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弹性测试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17542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弹性测试仪,特别是一种用于测试针织物和机织物伸长弹性以及回复性能的仪器。织物弹性测试仪,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两根导杆,导杆上设置有能在其上自由滑动的下夹具,下夹具连接夹紧气缸,夹紧气缸控制下夹具,下夹具设置在托板上,托板通过传动丝杆连接电机,导杆顶端固定有上夹具,托板上设置有力传感器,导杆上设置有光纤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织物弹性测试仪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用力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电机实现循环测试过程的自动控制,引起相对误差因素较少,可以做定伸长率和定力两类测试。本仪器还可以进行织物伸长、回复性能测试。(*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弹性测试仪,特别是一种用于测试针织物和机织物伸长、弹 性以及回复性能的仪器。
技术介绍
弹性和弹性回复性能是衡量弹性机织物和针织物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 用于测试弹性及弹性回复性能的仪器有两种类型万能材料试验机和简单的挂重装置。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操作十分复杂,检测效率很低。如果万能材料试验机具备 循环测试功能,虽然测试精度较高,但设备价格昂贵,经济效益很低。如果万能材料试验机 不具备循环测试功能,则用手动操作衡梁移动则存在很多影响测试精度、准确度因素,测试 误差较大。且由于横梁移动速度有限,万能材料试验机无法进行弹性较高的针织物弹性、伸 长性能测试。而使用简单的挂重装置进行织物弹性、伸长、回复测试则全程手动操作,循环挂重 的时间间隔很难精确控制,存在测试精度、平行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操作简便、过程可靠、测 量精准、重现性好的可测试机织物和针织物的弹性、伸长、回复性能的测试设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织物弹性测试仪,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两根导杆,导 杆上设置有能在其上自由滑动的下夹具,下夹具连接夹紧气缸,夹紧气缸控制下夹具,下夹 具设置在托板上,托板通过传动丝杆连接电机,导杆顶端固定有上夹具,托板上设置有力传 感器,导杆上设置有光纤传感器。作为优选,所述的夹紧气缸连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作为优选,所述的导杆顶端设置有顶板,电机设置在顶板上。作为优选,所述的力传感器和光纤传感器连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作为优选,所述的下夹具固定在中联板上,中联板通过减震器与托板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框架,所述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安装在框架上。本技术织物弹性测试仪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用力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可编 程逻辑控制器、电机实现循环测试过程的自动控制,引起相对误差因素较少,可以做定伸长 率和定力两类测试。本仪器还可以进行织物伸长、回复性能测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控制装置的示意框图;图3为本技术的上三角铸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下三角铸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织物弹性测试仪,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置有两根导杆2,导杆2上设置 有能在其上自由滑动的下夹具9,下夹具9连接夹紧气缸8,夹紧气缸9控制下夹具9,下夹 具9设置在托板14上,托板14通过传动丝杆4连接电机12,导杆2顶端固定有上夹具10, 托板14上设置有力传感器6,导杆2上设置有光纤传感器5。夹紧气缸8连接可编程逻辑 控制器13。所述的导杆2顶端设置有顶板11,电机12设置在顶板11上。所述的力传感器 6和光纤传感器5连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13。所述的下夹具9固定在中联板15上,中联板 15通过减震器7与托板14连接。所述的底座1上设置有框架3,所述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13安装在框架3上。如图2所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13连接有夹紧气缸、力传感器和光纤 传感器,作为触摸操作界面的液晶屏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13相连,通过液晶屏触摸界面来 操作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夹紧气缸夹紧或松开被测物,力传感器和光纤传感器接收到传 感信号后反馈给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按设定程序动作控制电机。