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约束反力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150705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测试汽车零部件约束反力的装置,由加载机构、测力机构和台架构成,台架上设置有两个轴承,两个轴承与待测处三者位于同一轴线上,加载机构通过转动臂与轴承连接。加载机构中设置有弹簧和弹簧位置及变形量调整螺栓。利用加载机构对被测汽车零部件施加不同的模拟约束拉力或者压力,同时旋转整个加载机构来调节约束反力的方向,进行约束反力的数值和方向的二维搜索,直到在测试装置上的被测零部件特征位置上的应变量与实车上在同样规定的外力负载下所测取的应变量相等或相近,当达到上述状态时,可从测力机构的力传感器中取得约束反力的数值,计算加载机构旋转过的角度得到约束反力的方向。测量精确度得到提高,并且操作简便。(*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车辆零部件动态强度模拟试验台架,特别是 一种汽车零部件约束反力测试装置。技术背景汽车由成千上万个零部件组成。当其中一个零部件,特别是转向柱支架,受到外力 负载作用时,该零件将受力传递或作用到周围与之直接或间接相连的众多其他零部件。换 言之,根据牛顿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原理,直接或间接相连的众多其他的零部件对该零部件 也有反作用力,或称为约束反力,有时简称约束力,这种约束反力直接影响零部件乃至整个 汽车的功能和可靠性,因此在研发过程中,必须获取这种约束反力,然而这种约束反力,不 但和外力负载、该零部件的结构有关,还和与之直接或间接相连的众多其他零部件的结构 有关。也就是说,与之直接或间接相连的众多其他零部件的刚度越大,则一般来说,约束反 力也越大。转向系统是决定汽车主动安全性的关键总成,转向系统的性能始终是各汽车厂 家和科研机构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在车辆高速化、驾驶人员非职业化、车流密集化的今天,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和安全性设计显得尤为重要。转向柱支架是连接转向柱和其他零部件 (具有一定的刚度)的中间环节,即将来自方向盘、转向柱的操作力(即外力负载)传递 给其他零部件,直至车身。而其他的零部件对转向柱支架也有反作用力,或称为约束反力。 现有技术中,由于转向柱支架与其他零部件连接处的位置和结构原因,不容易直接从连接 处上测量转向柱支架受到外力负载时,其他零部件通过连接处对转向柱支架施加的约束反 力。转向柱支架与转向柱一样,对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除了 必须的理论计算,还需对转向柱支架进行耐久性台架试验,需要确定汽车零部件与其他零 部件连接处的约束反力,即待测处的受力状态。现有技术中,缺乏针对转向柱支架的耐久性 台架试验的有效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零部件约束反力测试装置,所述的这种汽车 零部件约束反力测试装置要解决现有技术中不易直接测量汽车零部件特别是转向柱支架 受到外力负载时的约束反力、同时缺乏耐久性试验方法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这种汽车零部件约束反力测试装置由一个加载机构、一个测力机构 和一个台架构成,其中,所述的台架上设置有两个轴承,所述的两个轴承位于同一轴线上, 所述的加载机构由一个支架和一个加力机构构成,所述的支架由一个中间板和两个转动臂 构成,所述的中间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两个转动臂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转动臂的另一 端各自与一个所述的轴承连接,中间板的中部设置有一个通孔,所述的加力机构由一个传 力杆、一个拉力调节螺栓、一个压力调节螺栓、一个右弹簧座、一个左弹簧座、一个内螺纹固 定套、一个内螺纹固定套螺母和一个弹簧构成,所述的传力杆的前端设置有传力杆轴肩,所 述的内螺纹固定套从中间板的一侧穿过中间板中部的通孔,所述的内螺纹固定套螺母在中间板的另一侧与内螺纹固定套锁固,所述的右弹簧座和左弹簧座均设置在内螺纹固定套 内,所述的弹簧设置在右弹簧座和左弹簧座之间,所述的拉力调节螺栓位于内螺纹固定套 与传力杆轴肩之间,所述的压力调节螺栓位于内螺纹固定套与传力杆螺母之间,拉力调节 螺栓、压力调节螺栓、右弹簧座、弹簧和左弹簧座均与内螺纹固定套共轴,拉力调节螺栓、压 力调节螺栓、右弹簧座和左弹簧座中均设置有轴向通孔,传力杆穿过拉力调节螺栓、内螺纹 固定套、右弹簧座、弹簧、左弹簧座和压力调节螺栓,传力杆的后端设置有一个传力杆螺母, 所述的测力机构由一个力传感器构成,所述的力传感器设置在传力杆的前端端面上。进一步的,所述的拉力调节螺栓通过螺纹与内螺纹固定套的一端连接,或者与内 螺纹固定套脱开。进一步的,所述的压力调节螺栓通过螺纹与内螺纹固定套的另一端连接,或者与 内螺纹固定套的另一端脱开。