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中风和胸痹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07539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中风和胸痹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它以黄芪、丹参、当归、川芎、赤芍等16味药材制备而成,具有益气活血、化淤通络之功效,主治气虚血滞、脉络淤阻所致中风中经络,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口眼歪斜、舌强语蹇及胸痹心痛、胸闷、心悸、气短;脑梗塞、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上述证候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剂量小、工艺精制,起效迅速、疗效显著的特点。(*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用于治疗中风和胸痹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的

技术介绍
中风和胸痹即心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特别是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尚无很好的根治性药物。本申请人于2001年8月20日向中国专利局提交了一份名称为“一种可用于治疗中风和胸弊的中药胶囊剂及其制法”的专利申请,并于2003年4月2日公开,公开号为1406609。它是由黄芪、丹参、当归、川芎、赤芍等16味中草药以原药材入药制备而成胶囊剂。但胶囊剂并不能完全满足医患双方的需求,特别是一些患者不愿意服用胶囊剂;另外胶囊剂的起效时间长,服用剂量大,也是现有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另外,我们在实践中发现,由于该专利申请文件中提供的工艺比较粗,得到的产品疗效尚不够理想。因此,我们在原来的基础上,经反复研究,完成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剂量更小、工艺更精、起效更快、疗效更好的用于治疗中风和胸痹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用于治疗中风和胸痹的软胶囊及滴丸制剂和它们的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构成的它主要是用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黄芪40-90份、赤芍15-40份、丹参15-40份、当归15-40份、川芎15-40份、桃仁15-40份、红花8-20份、制乳香8-20份、制没药8-20份、鸡血藤10-30份、牛膝15-40份、桂枝10-30份、桑枝15-40份、地龙15-40份、全蝎8-20份和水蛭15-40份制备成软胶囊剂或滴丸剂。具体的,它主要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黄芪66份、赤芍27份、丹参27份、当归27份、川芎27份、桃仁27份、红花13份、制乳香13份、制没药13份、鸡血藤20份、牛膝27份、桂枝20份、桑枝27份、地龙27份、全蝎13份和水蛭27份制备成软胶囊剂或滴丸剂。这种治疗中风和胸痹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是采用超临界萃取法提取川芎、当归、桂枝、乳香、没药中的挥发油成分及丹参中丹参酮类脂溶性有效成分,地龙、全蝎、水蛭采取渗漉法提肽类等活性物质,然后将赤芍、黄芪、红花、桃仁、桑枝、牛膝、鸡血藤药材粗粉及超临界萃取后药渣和渗漉后药渣用水煎煮提取水溶性有效成分,再用醇沉法除去淀粉、粘液质、树胶类等水溶性杂质,最后分别加入不同的辅料制成软胶囊剂或滴丸剂。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软胶囊剂可以这样制备取川芎、当归、桂枝、乳香、没药粗粉超临界萃取,取丹参粗粉超临界萃取,合并两个阶段萃取物备用;全蝎、水蛭、地龙加乙醇渗漉,收集渗漉液备用;取赤芍、黄芪、红花、桃仁、桑枝、牛膝、鸡血藤,与超临界萃取和渗漉后的药材合并,用水煎煮,滤液减压浓缩后醇沉,将上清液与渗漉液合并,减压浓缩,喷雾干燥,得干粉,加超临界萃取物、聚乙二醇400,胶体磨研磨,制胶,软胶囊机压丸,即得。具体地,取川芎、当归、桂枝、乳香、没药粗粉超临界萃取,萃取压力28Mpa,萃取温度40℃,萃取2小时,萃取物备用;取丹参粗粉超临界萃取,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40℃,使用无水乙醇/药材,ml/g30%量的无水乙醇作为夹带剂,萃取2小时,回收溶剂后萃取物备用。合并两个阶段萃取物备用。取全蝎、水蛭、地龙药材,粉成粗粉,加一定量的乙醇/药材,g/g70%乙醇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10倍渗漉液,渗漉液备用。取赤芍、黄芪、红花、桃仁、桑枝、牛膝、鸡血藤药材,粉成粗粉,与超临界萃取和渗漉后的药材合并,煎煮2次,每次加12倍量的水,每次2小时,纱布过滤,合并过滤液,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05,加95%乙醇至含醇65%后,静置24小时,将上清液与渗漉液合并,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1,喷雾干燥,即得干粉备用。取过140目筛的干粉及超临界萃取物,加入PEG-400,搅拌均匀后,胶体磨研磨,即得。按明胶∶甘油∶水为1∶0.3∶1的比例制胶,采用软胶囊机压丸,即得。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滴丸剂可以这样制备取川芎、当归、桂枝、乳香、没药粗粉超临界萃取,取丹参粗粉超临界萃取,合并两个阶段萃取物备用;全蝎、水蛭、地龙加乙醇渗漉,收集渗漉液备用;取赤芍、黄芪、红花、桃仁、桑枝、牛膝、鸡血藤,与超临界萃取和渗漉后的药材合并,用水煎煮,滤液减压浓缩后醇沉,将上清液与渗漉液合并,减压浓缩,喷雾干燥,得干粉,过筛后,加入己熔融的聚乙二醇4000中,搅拌,再加入超临界萃取物,搅拌后加入滴丸机中,滴制成丸,即得。具体地,取川芎、当归、桂枝、乳香、没药粗粉超临界萃取,萃取压力28Mpa,萃取温度40℃,萃取2小时,萃取物备用;取丹参粗粉超临界萃取,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40℃,使用无水乙醇/药材,ml/g30%量的无水乙醇作为夹带剂,萃取2小时,回收溶剂后萃取物备用。取全蝎、水蛭、地龙粗粉加乙醇/药材,ml/g70%乙醇浸渍24小时后,以5ml/min/kg的速度进行渗漉,收集10倍量渗漉液备用。