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兰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防治脑梗塞的药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9991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防治脑梗塞的药物,这种药物是毛蕊花甙。相关实验表明毛蕊花甙对脑梗塞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作用优于现有药物葛根素,尤其在提高抗氧化能力上更加突出。而且毛蕊花甙属于一种基本上无毒的药物。因此毛蕊花甙是一种非常有价值,效果优于现有技术的防治脑梗塞的药物。(*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防治脑梗塞的药物,从另一个角度讲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已有化合物的新用途。
技术介绍
由于大脑缺血造成脑梗塞会引起病人行动、行为及智力等诸方面的障碍。为治疗这类疾病,现已有部分药物在临床使用,例如葛根素等。但现有的治疗脑梗塞药物一般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在临床使用中虽能改善病人状况,但也也会使病人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较好治疗效果,低毒副作用的,用于防治脑梗塞的药物。本专利技术是用毛蕊花甙制备防治脑梗塞的药物。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曾在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99123015.9中公开了从玄参科植物中提取毛蕊花甙的有关情况,并详细给出毛蕊花甙的测定参数及相关的分子结构图。经专利技术人的研究表明,毛蕊花甙可对脑梗塞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并表现出比现有药物,如葛根素,更佳的效果,对脑缺血性损伤的各种指标都有改善作用,尤其突出的是能明显提高机体的总抗氧化能力。在本专利技术已完成的动物模型试验表明,对于脑梗塞的大鼠,使用毛蕊花甙后可显著降低病变部分发生梗塞的体积,改善受试大鼠神经缺损的症状,降低受试大鼠血浆乳酸脱氢酶的活性,使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恢复到正常水平,降低血浆中一氧化氮和血清中丙二醛的含量,提高总抗氧化能力。已经进行过的相关试验还表明,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03114454.3中所公开的内容,毛蕊花甙使用剂量高达2g/kg(ip)时基本上没有毒副作用,而已知葛根素的半致死剂量为0.735g/kg(iv)。附图说明图1为毛蕊花甙对脑梗塞大鼠行为的影响,其中纵坐标是受试大鼠行为评分指数。图2为毛蕊花甙对受试大鼠脑梗塞体积的影响,其中纵坐标是梗塞体积百分比。图3至图6为受试大鼠脑切片照片。其中图3为假手术组,图4为受试鼠脑梗塞组,图5为每只鼠在受试期中腹腔注射10mg/kg(体重)的毛蕊花甙后脑切片照片,图6为每只鼠在受试期中腹腔注射50mg/kg(体重)的毛蕊花甙后脑切片照片。图7为毛蕊花甙对受试大鼠血浆乳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其中纵坐标为乳酸脱氢酶活性,单位为U/l。图8为毛蕊花甙对受试大鼠血浆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其中纵坐标为浓度,单位是μmol/L。图9为毛蕊花甙对受试大鼠血浆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其中纵坐标为总抗氧化能力,单位为U/ml。图10为毛蕊花甙对受试大鼠血清丙二醛的影响,其中纵坐标为血清丙二醛浓度,单位为nmol/ml。图11为毛蕊花甙对受试大鼠血清超氧化歧化酶活性的影响,其中纵坐标为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单位为nU/ml。图12为毛蕊花甙对受试大鼠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其中纵坐标为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单位为U/ml。上述图中PPG10为毛蕊花甙10(mg/kg),PPG50为毛蕊花甙(50mg/kg)。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以下结合相关实验进行解说,在以下的实验中采用了现使用的治疗脑梗塞药物葛梗素作为阳性对照。实验动物本专利技术所用实验动物为Wistar大鼠,体重200~280g,由兰州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用血管内栓塞丝线为美国产4-0蓝色单股外科尼龙丝线,直径约0.2毫米。