进一步的,所述的台架上设置有一个被测汽车零部件固定装置,所述的被测汽车 零部件固定装置位于所述的两个轴承之间,并且被测汽车零部件的待测处与两个轴承共 线。进一步的,任意一个所述的转动臂均垂直于所述的两个轴承的轴线。进一步的,所述的传力杆的后端连接有一个拉线位移传感器。进一步的,所述的弹簧的弹性系数在测试转向柱支架时为500N/20mm。进一步的,所述的台架上相向设置有两个短支撑轴,所述的两个短支撑轴位于同 一轴线上,所述的两个轴承各自设置在一个所述的短支撑轴上,所述的两个转动臂各自与 一个所述的轴承的外保持架固定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在规定的外力负载情况下,在实车上,对被测零部 件例如转向柱支架的特征位置,如应变较大位置进行应变测量,并进行记录。然后从实车上 拆除被测零部件,转移到测试装置上。对被测零部件施加与实车上的外力负载相等的负载, 并且利用加载机构对被测汽车零部件与其他零部件连接处加载不同的模拟约束反力,在此 过程中,在同样的特征位置上测量并观察应变量,调节所施加的约束力或拉力的数值,并通 过旋转整个加载机构来调节约束力的方向,即进行约束力的数值和方向的二维搜索,直到 在测试装置上的被测零部件特征位置上的应变量与实车上在同样规定的外力负载下所测 取的应变量相等或相近,这时测力机构上力传感器显示的数值即为对被测零件的约束力的 数值,计算加载机构旋转过的角度得到约束反力的方向。在实现上述方法的测试装置中,通 过两个轴承将加载机构安装在台架上并支撑整个加载机构,并可以使整个加载机构围绕两 个轴承的短支撑轴轴线旋转。拉线位移传感器的拉线的另一端连接在测量盘上。测量盘与 连接轴固定连接。连接轴与被测汽车零部件例如转向柱支架连接处相接触。约束反力通过 连接轴施加在连接处上,当整个加载机构绕着固定轴线转动时,拉线的长度跟随角度发生 变化,这样就可以将拉线长短变化换算为角度,间接测量得到不同的模拟约束反力的角度。 力传感器用于测量约束反力的大小。压力调节螺栓和拉力调节螺栓可以在内螺纹固定套中 改变左弹簧座和右弹簧座的位置,从而改变弹簧的位置及其变形量,以产生不同的模拟约 束反力。具体的,当测量拉力时,首先将压力调节螺栓与内螺纹固定套脱离,内螺纹固定套 右侧的拉力调节螺栓被逐渐拧进内螺纹固定套,右弹簧座、弹簧、左弹簧座以及压力调节螺 栓依次向左运动。当压力调节螺栓接触到传力杆后端的传力杆螺母时,就停止向左运动,此时弹簧开始被压缩,由于拉力调节螺栓和内螺纹固定套通过内螺纹连接,而内螺纹固定套 与中间板固定,所以弹簧的力依次加载在左弹簧座、压力调节螺栓和传力杆螺母上,方向向 左,从而使传力杆的运动趋势向左,即加载机构对被测零件的待测处施加了拉力。当两个弹 簧座相互接触时,加载拉力达到最大值。反之,当测量压力时,首先将拉力调节螺栓与内螺 纹固定套脱离,内螺纹固定套左侧的压力调节螺栓被逐渐拧进内螺纹固定套,左弹簧座、弹 簧、右弹簧座以及拉力调节螺栓依次向右运动。当拉力调节螺栓接触到传力杆前端的传力 杆轴肩时,就停止向右运动,此时弹簧开始被压缩,由于压力调节螺栓和内螺纹固定套通过 内螺纹连接,而内螺纹固定套与中间板固定,所以弹簧的力依次加载在右弹簧座、拉力调节 螺栓和传力杆螺母上,方向向右,从而使传力杆的运动趋势向右,即加载测力机构对被测零 件的待测处施加了压力。当两个弹簧座相互接触时,加载压力达到最大值。本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较,其效果是积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零部件约束反力测试装置,由一个加载机构、一个测力机构和一个台架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台架上设置有两个轴承,所述的两个轴承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的加载机构由一个支架和一个加力机构构成,所述的支架由一个中间板和两个转动臂构成,所述的中间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两个转动臂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转动臂的另一端各自与一个所述的轴承连接,中间板的中部设置有一个通孔,所述的加力机构由一个传力杆、一个拉力调节螺栓、一个压力调节螺栓、一个右弹簧座、一个左弹簧座、一个内螺纹固定套、一个内螺纹固定套螺母和一个弹簧构成,所述的传力杆的前端设置有传力杆轴肩,所述的内螺纹固定套从中间板的一侧穿过中间板中部的通孔,所述的内螺纹固定套螺母在中间板的另一侧与内螺纹固定套锁固,所述的右弹簧座和左弹簧座均设置在内螺纹固定套内,所述的弹簧设置在右弹簧座和左弹簧座之间,所述的拉力调节螺栓位于内螺纹固定套与传力杆轴肩之间,所述的压力调节螺栓位于内螺纹固定套与传力杆螺母之间,拉力调节螺栓、压力调节螺栓、右弹簧座、弹簧和左弹簧座均与内螺纹固定套共轴,拉力调节螺栓、压力调节螺栓、右弹簧座和左弹簧座中均设置有轴向通孔,传力杆穿过拉力调节螺栓、内螺纹固定套、右弹簧座、弹簧、左弹簧座和压力调节螺栓,传力杆的后端设置有一个传力杆螺母,所述的测力机构由一个力传感器构成,所述的力传感器设置在传力杆的前端端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兆坤何稚桦刘新田李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