取赤芍、黄芪、红花、桃仁、桑枝、牛膝、鸡血藤药材粗粉与超临界萃取后药渣和渗漉后药渣合并,浸泡3小时后,加12倍量的水,煎煮两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05,加95%乙醇至含醇量为65%,静置24小时,吸取上层清液,下层液离心,将离心后上清液与上层清液及渗漉液合并,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1,喷雾干燥,即得固形物。过120目筛后,加入3倍量已熔融的聚乙二醇4000中,搅拌,使分散均匀,再加入超临界萃取物,搅拌后加入滴丸机贮料罐中,保持药液温度80℃,滴头温度60℃,调节滴速,滴制成丸。超临界法提取当归、川芎、乳香、没药、桂枝中挥发油,这类成分具有镇痛、调节心血管功能、抗凝血等作用。再用水提如川芎中的吡嗪类生物碱川芎嗪,具有调节心血管功能,改善血液流变性及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如当归及川芎中的阿魏酸,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丹参含结晶性呋喃并菲醌类色素脂溶性成分,如丹参酮类,选用超临界法提取,并用水提取丹参水溶性成分丹参素、原儿茶醛等酚性成分及水提红花中的黄酮类成分,这些成分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聚集和血栓的形成。另外用水煎煮提取一些苷类活性成分,如赤芍中的芍药苷、黄芪中的黄芪甲苷、牛膝中的牛膝皂苷,桃仁的氰苷;这些成分已证实有较好的生理活性。地龙、全蝎、水蛭选用渗漉法,再用水提取多肽类活性成分,这类成分具有溶栓作用,可改善血液循环的功能。本专利技术将现有技术以原药材直接入药改成用提取物入药,通过提取有效成分,除去其中大量非活性成分,疗效大大提高,所以可以在保证疗效的基础上达到减少临床服用剂量的目的。采用水溶性聚乙二醇固体分散技术,改善了药物的溶解性能,加快溶出速度,提高生物利用度,提高了临床疗效,并达到速效目的。现以软胶囊剂为例,说明其主要药效学一、对大鼠局部脑缺血损伤的影响 1、大鼠5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PEG400),模型对照组(PEG400),本专利技术胶囊组(280mg/kg),本专利技术软胶囊小剂量组(30mg/kg)、中剂量组(60mg/kg)、大剂量组(120mg/kg),每组10只。连续灌胃给药3天,第2天给药后禁食16小时,末次给药90分钟后,水合氯醛(360mg/kg,ip)麻醉,分离右侧颈总动脉,夹闭颈内、颈总动脉,颈外动脉近心端及远心端结扎,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治疗中风和胸痹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主要是用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黄芪40-90份、赤芍15-40份、丹参15-40份、当归15-40份、川芎15-40份、桃仁15-40份、红花8-20份、制乳香8-20份、制没药8-20份、鸡血藤10-30份、牛膝15-40份、桂枝10-30份、桑枝15-40份、地龙15-40份、全蝎8-20份和水蛭15-40份制备成软胶囊剂或滴丸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疗中风和胸痹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主要是用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黄芪40-90份、赤芍15-40份、丹参15-40份、当归15-40份、川芎15-40份、桃仁15-40份、红花8-20份、制乳香8-20份、制没药8-20份、鸡血藤10-30份、牛膝15-40份、桂枝10-30份、桑枝15-40份、地龙15-40份、全蝎8-20份和水蛭15-40份制备成软胶囊剂或滴丸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中风和胸痹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准确的说,它主要是用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黄芪66份、赤芍27份、丹参27份、当归27份、川芎27份、桃仁27份、红花13份、制乳香13份、制没药13份、鸡血藤20份、牛膝27份、桂枝20份、桑枝27份、地龙27份、全蝎13份和水蛭27份制备成软胶囊剂或滴丸剂。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治疗中风和胸痹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超临界萃取法提取川芎、当归、桂枝、乳香、没药中的挥发油成分及丹参中丹参酮类脂溶性有效成分,地龙、全蝎、水蛭采取渗漉法提肽类等活性物质,然后将赤芍、黄芪、红花、桃仁、桑枝、牛膝、鸡血藤几味药材粗粉及超临界萃取后药渣和渗漉后药渣用水煎煮提取水溶性有效成分,再用醇沉法除去淀粉、粘液质、树胶类等水溶性杂质,最后分别加入不同的辅料制成软胶囊剂或滴丸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治疗中风和胸痹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胶囊剂可以这样制备取川芎、当归、桂枝、乳香、没药粗粉超临界萃取,取丹参粗粉超临界萃取,合并两个阶段萃取物备用;全蝎、水蛭、地龙加乙醇渗漉,收集渗漉液备用;取赤芍、黄芪、红花、桃仁、桑枝、牛膝、鸡血藤,与超临界萃取和渗漉后的药材合并,用水煎煮,滤液减压浓缩后醇沉,将上清液与渗漉液合并,减压浓缩,喷雾干燥,得干粉备用;取上述干粉及超临界萃取物,加聚乙二醇400,胶体磨研磨,制胶,软胶囊机压丸,即得。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用于治疗中风和胸痹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胶囊剂可以这样制备取川芎、当归、桂枝、乳香、没药粗粉超临界萃取,萃取压力28Mpa,萃取温度40℃,萃取2小时,萃取物备用;取丹参粗粉超临界萃取,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40℃,使用无水乙醇/药材,ml/g30%量的无水乙醇作为夹带剂,萃取2小时,回收溶剂后萃取物备用。合并两个阶段萃取物备用。取全蝎、水蛭、地龙药材,粉成粗粉,加一定量的乙醇/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涛
申请(专利权)人:咸阳步长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