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垂直可调整的铰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71172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垂直可调整的铰链,包括铰链片、铰链座和铰链轴,其特征在于:铰链片和铰链座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在一起,该连接板的外端通过铰链轴与铰链片转动连接在一起,连接板的内端插入并约束在铰链座内而能上下滑移,铰链座内设有调节螺钉,调节螺钉上螺纹连接有滑块,铰链座内还设有与连接板相对固定第一调整块,第一调整块侧壁开有第一斜槽,滑块上具有与第一斜槽内的第一上斜面接触的第一上导向斜面,及与第一斜槽内的第一下斜面接触的第一下导向斜面。本铰链只需通过正向或反向转动调节螺钉,便可实现铰链片相对铰链座上移或下移,无需采用两个调节螺钉便能实现上下位置的调整,因此整个调整间隙的过程相当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铰链,尤其涉及一种能调节门和门框之间上下间隙的垂直可调整 的铰链。
技术介绍
门板与门框之间需要铰链连接,使门板可铰接在门框上来开启或关闭,现有的铰 链其一般包括有结构彼此对称的上叶片和下叶片,其中上叶片安装在门框上,下叶片安装 在门的侧壁上,有转轴穿设在上叶片上的转轴孔和下叶片的转轴孔内并定位,而将上叶片 和下叶片连接在一起。由于两叶片相对转轴位置固定,当门板安装的位置因安装不到位或 在门板重力作用下,造成门板安装过高或过低时,可能造成门板上缘或下缘与门框发生干 涉,导致摩擦阻滞而不易开闭,这时只能通过拆卸并重新固定下叶片和下叶片的位置来消 除门板与门框之间的上下间隙,这样调节间隙的过程就很复杂。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人专利技术了一种能调节门和门框之间上下间隙的可轴向调节 的门铰链,如专利号为ZL200520115734.0(公告号为C拟839503Y)的中国技术专利《一 种可轴向调节的门铰链》,及专利号为ZL200720053488. X(公告号为CN201056923Y)的中国 技术专利《三维调节铰链》,它们均披露了一种垂直可调整的铰链结构。前述铰链在调整间隙时,用螺丝刀拧动上调节螺钉或下调节螺钉,通过螺纹调节 的原理来实现调节门和门框之间上下间隙的调节过程,这种调节方式需在铰链的连接处的 顶部或底部进行调节,而铰链的连接处位于门板和门框之间的狭窄空间内,另外向上调节 和向下调节分别需拧动下部调节螺钉和下部调节螺钉进行调节,故操作相当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调节操作方便 的垂直可调整的铰链。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垂直可调整的铰链,包括铰 链片、铰链座和铰链轴,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片和铰链座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在一起,该 连接板的外端通过所述铰链轴与铰链片转动连接在一起,连接板的内端插入并约束在铰链 座内而能上下滑移,所述铰链座内设有能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调节螺钉,该调节螺钉前端伸 出铰链座前端面以供人驱动,调节螺钉上螺纹连接有滑块,调节螺钉的旋转能带动滑块能 沿调节螺钉前后滑移,所述铰链座内还设有与连接板相对固定第一调整块,该第一调整块 侧壁开有第一斜槽,所述滑块上具有与第一斜槽内的第一上斜面接触的第一上导向斜面, 及与第一斜槽内的第一下斜面接触的第一下导向斜面。上述连接板的内端具有限位孔,所述第一调整块约束在该限位孔内而相对连接板 固定。同时将第一调整块放置在限位孔内便实现将第一调整块与连接板相对固定,因此第 一调整块的安装及更换均更为方便,当然也可采用其它方式与连接板固定,如焊接。上述限位孔内还约束有第二调整块,该第二调整块侧壁开有第二斜槽,所述滑块3位于第一调整块和第二调整块之间,滑块上具有与第二斜槽内的第二上斜面接触的第二上 导向斜面,及与第二斜槽内的第二下斜面接触的第二下导向斜面。这样两个调整块同时与 滑块进行斜面配合,滑块在前后移动过程中受力更均勻,因此滑块的前后移动能更平稳带 动连接板随调整块上下滑移。上述第一调整块和第二调整块拼合后的外形与限位孔外形相配。这样只需将第一 调整块和第二调整块置于限位孔内,由于第一调整块和第二调整块的周面与限位孔的内壁 接触,故两调整块的上下滑移便可带动连接板上下滑移,而无需将调整块与连接板固定。上述限位孔外形呈矩形。矩形的限位孔能对调整块更好地限位。上述铰链座由底座和上盖组成,所述底座具有开口朝前的凹部,所述上盖固定在 底座的前部并将凹部遮蔽,底座的侧壁开有供连接板的内端穿过的条形孔,底座的底壁上 设有供调节螺钉的后端插设的凹坑,上盖上开有供调节螺钉的前端穿设的穿孔。该铰链座 结构便于将各部件安装到铰链座内。上述连接板上开有两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条形导向孔,在连接板插设在底座内 的状态下,所述两条形导向孔位于底座侧壁上的条形孔内,底座上还插设有两导向销,所述 两个导向销分别位于相应的一个条形导向孔内,导向销能相对条形导向孔上下滑移。