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解酒防醉作用保健用品的制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57777 阅读:3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解酒防醉作用保健用品的制备。以含有高活性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的混合物为主料,添加三价铁离子等酶稳定剂后,经冷冻干燥,加入常规辅料,制作成口服的胶囊剂。本发明专利技术之保健用品,有良好的解酒防醉效果,饮酒者在饮酒之前服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之用品后,可使酒精在胃肠道迅速代谢为乙酸而被吸收或排泄,从而降低过量酒精对人体的伤害。

Preparation of health-care product with sobering up and anti drunkenness functio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preparation of a health-care product which has the functions of relieving alcoholism and preventing drunkenness. A mixture of high activity alcohol dehydrogenase and aldehyde dehydrogenase is used as main material, and ferric oxide stabilizer such as ferric ion is added to prepare the oral capsule. The invention of health care products, has a good effect in relieving drunk, drinking drinkers before taking the articles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alcohol can make rapid metabolism in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for acetic acid and absorbed or excreted, thereby reducing the harm of excessive alcohol on the human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解酒作用的保健用品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酒是一种含乙醇的饮料。饮酒是许多人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乐趣和 习惯,有道是“无酒不成宴”。但过量饮酒可导致乙醇中毒,严重者可致死亡,人群流行病学 研究表明长期过量饮酒会增加高血压,脑卒中危险,过量饮酒对身体的伤害主要表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首先酒中乙醇对肌体的组织器官有直接毒害作用,肝脏是对乙醇最敏感的器 官,连续过量饮酒会损伤肝细胞,干扰肝脏的正常代谢,导致酒精性肝炎及肝硬化。在西方 国家,肝硬化的原因80%是由乙醇中毒引起,过量饮酒对脂肪性肝病、病毒性肝炎、肝癌等 的发生和预后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美国每年约1. 5 2万人死于酒精性肝病。我国近年来 由过量饮酒导致肝损害的发病率亦呈逐年上升趋势,资料报道,每年有114100人死于酒精 中毒,占总死亡率的1. 3%,致残2737000人,占总致残率的3. 0%,酒精已成为继病毒性肝 炎之后导致肝损害的第二大病因。另外,过量饮酒影响脂肪代谢,乙醇减慢脂肪酸氧化,有 利于膳食脂质的储存,肝脏脂肪合成增多,使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增高,发生甘油三酯血症 的可能性增大;再者,长期过量饮酒损伤肠黏膜,影响肠对营养素的吸收,导致多种营养素 缺乏。还有,醉酒引发的交通事故也是触目惊心的据统计,全世界交通事故、工作事故中,有 1/3以上是酗酒所致。至于醉酒对子孙后代健康的影响更不可小视,在美国所有的智力迟钝 者当中,胎儿乙醇综合征占20%,成为威胁美国儿童智力发育的第一位疾病。所以,预防醉 酒、减少酒精摄入,已成为保护人类健康和公共安全的公益大事。乙醇在人体内主要的代谢途经如下ch3ch2oh+nad 應難 > ch3cho+nadhch3cho +nad 乙醛脱氢酶 > ch3cooh+nadh乙醇在体内代谢产生的乙醛,是导致酒后不适症的主要化学物质,也是乙醇导致 的各种器质性伤害的主要物质。但乙醛若进一步转化为乙酸后,乙酸对机体基本无损伤作 用,其可以迅速地被代谢为二氧化碳和水。由于乙醇在体内的主要代谢场所是肝脏,所以过量饮酒导致机体的最主要损伤是 肝损伤。