使用前先将丝线头部烫成球状。将受试大鼠随机分五组,每组7只大鼠,各组分别为假手术组,脑梗塞组,葛根素组,给药1组和给药2组。在试验中葛根素组在术前三天每天腹腔注射葛根素,注射量为50mg/kg(鼠体重)。给药动物在术前三天每天腹腔注射毛蕊花甙,其中给药1组注射毛蕊花甙10mg/kg(鼠体重),给药2组注射毛蕊花甙50mg/kg(鼠体重)。脑梗塞组在术前三天每天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脑梗塞模型建立参照Zea longa栓线法,用10%水合氯醛对受试鼠进行腹腔麻醉(35mg/kg)。顺右颈总动脉经颈内动脉,插入制备好的栓线,遇阻力止,插入深度为23±0.5mm,以阻断受试鼠大脑中动脉的血流,造成局灶性脑缺血。将栓线外侧末端置于皮下,实现再灌注时轻提栓线即可。脑缺血4小时然后轻提栓线,使血液重新通过,用这种方法制造脑缺血——再灌注性损伤,达到脑梗塞的目标。假手术组处理同上述手术过程,但栓线只插入5mm,这一长度不会造成脑缺血。在受试鼠缺血后4小时再灌注2小时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分标准1)提鼠尾,左前肢内收,左肩内旋者1-4分;2)将大鼠置光滑平面,推右肩向左侧移动,阻力降低者1-3分;3)左前肢肌张力降低1-3分。评分共10分,分数越高,受试动物行为障碍越显著。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完成后,大鼠断头处死,迅速取出鼠脑,置于冰水中10分钟,取冠状面均匀切成2mm厚脑片,迅速放入2%的TTC溶液(37℃)中染色30分钟,用显微图像分析仪测定每片脑片梗塞面积及总面积计算脑梗塞体积占全脑体积的百分率。从经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鼠颈动脉采血,测定血浆乳酸脱氢酶活性、一氧化氮水平和总抗氧化的能力,并测定血清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以上测定结果均以x±SD表示,用t检验分析结果。实验结果1、毛蕊花甙对神经功能的影响除假手术组外,受试各组大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缺损症状,表现为左前肢内收;躯体向病灶对对侧面倾斜,向左侧推阻力下降;部分大鼠活动时有向瘫痪侧打转现象。可见与假手术组比较,脑梗塞组出现严重的神经缺损症状。而注射葛根素或毛蕊花甙的两给药组均能明显改善大鼠神经缺损的症状。实验还发现,在剂量相同时,毛蕊花甙的作用与葛根素作用相当。关于毛蕊花甙对脑梗塞大鼠行为影响见附图1。其中n=7,x±SD.与假手术组比较,##P<0.01;与脑梗塞组比较**P<0.01。2、毛蕊花对大鼠脑梗塞体积的影响脑梗塞组出现严重的脑梗塞,而假手术组不出现脑梗塞,证明脑梗塞模型建立成功。而葛根素组使梗塞体积减少22.5%(P<0.05)。给药1组及给药2组使梗塞体积分别减少17.8%和35.6%(P<0.01),参见附图2。其中n=7,x±SD.与假手术组比较,##P<0.01;与脑梗塞组比较*P<0.05,**P<0.01。脑切片表明,参见附图3至附图6,假手术组的切片无缺血形成的低反差区域,而脑梗塞组切片中有明显的缺血造成的低反差区域,毛蕊花甙给药组因缺血形成的低反差区域明显减少,毛蕊花甙剂量为50mg/kg的脑切片已经基本上无低反差区域。在使用药物剂量相同时,毛蕊花甙的作用比葛根素略好(P>0.05)。3、毛蕊花甙对血浆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的影响与假手术组比较,脑梗塞组LDH活性增加1.3倍。葛根素使LDH活性降低13.7%(P<0.05),毛蕊花甙10mg/kg组和50mg/kg组分别使LDH降低15.8%和21.2%。在剂量相同时,毛蕊花甙的作用比葛根素略好(P>0.05),参见附图7。其中n=7,x±SD.与假手术组比较,##P<0.01;与脑梗塞组比较*P<0.05。4、毛蕊花甙对血浆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与假手术组比较,脑梗塞组一氧化氮含量增加了1.5倍。与脑梗塞组比较葛根素使一氧化氮含量降低39.2%(P<0.01),而毛蕊花甙10mg/kg组和50mg/kg组可使一氧化氮含量分别降低34.5%和38.6%(P<0.05),在剂量相同时毛蕊花甙与葛根素对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参见附图8。其中n=7,x±SD.与假手术组比较,##P<0.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毛蕊花甙的用途,其特征是用于制备防治脑梗塞的药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忠建郑荣梁高丽萍袁承山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2[中国|甘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