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头等离子切割电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80552 阅读:4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银头等离子切割电极,包括发射体、第一导电体,以及一个由银制作的第二导电体,第二导电体沿其轴向设置一个通孔,该第二导电体固定连接在第一导电体的轴向端面上,所述发射体固定在第二导电体的通孔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提高导电性的同时,使切割电极寿命还得以延长。(*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Silver head plasma cutting electrod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ilver head plasma cutting electrode includes a body, a first conductive body emission, as well as a silver made second conductor, a second conductor hole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of the second conductive body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axial end face of the first conductive body on the emission hole body is fixed on the second conductor in. The utility model can prolo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cutting electrode while improving the electric conductiv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等离子切割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等离子切割设备中割炬的的银头等离子切割电极
技术介绍
等离子切割设备中的切割电极是一种易损件,消耗量大,占切割工序成本的比重较大,提高电极寿命成为研究的重点。现有电极包括发射体与导电体,发射体采用铪,导电体采用铜制作,现在的切割电极有以下几种结构1、普通等离子切割电极,即发射体1(铪丝)直接通过压力装配的方式固定在导电体2轴向端面上的孔中,如图1所示。虽然这种普通电极工艺简单,成本低,但消耗量大。 通过研究发现,普通电极发射体1与导电体2之间的压配质量是电极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铜与铪在压配后接触面不够理想,形成接触电极阻增大,导电性降低、发热量大、寿命低。2、镶银圈的等离子切割电极如图2所示,镶银圈的等离子切割电极是在导电体20的轴孔中镶嵌一个银圈30, 然后通过压装的方式将发射体10装配在导电体20的轴孔中。这种电极与普通电极相比, 增强了发射体10与导电体20的接触强度,减少界面间隙,增大接触面,提高导电性,降低接触电阻,改善散热性。但由于采用压装形式,还是不能完全消除界面间隙,电极寿命仍需进一步提尚。3、真空钎焊等离子切割电极真空钎焊等离子切割电极克服了上述两种电极的缺点、大大提高了电极寿命,但对设备的技术要求很高,投资大,工艺复杂,合格率相应偏低,故加工成本也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银头等离子切割电极,本技术在提高导电性的同时,使切割电极寿命还得以延长。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银头等离子切割电极,包括发射体、第一导电体,还包括一个由银制作的第二导电体,第二导电体沿其轴向设置一个通孔,该第二导电体固定连接在第一导电体的轴向端面上,所述发射体固定在第二导电体的通孔中。所述第一导电体的连接第二导电体的轴向端面上形成一个容纳发射体端部的腔体,所述发射体通过第二导电体的通孔后伸入到第一导电体轴向端面上的腔体中。第二导电体的长度为2/3 1发射体的长度。采用了上述方案,本技术的安装发射体的电极头部,即第二导电体采用银制作而成,扩大了银的体积,不但提高了导电性,改善了电极散热性能,并且在不大幅度提高成本的前题下,有效提高电极寿命。另外,发射体通过第二导电体的通孔后伸入到第一导电体轴向端面上的腔体中。 通过这样的连接方式,不但增加了第一导电体与第二导电体之间连接的可靠性,使切割电极的整体强度得到增加,而且还可以减少第二导电体的长度,利于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第一种切割电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第二种切割电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切割电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00为发射体,200为第一导电体,201为螺纹连接部,202为密封圈,203为盲孔,300为第二导电体,301为铣扁。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3和图4,本技术的银头等离子切割电极,其包括由铪制作而成的发射体100、由铜制作而成的第一导电体200,以及由银制作的第二导电体300。第一导电体200 作为整个切割电极的基体,它的一端设有用于连接枪头(图中未示出)的螺纹连接部201, 在第一导电体的圆周面上设置有环形槽,该环形槽内嵌入用于密封切割保护气体的密封圈 202。第一导电体200沿其轴向设有盲孔,该盲孔203是用于枪头上的冷却管插入,以便工作时通入冷却液体到该盲孔中对切割电机整体进行冷却。第二导电体300是作为整个切割电极的头部,该第二导电体300的银含量为 90% 99. 99%。由于切割电极整体与枪头通过手动方式螺纹连接,因此对于位于头部的第二导电体300来说,在其圆周面上均布了多个呈扁平状的铣扁301,在两两铣扁之间形成有棱角,如此第二导电体的外轮廓与六角螺母相似,这些铣扁有利于保持板手对切割电极的扭转力,保证切割电极与枪头螺纹连接的可靠性。第二导电体300沿其轴向设置一个通孔,所述发射体100固定在第二导电体的通孔中,发射体100同样也是经过压装的方式进入到第二导电体300的通孔中的,在压装完成后,通过另外的模具在第二导电体的外表面施以径向的夹持力,由于银比较软,在受到径向的夹持力后,由此由银制作的第二导电体300 与发射体的接触将会非常地紧密,在发射体与第二导电体之间也不存在界面间隙,当这些界面间隙消除后,切割电极的寿命也得到了延长。第二导电体300固定连接在第一导电体 200的轴向端面上,第二导电体300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第一导电体200另一端的轴向端面上。当第二导电体300与第一导电体200通过真空钎焊接完成后,通过机械加工的方式, 在第一导电体200的连接第二导电体300的轴向端面上形成一个容纳发射体100端部的腔体,当发射体100通过压装方式进入第二导电体300的通孔后,其端部则进一步地伸入到第一导电体200轴向端面上的腔体中,通过这样的连接方式,不但增加了第一导电体与第二导电体之间连接的可靠性,使切割电极的整体强度得到增加,而且还可以减少第二导电体 300的长度。第二导电体300的长度为2/3 (三分之二) 1发射体100的长度,该范围值的优选值为2/3,在减小第二导电体300的使用长度的情况下,有利于降低切割电极的生产成本。由此,发射体100有三分之二的部分是位于第二导电体300的通孔中,另外三分之一的部分是位于第一导电体100的空腔中的。权利要求1.银头等离子切割电极,包括发射体(100)、第一导电体0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由银制作的第二导电体(300),第二导电体(300)沿其轴向设置一个通孔,该第二导电体 (300)固定连接在第一导电体(200)的轴向端面上,所述发射体(100)固定在第二导电体的通孔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头等离子切割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体(200) 的连接第二导电体(300)的轴向端面上形成一个容纳发射体端部的腔体,所述发射体 (100)通过第二导电体(300)的通孔后伸入到第一导电体(200)轴向端面上的腔体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银头等离子切割电极,其特征在于第二导电体(300)的长度为2/3 1发射体(100)的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头等离子切割电极,其特征在于第一导电体(200)与第二导电体(300)焊接固定。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银头等离子切割电极,包括发射体、第一导电体,以及一个由银制作的第二导电体,第二导电体沿其轴向设置一个通孔,该第二导电体固定连接在第一导电体的轴向端面上,所述发射体固定在第二导电体的通孔中。本技术在提高导电性的同时,使切割电极寿命还得以延长。文档编号B23K10/00GK201940736SQ201120053729公开日2011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3日专利技术者吉勇, 祝世忠 申请人:常州特尔玛机电实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银头等离子切割电极,包括发射体(100)、第一导电体(2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由银制作的第二导电体(300),第二导电体(300)沿其轴向设置一个通孔,该第二导电体(300)固定连接在第一导电体(200)的轴向端面上,所述发射体(100)固定在第二导电体的通孔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世忠吉勇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特尔玛机电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