折射力的第2透镜组、具有负的折射力的第3透镜组、具有正的折射力的第4透镜组构成,通过使各透镜组的光轴上的间隔变化而进行变倍,上述第1透镜组由包括在最靠物侧所配置的负透镜及通过反射入射光而使光路折弯的反射部件的、2片以下的透镜构成,上述第2透镜组由至少1面具有非球面形状的1片正透镜构成,上述第3透镜组由包括将像侧的透镜面设为凹面的负透镜的2片以下的透镜构成,上述第4透镜组由2片以下的透镜构成,将上述第2透镜组的焦距设成f2、将在广角端的整个系统的焦距设成fw时,满足下述条件式:0.8<f2/fw<1.8……(1)。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河村大树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能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