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气体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169901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煤矿井下气体监测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左侧设有气路隔爆装置和预抽及采样装置,机体内右侧从上至下依次设有人机交互装置、通讯及数据处理组件和电源及后备电源,机体内中部设有红外气体分析仪和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机体内排列了多个组件和模块,由于使用了红外检测技术,测量准确、抗干扰能力强、重复性好、使用寿命长,较色谱和检定管法有明显的优势,可以有效地起到预警作用,对气体种类有很高的选择性;使用后备电源,使监测装置在无外接电源的情况还可正常工作2-6小时;机体为全金属防爆外壳,减少电磁干扰,强度高,封闭性好,对环境适应性强,能在潮湿、粉尘较多的环境下使用,结构紧凑,寿命长。(*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矿井火灾监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煤矿井下气体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如何加强矿灾防治工作,如何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 如何准确、实时、快速履行煤矿安全监测职能,保证抢险救灾、安全救护的高效运作,成为煤 矿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践证明,快速、准确地对矿井气体进行测试并对测试得出的数据作出 分析判断对减少矿井火灾与瓦斯爆炸是非常重要的。煤矿气体检测分析是保障煤矿安全的 必需基础,是煤矿灾害预防、治理和救灾决策的根本依据。矿井火灾束管监测系统是煤矿气 体检测最常用的方法。根据设备安放地点不同,矿井火灾束管监测系统分为地面型和井下型。地面型通 过“束管”抽吸井下气样到地面,采用地面分析仪器分析,进行连续监测;但由于其抽气管路 过长,气样分析实时性较差,且易于因管路风阻过大或管路漏气故障等因素影响气体分析 的精确性,从而影响监测的准确性。井下型通过放置在井下的监测设备,对所需要监测的参 数进行现场监测采样、分析处理。井下型监测设备通常作为监测分站内嵌计算机系统进行 现场采集信号、实时分析计算,能实现分析结果就地实时显示、存储、报警等功能,并可通过 传输电缆与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煤矿井下气体监测装置,包括金属防爆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内左侧设有气路隔爆装置(2)和预抽及采样装置(3),机体(1)内右侧从上至下依次设有人机交互装置(4)、通讯及数据处理组件(5)、和电源及后备电源(6),机体(1)内中部设有红外气体分析仪(7)和控制装置(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开江刘继文赖辉郭秉超王宁波漆涛蒋东晖冯浩王庆吴兵傅斌李国有
申请(专利权)人:神华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中才华源高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