通过 导向销与条形导向孔的配合,更好地将连接板约束在底座内,同时使连接板的上下滑移更平稳。上述连接板的外端具有轴孔,所述铰链片具有上下间隔设置的上轴孔和下轴孔, 所述轴孔位于上轴孔和下轴孔之间,所述铰链轴依次穿过上轴孔、轴孔和下轴孔。当然也可 采用现有其它方式将连接板和铰链片通过转轴连接在一起。上述铰链轴上套设有上轴承套和下轴承套,所述上轴承套位于上轴孔和轴孔之 间,所述下轴承套位于下轴孔和轴孔之间。通过轴承套的隔离作用,有效避免上轴孔和下轴 孔与轴孔之间发生直接摩擦而受损,保证铰链片相对连接板转动灵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使用者可在铰链座的正面直接转动调节螺 钉而带动滑块沿调节螺钉前后滑移,再通过调整块与滑块之间的斜面配合作用原理,带动 连接板随调整块相对铰链座上下滑移,最终实现铰链片相对铰链轴上下位置的调节,实现 调节门和门框之间上下间隙的过程,另外通过正向或反向转动调节螺钉,便可实现铰链片 相对铰链座上移或下移,无需采用两个调节螺钉便能实现上下位置的调整,因此整个调整 间隙的过程相当简单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去掉上盖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图4为图3的A-A向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调整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滑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滑块与第一调整块的配合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 8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一种垂直可调整的铰链,包括铰链片1、铰链座2和铰链轴3,铰链座2由底座21 和上盖22组成,底座21具有开口朝前的凹部211,上盖22通过螺钉固定在底座21的前部 并将凹部211遮蔽,铰链片1和铰链座2之间通过连接板4连接在一起,连接板4呈板状。连接板4的外端通过铰链轴3与铰链片1转动连接在一起,即连接板4的外端具 有轴孔43,铰链片1具有上下间隔设置的上轴孔11和下轴孔12,轴孔43位于上轴孔11和 下轴孔12之间,铰链轴3依次穿过上轴孔11、轴孔43和下轴孔12 ;铰链轴3上套设有上轴 承套31和下轴承套32,上轴承套31位于上轴孔11和轴孔43之间,下轴承套32位于下轴 孔12和轴孔43之间。连接板4的内端插入并约束在铰链座2内而能上下滑移,即在底座21的侧壁开有 供连接板4的内端穿过的条形孔212,连接板4能沿条形孔212上下滑移,连接板4上开有 两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条形导向孔42,在连接板4插设在底座21内的状态下,两条形导 向孔42位于底座侧壁上的条形孔212内,底座21上还插设有两导向销8,两个导向销8分 别位于相应的一个条形导向孔42内,导向销8能相对条形导向孔42上下滑移。铰链座2内设有能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调节螺钉5,该调节螺钉5前端伸出铰链座2 前端面以供人驱动,底座21的底壁上设有供调节螺钉5的后端插设的凹坑213,上盖22上 开有供调节螺钉5的前端穿设的穿孔221,调节螺钉5的前端面上开有供螺丝刀插入的槽 51。调节螺钉5上螺纹连接有滑块6,调节螺钉5的旋转能带动滑块6能沿调节螺钉5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垂直可调整的铰链,包括铰链片(1)、铰链座(2)和铰链轴(3),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片(1)和铰链座(2)之间通过连接板(4)连接在一起,该连接板(4)的外端通过所述铰链轴(3)与铰链片(1)转动连接在一起,连接板(4)的内端插入并约束在铰链座(2)内而能上下滑移,所述铰链座(2)内设有能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调节螺钉(5),该调节螺钉(5)前端伸出铰链座(2)前端面以供人驱动,调节螺钉(5)上螺纹连接有滑块(6),调节螺钉(5)的旋转能带动滑块(6)能沿调节螺钉(5)前后滑移,所述铰链座(2)内还设有与连接板(4)相对固定第一调整块(7a),该第一调整块(7a)侧壁开有第一斜槽(7a1),所述滑块(6)上具有与第一斜槽内的第一上斜面(7a11)接触的第一上导向斜面(61),及与第一斜槽内的第一下斜面(7a12)接触的第一下导向斜面(6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日临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美可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