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38964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数个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数个端子收容槽;所述端子设有固持于端子收容槽内的固持部、自固持部一端延伸的接触部及自固持部另一端弯折延伸的焊接部;数个端子中组成至少一对端子组,该端子组包括接地端子及一对信号端子,该端子组的接触部位于同一平面内,而端子组的焊接部位于两平面内,且接地端子的焊接部与至少一信号端子的焊接部沿前后向相对设置,从而增大信号端子的焊接部之间的距离,防止信号干扰。(*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端子结构改良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如中国技术专利公告第2402006Y号所揭示的一种电连接器,该种电连接器 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绝缘本体中的数个端子组及遮覆于绝缘本体外的遮蔽壳体。所述绝 缘本体设有与对接连接器相对接的对接腔及与对接腔相通的数个端子收容槽,每一端子组 包括一对信号端子及接地端子,所述信号端子与接地端子分别设有固持部、自固持部一端 延伸的接触部及自固持部另一端弯折延伸的焊接部,所述端子的焊接部位于同一平面内, 随着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电连接器的应用也越来越广,如今,电子产品一直朝着小型化发 展,因此,电连接器亦被要求做的更小,当电连接器做的更小时,端子间的间距亦会随之减 小,而过小的端子间距可能会产生信号干扰。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电连接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信号干扰的电连接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 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数个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数个端子收容槽;所述端子设有 固持于端子收容槽内的固持部、自固持部一端延伸的接触部及自固持部另一端弯折延伸的 焊接部;数个端子中组成至少一对端子组,该端子组包括接地端子及一对信号端子,该端子 组的接触部位于同一平面内,而端子组的焊接部位于两平面内,且接地端子的焊接部与至 少一信号端子的焊接部沿前后向相对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电连接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数个端子中组成 至少一对端子组,该端子组包括接地端子及一对信号端子,该端子组的接触部位于同一平 面内,而端子组的焊接部位于两平面内,且接地端子的焊接部与至少一信号端子的焊接部 沿前后向相对设置,从而增大信号端子的焊接部之间的距离,防止信号干扰。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也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 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数个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包括第一本体部及第二本体部,第 一本体部设有插置槽,第二本体部呈“L”型且具有舌板部与固定部,且舌板部可收容于第一 本体部的插置槽内;所述端子设有固持部、自固持部一端延伸的接触部及自固持部另一端 弯折延伸的焊接部;第二本体部的舌板部设有收容端子的接触部的端子收容槽,而固定部 上设有安置端子的焊接部的至少两排凹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电连接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第二本体部呈 “L”型来定位端子,且固定部上设有安置端子的焊接部的至少两排凹槽,在电连接器结构简 单的同时,增加端子的焊接部距离,以防止信号干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电连接器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电连接器另一个角度的分解图;图5为本技术电连接器去掉遮蔽壳体的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部分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及图2,本技术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1、固持于绝缘本体1内的 端子2及遮覆于绝缘本体1外的遮蔽壳体3。请继续参阅图3至图5,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第一本体部11及插置于第一本体部 11内的第二本体部12,所述第一本体部11设有上壁110、下壁111、位于第一本体部两端的 端壁112及位于第一本体部11前后侧的前端面113、后端面114。所述第一本体部11的一 侧自前端面113向后凹设有插置槽115,另一侧设有与插置槽115相通的凹口 116,所述端 壁112设有与凹口 116相通的导引槽117。该第一本体部11自下壁向下延伸有定位柱118, 该定位柱118可使电连接器在印刷电路板上定位。所述第二本体部12包括舌板部120及自舌板部120弯折延伸的固定部121,所述 舌板部120的上侧设有数个第一端子收容槽122,所述舌板部120的下侧设有数个第二端子 收容槽123,所述舌板部120的两端向外凸设有与第一本体部11相配合的定位块124。所 述第二本体部12自第一本体部11的凹口 116插入至插置槽115内,所述第二本体部12的 定位块124经第一本体部11两端导引槽117的导引被卡持于该导引槽117内,从而使第二 本体部12相对于第一本体部11定位。所述端子2包括收容于第一端子收容槽122内的第一端子21及收容于第二端子 收容槽123内的第二端子22。所述第一端子21包括信号端子211及接地端子212,所述第 一端子21设有固持部213、自固持部213 —端延伸的接触部214及自固持部213另一端弯 折延伸的焊接部215。所述第一端子21的接触部214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一端子21的 信号端子211的焊接部与第一端子21的接地端子212的焊接部分别位于两平面内。所述 第二端子22包括信号端子221及接地端子222,所述第二端子22设有固持部223、自固持 部223 —端延伸的接触部224及自固持部223另一端延伸的焊接部225,所述第二端子22 的接触部224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二端子22的信号端子221的焊接部与第二端子22 的接地端子222的焊接部分别位于两平面内。其中,位于两边的信号端子221的焊接部设 有朝位于外侧的接地端子222的焊接部方向折弯的折弯部226以使该信号端子221的焊接 部与位于其外侧的接地端子222的焊接部分别于前后方向上对齐。相对先前技术,本实用 新型采用端子前后错开的方式,防止信号干扰。折弯部226的设置,增大了信号端子221的 焊接部之间的距离,进一步防止信号干扰。所述第一端子21的焊接部215呈叉状结构,所述第二本体部12的固定部121设 有“L”形卡块125及与“L”形卡块并排设置的数个“T”形卡块126,所述叉状焊接部215 卡持于该“L”形卡块125及“T”形卡块126上,从而使第一端子21稳固地固定于第二本体部12上,所述第一本体部11的位于凹口 116侧的下壁111凹设有开口朝向凹口 116的槽 道1110,所述固定部121设有呈两排设置的第一凹槽127及第二凹槽128,所述第一端子21 的焊接部215收容于第一凹槽127内,所述第二端子22的焊接部225呈两排设置,其中一 排焊接部收容于固定部121的第二凹槽128内,另一排焊接部收容于第一本体部11的槽道 1110内并被第二本体部12所挟持从而使该排焊接部定位。如此构造使得整个电连接器结 构简单。所述第一、第二端子的焊接部215、225均为穿孔型(through hole)焊接部,可增 加电连接器的抓板力。 所述遮蔽壳体3包括遮覆于第一本体部11外的第一遮蔽壳体31及遮覆于第一本 体部后端面114上的第二遮蔽壳体32。所述第一遮蔽壳体31由金属板体冲压后弯折对接 而成,所述第一遮蔽壳体31设有与第一本体部11相抵接的数个弹片311,所述第一遮蔽壳 体31还设有焊接于印刷电路板上的数个焊接脚312。所述第一本体部11自后端面114向 前凹设有数个凹槽119,所述第一遮蔽壳体31对应上述凹槽119处设有数个卡扣孔312,所 述第二遮蔽壳体32的上侧弯折设有数个卡扣片320,所述卡扣片320收容于第一本体部11 的凹槽119内并与第一遮蔽壳体31的卡扣孔312相卡扣,从而使第一遮蔽壳体31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数个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数个端子收容槽;所述端子设有固持于端子收容槽内的固持部、自固持部一端延伸的接触部及自固持部另一端弯折延伸的焊接部;  其特征在于:数个端子中组成至少一对端子组,该端子组包括接地端子及一对信号端子,该端子组的接触部位于同一平面内,而端子组的焊接部位于两平面内,且接地端子的焊接部与至少一信号端子的焊接部沿前后向相对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国峻童昌贤杨惠雯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