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光按键的导光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26958 阅读:3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透光按键的导光结构,包含一触控面板,该触控面板上设有所需环形镂空区,在触控面板的下方依次设有扩散板、光源模块;其中光源模块包含反射膜与光产生单元,反射膜上设有一通孔于相对环形镂空区中央位置处,光产生单元与触控面板的控制线路连接,并穿过该通孔产生一光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透光按键的导光结构具有成本低、均光度强的优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透光按键的导光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大面积内均光及按键周 围可透光的导光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环形导光结构多以两种方式进行,如下所述1、导光管结构-多以塑胶本体,做成导光反射结构,并在下方两对称点处,安置有 2个发光二极管(LED)做光源,按键中央则具备有实体按键做搭接,此缺点为近LED处,会容 易发生过亮的状况,而衍生均光的问题。如图1,图1为已知导光管结构剖面图,其中实体按键11设置于导光管结构上方, 导光管下方周围设置2个LED 12,导光管在近LED处容易造成过亮情况,而距离LED较远处 则亮度较低,导致均光不佳。2、如图2所述,图2为已知导光膜导光结构示意图。超薄导光膜(LightGuide Film, LGF),其适用于一般空间不足的导光系统。导光膜导光结构多使用侧光LED 21打于 薄膜状的LGF 22上,LGF 22上印有反光用的微网点或微刻痕增加反射效率,让光线可在结 构体内部做均勻发散,当LED 21与外观视觉区23距离不足时,在外观视觉上会造成过亮。 为避免造成外观视觉上有过亮的情形,外观视觉区23需与LED 21维持一段距离,使近LED 21处亮度不会产生过亮的现象,因而造成导光结构装设上的限制与不便。综上所述,我们都可以发现近LED处的均光不足及LED与外观视觉区距离不足导 致过亮是上述现有结构的问题所在,因而衍生后续新型导光架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透光按键的导光结构, 其能解决现有技术中近发光二极管(LED)处的均光不足及LED与外观视觉区距离不足导致 过亮的问题,且成本低确保均光。本技术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一种透光按键的导光结构,包含一按键区域,设有至少一环形镂空区及按键控 制线路;一扩散板,设于所述按键区域的下方;以及一光源模块,设于所述扩散板的下方, 所述光源模块包含一反射膜,且所述反射膜具有一通孔相对所述环形镂空区的中央位置; 及一光产生单元,设置于所述通孔内,所述光产生单元与所述按键区域的所述按键控制线 路连接;其中,所述光产生单元产生一光源,且所述光源由所述反射膜反射进入所述扩散 板,并由所述扩散板均勻发散至所述按键区域。作为本技术的一较佳方案本技术所述光产生单元为一直上型光源,可做360度漫射,方便光源做大面 积多方向的散布。3本技术所述光产生单元为单一或多个发光二极管LED,按发光面积的大小决 定LED的数目,减少均光问题。本技术所述扩散板为合成橡胶或热电塑料聚氨酯橡胶(ThermoPlastic Urethane, TPU)具有光反射的半透传导性材料,可将漫射的LED光做导光板的传导。本技术所述按键区域还包括一图案镂空区,设于所述环形镂空区之中,且位 于光产生单元的上方。本技术还可包括一遮光膜,所述遮光膜位于所述光产生单元的上方,且位于 所述扩散板及所述按键区域之间,若光产生单元上方的所述图案镂空区需要透光,所述遮 光膜可以减弱光产生单元强光,控制图案镂空区的均光性。本技术所述遮光膜为多孔性网布。本技术所述按键区域为触控面板。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对比的效果本技术一种透光按键的导光结构简化了 LED搭接及LGF(LightGuide Film, LGF)亮点缓冲区的问题,即降低成本又确保均光的导光结构。附图说明图1是已知导光管结构剖面图图2是已知导光膜导光结构示意图图3a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部分区域上视图图3b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A-A剖面图图4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光产生单元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3a及图3b所示,本技术为一种透光按键的导光结构,在本第一实施例 中,将本透光按键的导光结构应用于一移动电话的触控按键。