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是指一种通过介入方法释放到病变的静脉内 且可随时回收的静脉瓣膜支架。技术背景下肢静脉病是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主要的病理特征是,在致病因素作用下 静脉瓣膜失去单向开放的基本功能,静脉扩张、高压,久之出现浅静脉曲张、肿胀、皮炎及皮 肤营养障碍,甚至溃疡形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劳动能力。因此,下肢静脉瓣膜疾 病的治疗日益受到重视。临床上对该疾病大部分仍采用保守治疗,如压力泵、血管活性药物 等,外科手术治疗如股静脉瓣膜修复重建术等,临床效果并不理想。特别是当静脉瓣膜严重 破坏(多见于血栓后遗症)或者先天性无瓣症的患者,静脉瓣膜移植似乎是唯一可选择的 方法,目前临床采用的是自体带瓣膜的髂静脉或腋静脉移植,但由于移植血管管径不匹配、 移植后局部扩张、瓣膜抗反流能力不够、瓣膜退变、局部血栓形成等原因,其远期效果并不王困相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公开一种通过介入方法精确定位释放到病变的静脉内, 不需显露切开静脉,并可随时回收的静脉瓣膜支架。实现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包括镍钛记忆合金丝编织的网状柱形支撑 体,网状柱形支撑体一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静脉瓣膜支架,包括镍钛记忆合金丝编织的网状柱形支撑体(1),网状柱形支撑体(1)一端设有可控释放/回收端头(2),其特征在于网状柱形支撑体(1)内设有一单向瓣膜(3),所述的网状柱形支撑体(1)的一端直径大于另一端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涛,田昆玲,
申请(专利权)人:王涛,田昆玲,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