在进行弹性测试的时候,一般采用的试验方法为《弹力机织物的拉伸弹性试验方 法》(ASTM D 3107)和《低弹针织品弹性的标准试验方法》(ASTM D 2594)。下面是具体的 测试步骤,ASTM D 3107《弹力机织物的拉伸弹性试验方法》定力测试试验人员将进行检测的弹力机织物试样的一端在上夹具10上夹紧,然后再将试 样的另一端通过夹紧气缸8夹紧在下夹具9上,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13上通过液晶触摸屏 设置试验循环次数、底部停留时间、电机运行速度,然后启动,电机12运行通过传动丝杆4 使托板14勻速下降,下夹具9和夹紧气缸8组成的加载质量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也跟着托 板14 一起勻速向下运动,当机织物试样向下运动的距离超过试样本身的长度时,试样受力 使下夹具9与托板14脱离而自由悬挂,这时候托板14上的力传感器6触发,电机12停止 转动,托板14不再下降,托板14停留设定时间后,自动返回初始位置。重复上述循环多次, 最后一次运动停留规定时间后,夹紧气缸松开,仪器测试部分结束。定伸长率测试试验人员将进行检测的弹力机织物试样的一端在上夹具10上夹紧,然后再将试 样的另一端通过夹紧气缸8夹紧在下夹具9上,根据定伸长率数据将光纤传感器5固定在 导杆2的相应位置,在框架或者导杆上可以设置刻度线以方便选取位置。在可编程逻辑控 制器13上设置试验循环次数、底部停留时间、电机运行速度,然后启动,电机12运行通过传 动丝杆4使托板14勻速下降,下夹具9和夹紧气缸8组成的加载质量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 也跟着托板14 一起勻速向下运动,当下降到光纤传感器5的位置时,触发光纤传感器5,电 机12停止转动,托板14不再下降,托板14停留设定时间后,自动返回初始位置。重复上述 循环多次,最后一次运动停留规定时间后,夹紧气缸松开,仪器测试部分结束。ASTM D 2594 《低弹针织品弹性的标准试验方法》定力测试测试低弹针织品弹性的时候,需要通过将试样挂在三角铸件上,如图3、4所示的上三角铸件16和下三角铸件17,试验人员首先将上三角铸件16上端在上夹具10上夹紧, 将圆环形试样的两端分别置于上三角铸件16和下三角铸件17中,然后在下三角铸件17下 方设置带挂钩的载重块,靠载重块的自重使试样伸长从而来测量试样的伸长率。定伸长率测试试验人员首先将上三角铸件16上端在上夹具10上夹紧,将圆环形试样的两端分 别置于上三角铸件16和下三角铸件17中,夹紧气缸8将下三角铸件17下端固定在下夹具 9上。然后其它的测试步骤与ASTM D 3107测试方法中的定伸长率测试相同。权利要求织物弹性测试仪,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两根导杆,其特征在于,导杆上设置有能在其上自由滑动的下夹具,下夹具连接夹紧气缸,夹紧气缸控制下夹具,下夹具设置在托板上,托板通过传动丝杆连接电机,导杆顶端固定有上夹具,托板上设置有力传感器,导杆上设置有光纤传感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弹性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紧气缸连接可编程 逻辑控制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弹性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杆顶端设置有顶板, 电机设置在顶板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弹性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力传感器和光纤传感 器连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弹性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夹具固定在中联板 上,中联板通过减震器与托板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弹性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框架,所 述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安装在框架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弹性测试仪,特别是一种用于测试针织物和机织物伸长弹性以及回复性能的仪器。织物弹性测试仪,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两根导杆,导杆上设置有能在其上自由滑动的下夹具,下夹具连接夹紧气缸,夹紧气缸控制下夹具,下夹具设置在托板上,托板通过传动丝杆连接电机,导杆顶端固定有上夹具,托板上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织物弹性测试仪,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两根导杆,其特征在于,导杆上设置有能在其上自由滑动的下夹具,下夹具连接夹紧气缸,夹紧气缸控制下夹具,下夹具设置在托板上,托板通过传动丝杆连接电机,导杆顶端固定有上夹具,托板上设置有力传感器,导杆上设置有光纤传感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俭俭徐晓春倪斌孙国君姚洁丽赵海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