目前,市面上的解酒药品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为抑制乙醇吸收的药物,如人参、刺 老牙、刺五加、茶、远志等,通过抑制乙醇的胃肠吸收或加强乙醇在胃肠道的首过效应,进行 解酒;第二类为保肝药物,主要有葛根、葛花、枳橘子等,其直接作用于肝代谢酶系,加速乙 醇及其代谢产物的消除速率,减轻对组织和细胞的损害,拮抗乙醇代谢相关物质对肝脏的毒害作用。传统使用的的解酒药物,主要是通过保肝作用或者促进胃肠蠕动等而减少对乙醇 的吸收。传统药物主要有以下缺点,如第一类药物,在首过效应中,主要是通过增加胃肠的 蠕动,增加胃肠道的乙醇脱氢酶活性,达到减少乙醇吸收的作用,而这些药物增加胃乙醇脱 氢酶活性的效果是否确切?作用机制如何?尚不甚清楚;第二类的保肝药物,虽然可以有 效地减轻乙醇代谢产物的伤害作用,但对于饮酒人并不产生实时的防醉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药物解酒效果欠佳之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解酒防醉作 用的保健用品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配方中含有主料醋酸菌类微生物提取物,并加入一种或多种酶稳定剂和辅料;主 料(提取物)、辅料之间的重量比为例为1 0 10。所说的醋酸菌类微生物是醋酸杆菌属和葡萄糖酸杆菌属微生物,其提取物中具高 活性的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活性。所说之酶稳定剂,是指Mg2+或狗2+、Fe3+,,酶稳定剂在醋酸菌提取物冷冻干燥之前 (即在醋酸菌菌体裂解液中)加入,酶稳定剂加入量在冷冻干燥前的醋酸菌类提取物溶液 中的浓度为0. 1 10mM。所说辅料,是指硬脂酸镁、玉米淀粉等,辅料的加入量与主料醋酸菌类微生物菌体 的配比为1 O 10。本专利技术之解酒防醉保健用品的制备方法,依下述步骤进行将原料醋酸菌类微生物菌体,进行菌体裂解;离心,取上清,上清液中加入Mg2+或 Fe2\ ^3+,使其浓度为0. 1 IOmM ;然后冷冻干燥,制成含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的提取 物冻干粉;加入辅料,制成胶囊剂或颗粒剂。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口服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使得乙醇在胃肠道中通过以下反 应被分解为乙酸权利要求1.一种具解酒防醉作用保健用品,其特征在于,配方中含有主料为醋酸菌类微生物 的提取物,并加入一种或多种酶稳定剂和辅料;提取物与辅料的比例为1 0 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解酒防醉作用保健用品,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醋酸菌类微生 物是醋酸杆菌属和葡萄糖酸杆菌属微生物,其提取物中含有高活性的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解酒防醉作用保健用品,其特征在于所说之酶稳定剂,是指 Mg2+或i^+Je3+,其在醋酸菌菌体裂解液中加入的终浓度为0. 1 1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解酒防醉作用保健用品,其特征在于所说辅料,是指硬脂酸 镁、玉米淀粉。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解酒防醉作用保健用品,其特征在于可添加具有保肝作 用的葛花提取物、葛根异黄酮、枳犋子提取物,其加入量与主料醋酸菌提取物的比例为 1 0. 5 3。6.一种具解酒防醉作用保健用品的制备,其特征在于,依下述步骤进行将原料醋酸菌类微生物菌体,进行菌体裂解;离心,取上清,上清液中加入酶稳定剂 Mg2+或狗2+丄63+,使其浓度为0. 1 IOmM ;然后冷冻干燥,制成含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 酶的提取物冻干粉;加入辅料、有保肝作用的葛花提取物等,制成胶囊剂。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解酒防醉作用保健用品的制备。以含有高活性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的混合物为主料,添加三价铁离子等酶稳定剂后,经冷冻干燥,加入常规辅料,制作成口服的胶囊剂。本专利技术之保健用品,有良好的解酒防醉效果,饮酒者在饮酒之前服用本专利技术之用品后,可使酒精在胃肠道迅速代谢为乙酸而被吸收或排泄,从而降低过量酒精对人体的伤害。文档编号A23L1/29GK102132869SQ201110040979公开日2011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18日专利技术者吴臻, 崔浪军, 张宝善, 张尊听, 李发荣, 王喆之 申请人:陕西师范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解酒防醉作用保健用品,其特征在于,配方中含有:主料为醋酸菌类微生物的提取物,并加入一种或多种酶稳定剂和辅料;提取物与辅料的比例为:1∶0~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发荣张宝善王喆之吴臻张尊听崔浪军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