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端面微光学器件数字光刻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098774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光纤端面微光学器件数字光刻的装置,其特征是数字微镜器和面阵CCD通过导线连接计算机,LED光源的输出光线通过紫外线截止滤光片照射数字微镜器件,紫外光源的输出光线通过扩束准直均匀器照射数字微镜器件,数字微镜器件、半反半透分光棱镜、精缩投影物镜和光纤依次排序形成一条直线,光纤在调节台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是:(1)使微光学器件更好的应用在光纤领域;(2)光纤端面微光学器件的掩模由计算机控制输出,具有设计灵活、实时控制的优点;(3)对于表面浮雕结构复杂的光纤微光学器件,由计算机控制实时更换掩模,通过多张掩模的叠加曝光来实现,降低制作难度。(*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纤端面微光学器件数字光刻的装置
技术介绍
光纤微光学器件具备梯度折射率透镜的独特性能,并且具有光斑直径小、分辨率 高、光谱范围宽、透过率高、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特别适合制作各种无源器件,它已应用 于各种光信号的传输和聚焦,成为微小光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种微型元件。上世纪八十年代, 国外科学家利用光学曝光的方法,用光刻胶在光纤端面上制作了半球透镜和柱面镜,从而 使得光纤与激光器之间的耦合效率比直接耦合的情况提高了四倍,但是其制作系统仅能制 作固定形状的光纤微光学器件,而且光纤端面的半球透镜和柱面镜均由负性光刻胶组成, 存在易变形、易变质等问题,保存困难。近年来,随着微细加工技术及二元光学器件制作的 发展,先后出现了几种光纤微光学器件的制作方法。目前,国内外研究比较多的方法主要 有刻蚀法,熔融拉伸法和研磨抛光法。它们都有自己的优缺点(1)蚀刻法,是选用特制的 溶液,通过调节光纤和溶液的作用时间,加热溶液的温度,光纤浸入溶液的深度等,可以得 到不同形状和尺寸的锥形端面,常用方法是通过光纤浸入腐蚀液一定深度,然后以一定速 度向外抽出,不同水平的光纤表面受到的腐蚀时间不同,时间长腐蚀去除量也大,从而通过 控制光纤浸入深度和拔出速度来控制光纤端面的形状.这种方法简便易行、重复性高、节 省空间、成本低,具有量产特性,但最大耦合效率只有57%,因此实用价值有限;(2)熔融拉 伸法,这是光纤微光学器件早期的成型方法,有着较成熟的工艺制程。控制光纤熔接机的电 弧电流、放电时间及熔烧距离,将光纤加热熔融,然后再控制光纤夹具向外移动的速度和距 离,将光纤拉伸成两段带有半球形微透镜端面的光纤微光学器件。在制作过程中通过调节 放电强度、放电时间、马达转速等来控制锥体形状,得到不同直径和锥角的光纤端面,最后 用光纤融接机的放电方式融出球形端面。这种方法加工的锥形光纤微光学器件传输效率较 低,并且技术难度大,无法精确控制参数;(3)在硬脆性材料的超精密加工中,广泛地采用 研磨、抛光为代表的磨料加工技术,超精密研磨抛光加工涉及的材料范围很广,研磨抛光法 是一种相对比较完善成熟的微加工法,是比前几种方法更完善的加工方法。但是研磨抛光 的工艺也比较难控制,对加工设备的精度要求也较高,研磨工艺是一个很精细的过程,单模 裸光纤直径为0. 125mm,而其芯径更小,因此,要在其端面研磨加工成锥形、楔形或其它有效 面型的难度很高,而且影响研磨抛光精度的因素众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 一种光纤端面微光学器件数字光刻的装置,该装置 利用双光源无掩模光刻系统制作光纤微光学器件,它是通过对光纤端面进行曝光、刻蚀实 现的。本技术是这样来实现的,它包括调节台、半反半透分光棱镜、紫外光源、扩束 准直均勻器、计算机、数字微镜器件、紫外线截止滤光片、LED光源、面阵CCD、精缩投影物镜、光纤,其特征是数字微镜器件和面阵CCD通过导线连接计算机,LED光源的输出光线通 过紫外线截止滤光片照射数字微镜器件,紫外光源的输出光线通过扩束准直均勻器照射数 字微镜器件,数字微镜器件、半反半透分光棱镜、精缩投影物镜和光纤依次排序形成一条直 线,光纤连接调节台。