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中心针构造改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60814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端子中心针构造改良,该中心针包含第一导电元件与第二导电元件,其中,该第一导电元件具有柱针及中空套筒,该套筒自开口朝筒体凹设一对轴向卡掣槽;该第二导电元件具有插接片、定位片及夹固片,该插接片插设于第一导电元件的套筒中,而定位片的片体表面分别成型有一对与卡掣槽呈相对应设置的浅槽;由此,该定位片插设于套筒的卡掣槽中,而卡掣槽则夹掣定位片的浅槽中,使套筒与定位片呈交叉状插设形成初步定位及结合,继而具有快速组装、提升生产效率、确实定位及降低成品不良率的优点及功效。(*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供一种端子保护装置,尤指一种可确实包覆于端子外部,可以避免 端子与水气接触产生氧化作用的保护装置,俾具有维护信号传送效果并延长端子使用寿命 的优点及功效。
技术介绍
电线端子为许多电器用品在电路配线上极为常见的元件之一,其主要用来作电线 接设及信号传输的工作,关于电线端子的构造通常会因为使用场所或是对应设备不同而有 极大差异,而本技术则针对如图1-3所示其中一种公知端子的两段式中心针构造进行 改良。请参阅图1、2所示,公知端子10主要包含一本体101,本体101内部设有绝缘体 102、103及中心针20,该中心针20由第一导电元件201与第二导电元件202点焊而成,且 第一导电元件201与第二导电元件202分别用以与其他端子或设备形成电性连结。请参阅 图2所示,该第一导电元件201具有柱针2011,柱针2011—端连结一中空套筒2012,该套 筒2012的筒壁具有一穿透的槽孔2013 ;该第二导电元件202由一对片体固设而成,该对片 体成型有插接片2021及定位片2022,该插接片2021用以插设于第一导电元件201的套筒 2012内,且插接片2021的宽度较定位片2022窄,且该对定位片2022相对于插接片2021的 另端分别延伸呈弯折状且具弹性的夹固片2023 ;关于上述第一导电元件201与第二导电元 件202的组合状态如图3所示,组装时先将第二导电元件202的插接片2021插设于第一导 电元件201的套筒2012中,令套筒2012抵及定位片2022的片体边缘形成初步定位,然后 自套筒2012的槽孔2013处施以点焊(图未绘示),使二者固设结合完成如图所示的完整中 心针。由上述说明可知,公知第一导电元件201与第二导电元件202先以插接方式完成 初步定位,然后再施以点焊使二者确实结合。惟,经吾等技术人针对上述组合方式及其 成品深入研究后发现,上述操作过程及中心真成品存在有以下问题1.组合过程耗时费工由于中心针的体积较小,因此当第一导电元件与第二导电 元件相互插接,完成初步定位以后,便须把二者放置于专用治具中,方能进行最后的点焊步 骤,如此一来遂产生组合过程颇为耗时费工,并因此导致生产效率低落的问题。2.成品不良率偏高第一导电元件及第二导电元件虽然先利用插接片与套筒相 互插接的方式进行初步定位,然问题在于,即使插接片与套筒相互插设,但实际上二者仍互 为松动状态,因此容易在放置于治具的移动过程中产生偏移或偏心现象,并进而造成中心 针因为偏移或偏心而出现接触不良的机率相对偏高,以致产生成品不良率居高不下的问 题。有鉴于此,设计人特地针对上述中心针的构造加以研究及改良,期以一较佳构造 改善公知中心针构造所衍生的问题,并在经过长期研发及不断测试、改良后有本技术 问世。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公知中心针构造因为组装过程耗时费工,及初 步定位后仍容易偏移或偏心,以致衍生组装、生产效率低落,以及成品不良率偏高等问题。本技术主要提供一种端子中心针构造改良,该中心针包含第一导电元件与第 二导电元件,其中,该第一导电元件具有柱针,柱针一端连结一中空套筒,该套筒的筒壁具 有供进行点焊的槽孔,该套筒自朝向第二导电元件的开口朝筒体凹设一对轴向卡掣槽;该 第二导电元件由一对片体固设而成,该对片体成型有插接片、定位片及夹固片,该插接片插 设于第一导电元件的套筒中,该对定位片介于插接片与夹固片之间,定位片于朝向第一导 电元件一端的片体表面分别成型有一对浅槽,且卡掣槽与浅槽呈相对应设置;由此,该定位 片的片体插设于套筒的卡掣槽中,而卡掣槽的槽壁则夹掣定位片的浅槽中,使套筒与定位 片呈交叉状插设结合。由以上设置,本技术由分别在第一导电元件的套筒成型卡掣槽,并在第二导 电元件的定位片成型浅槽,使二者可以相互插设定位的构造,俾具有快速组装、提升生产效 率,以及确实定位、降低成品不良率等优点与功效。