移动电话的壳体4设有触控 面板3,触控面板3本身具备有按键的控制线路,是作为按键区域31的导接单元,且按键区 域31上设有一环形镂空区311及一图案镂空区312,可作为按键区域31发光时的造型设 置,图案镂空区312可设计一些特殊图示,使图示点亮时,增加其功能的可读性。在本第一实施例中,图案镂空区312位于环形镂空区311中央,图案镂空区312为 一房屋形状的图形,作为标示按键区域31的图样,触控面板3的下方依次设有扩散板32及 光源模块33。光源模块33包含反射膜331及光产生单元332,其中,反射膜331设有通孔 3310相对环形镂空区311的中央位置,光产生单元332设置于通孔3310内。在本实施例 中,光产生单元332可产生直上型的光源,并以发光二极管(LED)表示,当光产生单元332 产生光源,因为光产生单元332设置于通孔3310内,而使光源能由反射膜331反射进入扩 散板32,并由扩散板32均勻发散至按键区域31。本实施例中,扩散板32可为合成橡胶或热电塑料聚氨酯橡胶(ThermoPlastic Urethane,TPU)具有光反射的半透传导性材料,在扩散板32下方设置反射膜331的目的是 增加光源的全反射,使光源进入扩散膜32,并增加其导光效率。本实施例的导光结构所使用的光产生单元332为直上型LED光源,可做360度漫射,使光源做大面积多方向的散布,其 设置于相对环形镂空区311的中央位置以提高均光度,且光产生单元332设于反射膜331 的通孔3310内,以使光源展开光源反射的动作并以于最短的路径进入扩散板32。另外,以光产生单元332的上方图案镂空区312是否需透光来决定是否需要在光 产生单元332上加设遮光膜34。若光产生单元332上方未设有图案镂空区312,即不需透 光,则无须遮光膜34做遮蔽,但若有透光需求,因为考虑光产生单元332的上方光源集中而 过亮的区块,我们可利用一些消光材料作遮光膜34来减弱正向的强光。在本实施例中,光 产生单元332的正上方具有房屋形状的图案镂空区312,因此,更进一步在光产生单元332 的上方,且于扩散板32及按键区域31之间遮蔽了一层遮光膜34,以使环形镂空区311及图 案镂空区312达到均光效果,但并不以此为限。这里所使用的消光材料可为扩散膜,纸(Paper)、聚酯薄膜(Mylar)等半透性材 质,但由于上述材质多具有素材本色,会改变光产生单元(即LED)发光时的色温,此时若有 色温平衡的考量,这里特别指出可以利用多孔性网布来消减光源的明亮度,由多孔性网布 开孔率的高低,可以控制图案镂光区312出光量的大小,开孔率愈高,出光量愈大,如此即 可控制图案镂空区312 (即LED上方图示)的明亮度,使得图案镂空区312的亮度与环形镂 空区311的亮度相似,从而达到均光及色温统一的设计要求。如图4所示,其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光产生单元示意图。第二实施例是在 移动电话壳体4中按键区域31内部设有光源模块33,光源模块33包含反射膜331,且反射 膜331具有通孔3310,光产生单元332设置于通孔3310中。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及装设均于 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详述,第一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的差别在于光产生单元332的 数目,第二实施例的光产生单元322的数目可以视发光面积的大小需求而定,在第二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透光按键的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按键区域,设有一环形镂空区及按键控制线路;  一扩散板,设于所述按键区域的下方;以及  一光源模块,设于所述扩散板的下方,所述光源模块包含:  一反射膜,且所述反射膜具有一通孔相对所述环形镂空区的中央位置;及一光产生单元,设置于所述通孔内,所述光产生单元与所述按键区域的所述按键控制线路连接;  其中,所述光产生单元产生一光源,且所述光源由所述反射膜反射进入所述扩散板,并由所述扩散板均匀发散至所述按键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思忠
申请(专利权)人:英华达上海科技有限公司英华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