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素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05864 阅读:2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大蒜素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是以大蒜素和淀粉为核,水溶胶为内层膜,脂溶胶为外层膜结构的蒜素微胶囊,其中大蒜素含量占产品重量的0.1-50%,淀粉含量占产品重量的10-90%,水溶胶和脂溶胶含量各占产品重量的0.5-10%。先将大蒜素附着于淀粉载体上得到固形蒜素淀粉颗粒状物,然后在颗粒表面包裹一层水溶胶溶液,干燥脱水后形成内层水溶胶覆盖膜,再在其外包裹上一层脂溶胶溶液,干燥脱除有机溶剂后形成外层脂溶胶覆盖膜。其结构也可以是脂溶胶为内层膜,水溶胶为外层膜结构的蒜素微胶囊,本发明专利技术以两种食用胶形成致密稳定的双层膜而改善大蒜素的效果,增强分散性,降低其不良气味,延长保质期,操作简便,工艺稳定,成本低廉,且对原材料有广泛的适用性。(*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蒜素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微胶囊技术是21世纪重点开发的高新技术之一,是当今世界发展迅速、用途广泛的一种技术,制备微胶囊的过程称为微胶囊化(Microencapsulation),它是将固体、液体或气体包裹在一个微小的胶囊中,微胶囊的形状可以为球形、肾型、谷粒状、块状等。形成微胶囊的物质由于与外界环境相隔离,可以免受环境的影响,从而保持稳定,而在适当条件下,被包封物质又可以释放出来。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微胶囊技术的工艺日益成熟,应用范围也逐渐扩大,已从最初的药物覆盖和无碳复写纸扩展到食品、化妆品、肥料、饲料等各个行业。该技术不足之处是对大蒜素这类易挥发、极难闻、不稳定物质的包装效果不理想。大蒜抗菌的有效成分是大蒜辣素,又称大蒜素。大蒜素目前已可人工合成,其化合物主要成分为三硫异丙烯,纯大蒜素为油状液体。大蒜素具有广谱抗菌能力,可预防治疗多种疾病,如常见的感冒、头痛、口腔炎、胃炎、肾炎等,还具有防止胃癌发生的作用,可降低高血压,预防和治疗中老年的心血管疾病和冠心病,并且还具有降脂、抗癌及减肥的功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保健意识的逐步增强,大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蒜素微胶囊,其特征是以大蒜素和淀粉为核,水溶胶为内层膜,脂溶胶为外层膜结构的蒜素微胶囊,其中大蒜素的含量占产品重量的0.1-50%,淀粉含量占产品重量的10-90%,水溶胶和脂溶胶的含量各占产品重量的0.5-10%。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大蒜素微胶囊,其特征是以大蒜素和淀粉为核,水溶胶为内层膜,脂溶胶为外层膜结构的蒜素微胶囊,其中大蒜素的含量占产品重量的0.1-50%,淀粉含量占产品重量的10-90%,水溶胶和脂溶胶的含量各占产品重量的0.5-10%。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蒜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先将大蒜素附着于淀粉载体上得到固形蒜素淀粉颗粒状物,然后在颗粒表面包裹一层水溶胶溶液,干燥脱水后形成内层水溶胶覆盖膜,再在其外包裹上一层脂溶胶溶液,干燥脱除有机溶剂后形成外层脂溶胶覆盖膜。3 一种大蒜素微胶囊,其特征是以大蒜素和淀粉为核,脂溶胶为内层膜,水溶胶为外层膜结构的蒜素微胶囊,其中大蒜素的含量占产品重量的0.1-50%,淀粉含量占产品重量的10-90%,水溶胶和脂溶胶的含量各占产品重量的0.5-10%。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蒜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先将大蒜素附着于淀粉载体上得到固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西广于建刘成圣孟祥红于乐军贺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