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无内胎摩托车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64219 阅读:3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度无内胎摩托车圈,包括一圈体,所述圈体上设有安装车胎的凹槽以及与辐条连接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为双层结构,所述凸起部中间形成空腔。该摩托车圈与辐条连接的凸起部为双层结构,这样可有效增强车圈的强度,提高车圈的质量,同时凸起部为双层结构也可方便无内胎轮胎的安装,使无内胎轮胎可以在越野摩托车上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进而也可有效提高摩托车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圈,特别涉及一种高强度的无内胎摩托车圈。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摩托车不管是普通车和越野车等都是一样的单层车圈,只是不同的车 要求的强度和韧性有所不同。随着车轮产品的不断升级,产生了分体式车轮,即车圈,辐条 和花鼓可以分开,这种车轮组合强度和韧性都比整体轮要高受到越野车的广泛使用。而无 内胎技术气密性较好,能保证长期不漏气,轮胎工作温度较低,使用寿命长,结构简单,质量 轻,有利于汽车的高速行驶;由于轮胎气密层是将一层内膜紧粘在轮胎内壁上,使轮胎在高 速行驶中不易聚热,当轮胎穿孔时,压力不会急剧下降,能安全的继续行驶一段距离;不存 在因内、外胎之间摩擦和卡住而引起的损坏,因为无内胎轮胎具有上述优点,因此非常适合 在越野车上使用。但目前越野摩托车的车圈的型面设计都是单层结构,强度提升受到很大限制,而 且由于辐条铜帽与圈之间的密封性的问题,普通的单层机车圈要做无内胎圈比较困难,从 而限制了无内胎轮胎在越野摩托车上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载荷大、强度高 且能方便使用无内胎轮胎安装的摩托车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无内胎摩托车圈,包括一圈体,所述圈体上设有安装车胎的凹槽以及 与辐条连接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为双层结构,所述凸起部中间形成空腔。优选的,所述圈体的材质为铝合金材料。优选的,所述圈体上安装车胎的凹槽为U形槽、V形槽或梯形槽。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摩托车圈与辐条连接的凸起部为双层结构, 这样可有效增强车圈的强度,提高车圈的质量,同时凸起部为双层结构也可方便无内胎轮 胎的安装,使无内胎轮胎可以在越野摩托车上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进而也可有效提高摩托 车的质量。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 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车圈的截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如图1所示,该高强度无内胎摩托车圈包括一圈体1,圈体1的材质为铝合金材料。 圈体ι上设有安装车胎的凹槽2以及与辐条连接的凸起部3,圈体1上安装车胎的凹槽2可 以为U形槽、V形槽或梯形槽。凸起部3为双层结构,凸起部中间形成空腔4。凸起部3双层结构的焊接采用“瞬间合技术”解决了双层摩托车圈假焊的问题,圈 体1采用T6铝合金材料进行焊接,使焊接后成圈体的性能达到最佳状态。该摩托车圈与辐条连接的凸起部为双层结构,这样可有效增强车圈的强度,提 高车圈的质量,车圈检测要求为“在通过轮惘焊缝的直径方向加载荷,轮辋直径变形 量2(MM,达到载荷应大于500KGF,卸载后,轮辋焊缝处不裂。,,检测结果为“最大载荷 1704. 8KGF, 1685. 9KGF,焊缝没有裂开。”此设计为M0T0CR0SS和SUPERCR0SS的比赛提供了 很好的选择。同时凸起部为双层结构也可方便无内胎轮胎的安装,使无内胎轮胎可以在越 野摩托车上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进而也可有效提高摩托车的质量。以上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高强度无内胎摩托车圈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 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 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凡依本专利技术设计思想所做 的任何改变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高强度无内胎摩托车圈,包括一圈体,所述圈体上设有安装车胎的凹槽以及与 辐条连接的凸起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为双层结构,所述凸起部中间形成空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无内胎摩托车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圈体的材质为铝 合金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无内胎摩托车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圈体上安装车胎 的凹槽为U形槽、V形槽或梯形槽。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度无内胎摩托车圈,包括一圈体,所述圈体上设有安装车胎的凹槽以及与辐条连接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为双层结构,所述凸起部中间形成空腔。该摩托车圈与辐条连接的凸起部为双层结构,这样可有效增强车圈的强度,提高车圈的质量,同时凸起部为双层结构也可方便无内胎轮胎的安装,使无内胎轮胎可以在越野摩托车上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进而也可有效提高摩托车的质量。文档编号B60B21/02GK102145635SQ20111010756公开日2011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8日专利技术者李展志 申请人:昆山捷安特轻合金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度无内胎摩托车圈,包括一圈体,所述圈体上设有安装车胎的凹槽以及与辐条连接的凸起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为双层结构,所述凸起部中间形成空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展志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捷安特轻合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