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并异硒唑酮类化合物抗缺血性心肌损伤的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9863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苯并异硒唑酮类化合物在制备抗缺血性心肌损伤药物中的应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苯并异硒唑酮化合物药物,尤其是作为抗缺血性心肌损伤药物的用途。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老龄化,心血管疾病,特别是缺血性心肌损伤的发病日益增加,已成为影响中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寿命的重要因素。现今临床应用的扩张血管的硝酸酯类药物,二氢吡啶类钙通道拮抗剂以及β-肾上腺能阻滞剂等均伴随有不良反应,临床应用的选择余地小。钠—钙交换是可兴奋细胞膜上一类重要离子交换系统,其主要功能是越过Na+-Ca2+交换,将细胞内的钙排出,使胞内钙回复到静息状态水平。在排出一个Ca2+同时,转入细胞内三个Na,因此有一个净电荷的跨膜移动,产生跨膜电流。钠—钙交换是个双向过程,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初期,心肌细胞膜损伤导致膜电位异常,膜的通透性改变,使大量Na+进入细胞,此时Na+-Ca2+交换的反向转运被激活。在排出过多的Na+,引起细胞内Ca2+超载,从而加重了心肌细胞的损伤和死亡。上述的反向转运,在病理状态下,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后果。因而Na+-Ca2+交换反向转运被认为是缺血/再灌引起严重不良后果的重要机制。国内外至今尚无特异性阻断Na+-Ca2+交换反向转运的药物。美国专利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良郭宗儒陆菁褚凤鸣潘雅萍王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