附图说明图1为公知端子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为公知中心针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为公知中心针的组合暨局部剖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心针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心针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心针的组合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公知10-端子;101-本体;102、103-绝缘体;20-中心针;201-第一导电元件;2011-柱 针;2012-套筒;2013-槽孔202-第二导电元件;2021-插接片;2022-定位片;2023-夹固 片;本技术1-第一导电元件;11-柱针;12-套筒;121-卡掣槽;13-槽孔;2-第二导电元件; 21-插接片;22-定位片;221-浅槽;23-夹固片。具体实施方式关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兹举一种较佳可行实施例配合图式于下文进行详细 说明。如图4所示,本技术的中心针包含第一导电元件1与第二导电元件2,其中该第一导电元件1具有柱针11,柱针11 一端连结一中空套筒12,该套筒12的筒 壁具有供进行点焊的槽孔13,该套筒12自朝向第二导电元件2的开口朝筒体凹设一对轴向 卡掣槽121 ;该第二导电元件2由一对片体固设而成,该对片体成型有插接片21、定位片22及 夹固片23,该插接片21插设于第一导电元件1的套筒12中,该对定位片22介于插接片21 与夹固片23之间,定位片22于朝向第一导电元件1 一端的片体表面分别成型有一对浅槽 221,且该浅槽221与卡掣槽121为呈相对应设置。关于本技术的第一导电元件1与第二导电元件2的结合方式,首先将本实用 新型的第二导电元件2的插接片21直接插设于第一导电元件1的套筒12中,直到插接片 21完全插入套筒12中,并令套筒12的开口抵及定位片22的片体,再操作令套筒12的卡 掣槽121对准定位片22的浅槽221,接下来施力于第一导电元件1及第二导电元件2相对 卡接,使定位片22的片体插设于套筒12的卡掣槽121中,同时令卡掣槽121的槽壁夹掣于 定位片22的浅槽221中,使套筒12与定位片22呈交叉状插设结合,继而可令第一导电元 件1与第二导电元件2形成如图5、6所示的初步定位及结合状态,接下来便可进行最后点 焊作业构成完整中心针。由以上构造,本技术可具有以下优点及功效1.加速组装速度、提升生产效率由于本技术特地在第一导电元件的套筒, 及在第二导电元件的定位片分别成型相对应的卡掣槽及浅槽,因此当插接片插设于套筒以 后,可进一步令第一导电元件及第二导电元件形成卡掣定位,并可随即进行点焊步骤,因此 可以加速中心针的组装速度并缩减组装时间,并可提升生产效率。2.确实定位、降低成品不良率由于本技术的第一导电元件及第二导电元件 分别成型相对应的卡掣槽及浅槽,因此当二者结合以后即形成卡掣状态而无松动的虞,因 此容易在放置于治具的移动过程中产生偏移或偏心现象,并进而造成中心针因为偏移或偏 心而出现接触不良的机率相对偏高,以致产生成品不良率居高不下的问题。以上对本技术的描述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权 利要求限定的精神与范围之内可对其进行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是它们都将落入本实 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一种端子中心针构造改良,其特征在于,该中心针包含第一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端子中心针构造改良,其特征在于,该中心针包含第一导电元件与第二导电元件,其中,该第一导电元件具有柱针,柱针一端连结一中空套筒,该套筒的筒壁具有供进行点焊的槽孔,该套筒自朝向第二导电元件的开口朝筒体凹设一对轴向卡掣槽;该第二导电元件由一对片体固设而成,该对片体成型有插接片、定位片及夹固片,该插接片插设于第一导电元件的套筒中,该对定位片介于插接片与夹固片之间,定位片于朝向第一导电元件一端的片体表面分别成型有一对浅槽,且卡掣槽与浅槽呈相对应设置;由此,该定位片的片体插设于套筒的卡掣槽中,而卡掣槽的槽壁则夹掣定位片的浅槽中,使套筒与定位片呈交叉状插设结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茂昌叶必坚
申请(专利权)人:帛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