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胸痹病症的中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7370 阅读:2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治疗胸痹病症的中药,其由硫磺、阳起石、川芎、黄芪、当归、麦冬、五灵脂、瓜蒌子、瓜蒌皮、薤白、延胡索、香附、冰片十三味中药材组成,将川芎、黄芪、当归、麦冬、五灵脂、瓜蒌子、瓜蒌皮、薤白、延胡索、香附、冰片各味药材混合后,采用溶剂进行热提取后,将提取液真空浓缩成膏状物,然后将研磨成100目细粉的处方量硫磺、阳起石混入膏状物中,再采用常规制剂技术制成胶囊剂、片剂、滴丸剂、颗粒剂、小丸剂剂型的成品药,其采用标本兼顾而治之的治疗手段,使中医所称的胸痹病症,即西医所称的冠心病心绞痛病症治疗效果更为理想,其副作用小,用药安全,可以长期服用,治疗效果理想。(*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配制品,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胸痹病症的中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治疗胸痹病症的中药,其由硫磺、阳起石、川芎、黄芪、当归、麦冬、五灵脂、瓜蒌子、瓜蒌皮、薤白、延胡索、香附、冰片十三味中药材组成;其中硫磺、阳起石、川芎用量分别为全部用量的4%至5%,黄芪、当归用量分别为全部用量的16%至17.5%,麦冬、五灵脂、瓜蒌子、瓜蒌皮用量分别为全部用量的8%至9%,薤白、延胡索、香附用量分别为全部用量的5%至6%,冰片用量为全部用量的1.5%至2.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治疗胸痹病症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是将硫磺、阳起石、川芎、黄芪、当归、麦冬、五灵脂、瓜蒌子、瓜蒌皮、薤白、延胡索、香附、冰片各味药材分别制成细粉,然后采用常规技术造粒,再制成胶囊剂型的成品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治疗胸痹病症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是将川芎、黄芪、当归、麦冬、五灵脂、瓜蒌子、瓜蒌皮、薤白、延胡索、香附各味药材混合后,采用溶剂进行热提取,然后将提取液真空浓缩成膏状物,然后将研磨成100目细粉的处方量硫磺、阳起石、冰片混入膏状物中,再采用常规制剂技术制成胶囊剂、片剂、滴丸剂、颗粒剂、小丸剂剂型的成品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治疗胸痹病症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中热提取工艺可以替换成溶剂渗漉工艺,然后将渗漉液真空浓缩成膏状物,然后将研磨成100目细粉的处方量硫磺、阳起石、冰片混入膏状物中,再采用常规制剂技术制成胶囊剂、片剂、滴丸剂、颗粒剂、小丸剂剂型的成品药。前述的治疗胸痹病症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中真空浓缩工艺可以替换为常压浓缩工艺。前述的治疗胸痹病症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中热提取使用的溶剂是C1至C3的脂肪醇类。前述的治疗胸痹病症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中热提取使用的溶剂是水。所用硫磺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进行炮制和检测控制,研磨至100目粉末备用。2、将冰片及挑选、洗净、晾干后的阳起石分别在粉碎机中粉碎至100目粉末,放置备用,冰片在球磨机中磨碎至100目粉备用。3、将处方中其余各味药材经过精选后的干燥药材,按上述处方比例的投药量正确称取混合后,在粉碎机中共同粉碎成100目粉,粉碎后的残渣,不得大于全量的1%。4、将上述1、2、3项的100目粉末全部在混合器中充分混匀,再通过100目筛,筛混两次即得。5、取上述处方混合粉末200克,置于混合器内,加入5%的冷淀粉糊100克,充分混合均匀,成干湿适度的颗粒,而后通过20目筛,筛成均匀的细颗粒,在60℃以下干燥至195克至200克,成干燥流动状均匀颗粒。6、装入胶囊,规格为0.2克/粒(即相当混合药材粉末0.2克/粒)。7、消毒、分析。8、剂量一日三次,一次三粒。所用硫磺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进行炮制和检测控制,研磨至100目粉末备用。2、将冰片及挑选、洗净、晾干后的阳起石分别在粉碎机中粉碎至100目粉末,放置备用,冰片在球磨机中磨碎。