本技术的技术效果是(1)利用双光源无掩模数字光刻系统可以在光纤端面 制作多种轮廓面型的微光学器件以及微光学器件阵列,从而使微光学器件更好的应用在光 纤领域;(2)光纤端面微光学器件的掩模由计算机控制输出,具有设计灵活、实时控制的优 点;(3)对于表面浮雕结构复杂的光纤微光学器件,由计算机控制实时更换掩模,通过多张 掩模的叠加曝光来实现,降低制作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在图中,1、调节台2、半反半透分光棱镜3、紫外光源4、扩束准直均勻器5、计算机 6、数字微镜器件7、紫外线截止滤光片8、LED光源9、面阵CXD 10、精缩投影物镜11、光纤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是这样来实现的,它包括调节台1、半反半透分光棱镜2、 紫外光源3、扩束准直均勻器4、计算机5、数字微镜器件6、紫外线截止滤光片7、LED光源8、 面阵CCD9、精缩投影物镜10、光纤11,其特征是数字微镜器件6和面阵CCD9通过导线连接 计算机5,LED光源8的输出光线通过紫外线截止滤光片7照射数字微镜器件6,紫外光源3 的输出光线通过扩束准直均勻器4照射数字微镜器件6,数字微镜器件6、半反半透分光棱 镜2、精缩投影物镜10和光纤11依次排序形成一条直线,光纤11在调节台1上。使用时, 首先调焦,先启动数字微镜器件6,在计算机5中调出事先设计好的掩模图形,并将计算机5 的显示模式设置成与数字微镜器件6芯片的分辨率一致(如1024X768),这样掩模图形具 有与数字微镜器件6相同的像素结构(每个像素与每个微镜一一对应),然后将计算机与数 字微镜器件6相连接,则所需掩模图形以二进制数字信号的形式输入到数字微镜器件6芯 片上。开启LED光源8,输出光经过紫外线截止滤光片7后,以与数字微镜器件6镜面法线 成24°角由左上至右下照射在数字微镜器件6上,数字微镜器件6的微镜+12°角反射光 垂直于自身镜面输出,经数字微镜器件6反射后成为携带掩模信息的光场,光场光线垂直 照射在半反半透分光棱镜2入射镜面上,半反半透分光棱镜2的透射光垂直照射在精缩投 影物镜10上,数字微镜器件6的镜面与精缩投影物镜10的轴线垂直。光线经精缩投影物 镜10进行空间尺寸压缩后成像在光纤端面11的光刻胶上,由于光刻胶的反射,光纤端面11 的像被反射进入精缩投影物镜10,再由半反半透分光棱镜2反射进入面阵(XD9,面阵(XD9 上的图形经过视频采集卡输出到计算机上显示,从而,我们可以观测光纤端面的成像质量, 利用光纤位置调节台1调整光纤端面11的位置,使光纤端11面处于精缩投影物镜10的像 平面;其次曝光,开启紫外光源3,紫外光线以与数字微镜器件6镜面法线成24°角由右下 至左上照射在数字微镜器件6上,数字微镜器件6的微镜+12°角反射光垂直于自身镜面输 出,输出光线垂直照射在半反半透分光棱镜2入射镜面上,半反半透分光棱镜(2)的透射光 垂直照射在精缩投影物镜10上,光线经精缩投影物镜10进行空间尺寸压缩后成像在光纤端面11的光刻胶上进行曝光;再次显、定影,曝光后将光纤带有光刻胶的一端分别放入显 影液和定影液中进行显、定影,则计算机5上的掩模图形已经转印到光纤端面11的光刻胶 上;然后刻蚀,将光纤端面置于刻蚀剂中,静态放置2 2. 5小时,其中刻蚀剂为氢氟酸溶液 (氢氟酸30 40份;水60 70份);最后,室温下,将光纤放在光刻胶去膜剂中浸泡20分 钟去除胶膜,则光刻胶上制作的光学微器件已经被转印制作到光纤端面上。权利要求一种光纤端面微光学器件数字光刻的装置,它包括调节台、半反半透分光棱镜、紫外光源、扩束准直均匀器、计算机、数字微镜器件、紫外线截止滤光片、LED光源、面阵CCD、精缩投影物镜、光纤,其特征是数字微镜器件和面阵CCD通过导线连接计算机,LED光源的输出光线通过紫外线截止滤光片照射数字微镜器件,紫外光源的输出光线通过扩束准直均匀器照射数字微镜器件,数字微镜器件、半反半透分光棱镜、精缩投影物镜和光纤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纤端面微光学器件数字光刻的装置,它包括调节台、半反半透分光棱镜、紫外光源、扩束准直均匀器、计算机、数字微镜器件、紫外线截止滤光片、LED光源、面阵CCD、精缩投影物镜、光纤,其特征是数字微镜器件和面阵CCD通过导线连接计算机,LED光源的输出光线通过紫外线截止滤光片照射数字微镜器件,紫外光源的输出光线通过扩束准直均匀器照射数字微镜器件,数字微镜器件、半反半透分光棱镜、精缩投影物镜和光纤依次排序形成一条直线,光纤连接调节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益庆余秋香罗宁宁龚勇清陈敏肖孟超喻立霞叶青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航空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