3、将处方中其余各味药材经过精选后的干燥药材,按上述比例的投药量正确称取混合后,经高速粉碎机共同粉碎后,用5倍量的95%乙醇进行提取,按比例投料后,在100℃水浴中加热,待乙醇回流后计时1小时,而后过滤,收集滤液。滤渣进行第二次提取,乙醇用量为药材的2倍。将第一、第二次滤液合并,置于水浴上蒸馏、浓缩,回收乙醇。浓缩至无乙醇味,得到的膏状物的相对密度约为1.08左右为宜。4、将膏状物微微加热后加入辅料(数量见附表)及处方量的硫磺、阳起石100目粉末,混合均匀,制成软体状体,过14目筛,成颗粒,将颗粒均匀摊在盘子上,放置在干燥箱中干燥,干燥温度控制在55℃至60℃之间,干燥后冷却。将处方量的冰片100目粉末及润滑剂(用量见附表)与该颗粒混合均匀,即可压片,总量为1000片。5、片剂规格为0.2克/片,分析合格后包糖衣。6、剂量一日三次,一次二片。附表(单位克) 中医所称的胸痹病症,即为西医所称的冠心病心绞痛,该病症的症候为胸闷、胸痛、憋气,甚至胸痛彻背。中医对该病症的病因和病的机理的解释是,胸中阳气不足为本,痰饮淤血痹阻不通为标,本虚标实,相互交错而发展。治疗应当以益气扶阳之法,治其本虚,宣痹化痰、活血止痛之法治其标实,标本兼顾而治之。本专利技术治疗胸痹病症的中药,其商品名为益气温阳胶囊,首选味甘性温的黄芪,补益脾肺之气而兼能逐五脏间恶血;硫磺酸成大热,秉纯阳之性,益命门之火,使阳气上贯心肺而除胸中塞凝之积,二药相合,上下相接,则三焦得温,气化得行,是治本之君药。当归补血活血,与黄芪相配,既能增强升血之功,又可促进血脉通畅;阳起石补肾中阳气,与硫磺相配,而增温补下元之功,这两味助君药以治本虚,故为臣药。延胡索行气活血,散瘀止痛,五灵脂专利血中之气,二药相合,除胸中淤血痹阻,是治标实佳品,故也为臣药。麦冬性甘味寒,滋阴生津,入肺、心、胃经,可制硫磺、阳起石的温燥。川芎、香附,行气开郁,活血散结,助当归、延胡索、五灵脂以活血化瘀而止痛。瓜蒌、薤白,豁痰宽胸,通阳除痹,故并为佐药。冰片芳香微苦而寒,通诸窍,散郁火,止心绞痛,既可制石药的燥烈,又可印药入心经,故为佐而兼使之用。全方补而不壅,通而不竣,用金石药而不燥不烈,扶阳而不伤阴,祛邪而不伤正,诸药和合,共奏益气温阳、活血止痛之效。本专利技术治疗胸痹病症的中药(其商品名为益气温阳胶囊),按国家三类中药新药研究规范要求进行的动物药理及毒理实验结果为1、对麻醉犬的血流动力学研究表明,本品能够明显降低冠状动脉阻力,明显增加冠脉血流量,但对周身血压只有轻微下降作用,对心率及心电图显示无实际影响。2、对麻醉动物人为形成急性心肌梗塞的梗塞范围及心肌缺血程度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3、对麻醉犬冠脉结扎导致的急性心肌缺血时的缺血程度,也有良好的改善作用。4、对麻醉犬的心肌耗氧量的研究表明,本品对急性心肌缺血时必然会引起心肌耗氧量增加的趋向,有明显的拮抗作用。5、对离体冠状动脉的研究表明,本品对高钾导致呈收缩状的冠状动脉有明显的舒张作用,且有良好的量-效关系,这与前述本品能增加麻醉犬冠脉血流量的研究结果相一致。6、本品能对ADP诱导所致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7、本品的急性动物毒性实验(测定LD50)表明,本品一天一次给药的最大耐受量超过30克/公斤,且均未出现毒性反应及死亡。8、本品的长期动物毒性实验表明,以临床剂量的80倍(即2.5克/公斤)口服12周后,对动物进行血液学五项常规检查,尿常规4项检查,血液生化10项检查,均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的异常,对心、肝、肺、脾、肾、脑、胃、肠、肾上腺、胸腺、甲状腺、前列腺、睾丸、附睾、子宫、卵巢等16项脏器进行病理切片组织学检查,均未见有统计学意义的异常。以上动物药理及动物毒理研究表明,本专利技术治疗胸痹病症的中药,对冠心病有明显疗效,且未发现毒付作用。本专利技术治疗胸痹病症的中药(其商品名为益气温阳胶囊),经在6个医院中进行300例临床及100例对照(对照药的商品名为心宝)研究的结果如下一、西医临床医学的研究结果1、益气温阳胶囊对不同程度心绞痛患者均有好的疗效。 2、益气温阳胶囊对三种类型心绞痛患者均有好的和较好的疗效。 3、益气温阳胶囊对心绞痛患者心电图也有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胸痹病症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硫磺、阳起石、川芎、黄芪、当归、麦冬、五灵脂、瓜蒌子、瓜蒌皮、薤白、延胡索、香附、冰片十三味中药材组成;所述硫磺、阳起石、川芎的用量分别为全部用量的4%至5%,黄芪、当归的用量分别为全部用量的16%至17.5%,麦冬、五灵脂、瓜蒌子、瓜蒌皮的用量分别为全部用量的8%至9%,薤白、延胡索、香附的用量分别为全部用量的5%至6%,冰片的用量为全部用量的1.5%至2.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云张宝珠范朝玫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花城制药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