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野长新专利>正文

祛痰平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04157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祛痰平喘中药合剂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该药物合剂分为含糖型和无糖型两种,其中含糖型合剂的药物组份组成为:鱼腥草300~600,桔梗100~200,葶苈子100~200,瓜蒌150~300,前胡100~200,紫菀100~200,贝母100~200,桑皮100~300,地龙100~200,冰糖(或蜂蜜)300~400,无糖型合剂药物组份组成为含糖型药物组成去掉冰糖(或蜂蜜)。合剂的制备方法为:a.选药b.提取挥发油c.煎煮d.浓缩e.醇沉f.配液。此合剂有较强的祛痰平喘作用,同时具有和缓的利水作用,对于痰喘兼有肺水肿或心功能不全者,更适合服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合剂及其制备方法,更具体地为祛痰平喘中药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寒冷季节急、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很多,尤其是病情发展到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合并感染阶段,西医给予常规的抗生素及祛痰平喘西药治疗,见效缓慢。患者对于祛痰的西药治疗,普遍反映疗效不明显。有时给予——糜蛋白酶、庆大霉素等雾化吸入,不少病人对药物的特殊气味耐受不了,甚至在雾化吸入时呼吸困难加重,干脆拒绝这种疗法。中药祛痰效果虽然很好,但开中药方让自己熬制中药,绝大多数人又感到难以掌握火候及加水量等等,而备感麻烦,难以接受。原有的化痰平喘中药制剂,其配置及制法如下药物组份组成为鱼腥草300,瓜萎150,桑皮150,桔梗100,前胡100,紫菀100,地龙100,葶苈子(微炒,捣碎)100,浙贝母(捣碎)100,冰糖300。制备方法先将以上前九味药物混合,第一次加水5000,熬煮后取汁2000,第二次加水3000,熬煮后取汁1000,然后将两次所取的煎煮液混合过滤,另加冰糖300,煮沸溶解混匀,无菌灌装即得。功能与主治祛痰平喘。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及其它痰喘性肺病。用法及用量口服。一次30~50ml,每日3次。但此制剂存在1.口服计量大,携带不方便2.有沉淀现象,服时需摇匀。3.放置时间短,天热易霉变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熬药的不便,加水量的难以确定,火候的难以掌握,口服计量大、携带不方便,有沉淀现象、服时需摇匀,放置时间短、天热易霉变等缺点,对原口服液进行了浓缩,对生产工艺进行了改进,提供了一种新的祛痰平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能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祛痰平喘合剂的有效药物组份范围如下鱼腥草300~600,桔梗100~200,葶苈子100~200,瓜萎150~300,前胡100~200,紫菀100~200,贝母100~200,桑皮100~300,地龙100~200,冰糖(或蜂蜜)300~40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还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一)含糖型的祛痰平喘合剂的最佳药物组份组成为鱼腥草400,桔梗200,葶苈子200,瓜萎300,前胡150,紫菀150,川贝母200,桑皮200,地龙200,冰糖(或蜂蜜)300。(二)无糖型最佳药物组份组成为鱼腥草400,桔梗200,葶苈子200,瓜萎300,前胡150,紫菀150,川贝母200,桑皮200,地龙200。本专利技术祛痰平喘合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以上药材净选,桔梗、前胡、紫苑、桑皮切片,地龙切段,瓜萎切丝,川贝母破碎,葶苈子微炒后破碎。b.提取挥发油将鱼腥草、瓜萎、前胡提取挥发油,静置分层,分去水分,滤除杂质,置洁净容器内备用。c.煎煮将鱼腥草、瓜萎、前胡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与其他六味药煎煮两次,第一次加6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6倍量水煎煮1.5小时,合并两次煎煮液静置12小时。d.浓缩取煎煮静置后的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7~1.19(85℃)。e.醇沉取浓缩液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到70%,冷藏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尽(无醇味),相对密度1.17~1.19(55℃)。f.配液将醇沉后的清膏加入纯化水煮沸30分钟,粗滤至配液罐中,另在溶糖罐中注入适量纯化水煮沸,搅拌加入冰糖,煮沸30分钟,粗滤至配液罐中,然后用适量纯化水将山梨酸钾溶解并加入配液罐中,加入挥发油,再加入适量纯化水调整总量使相对密度不低于1.01,PH值4.0~6.0,冷沉24小时后冷滤、罐装、灭菌、灯检、包装即得。此合剂也可去用蜂蜜代替冰糖,临床观察疗效无明显差别。功能与主治祛痰平喘。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及其它痰喘性肺病。口服,一次10~20ml,一日3次。糖尿病,胃酸过多患者忌服;寒饮,脾虚便糖患者忌服。通过此方法得到的即为含糖型的祛痰平喘合剂。含糖型祛痰平喘合剂的制备方法中去掉加糖工艺,得到的即为无糖型祛痰平喘合剂。功能与主治祛痰平喘。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及其它痰喘性肺病。口服,一次10~20ml,一日3次。寒饮,脾虚便糖患者忌服。临床上常遇到糖尿病,消化性溃疡及胃酸过多的病人同时患有呼吸道疾病,含糖制剂他们不能服用,因此设计出无糖型祛痰平喘合剂,供所有患者服用。实验证明,不加矫味剂,本合剂也不太苦,患者能够接受。药方中鱼腥草、瓜萎、川贝母清热化痰止咳;桔梗、前胡、紫菀、冰糖祛痰止咳;桑皮、地龙、葶苈子清热平喘利水。鱼腥草、桔梗不仅能增强免役,与瓜萎、地龙、川贝母、紫菀都有抗菌抗病毒作用。诸药合用,有较强的祛痰平喘作用。经中医辨证的热痰、燥痰、湿痰均可应用。因本合剂同时具有和缓的利水作用,对于痰喘兼有肺水肿或心功能不全者,更适合服用。具体实施例方式先取鱼腥草400g,桔梗200g,葶苈子200g,瓜萎300g,前胡150g,紫菀150g,川贝母200g,桑皮200g,地龙200g,冰糖(或蜂蜜)300g。1.将以上九味药材净选,除去杂质及非药用部分,将桔梗、前胡、紫苑、桑皮切片2mm左右,地龙切段10~15mm左右,瓜萎切丝2~3mm左右,川贝母破碎,葶苈子微炒后破碎。2.提取挥发油将鱼腥草、瓜萎、前胡提取挥发油,静置分层,分去水分,滤除杂质,置洁净容器内备用。3.煎煮将鱼腥草、瓜萎、前胡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与其它六味药煎煮两次,第一次加6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6倍量水煎煮1.5小时,合并两次煎煮液静置12小时。4.浓缩取煎煮静置后的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7~1.19(85℃)。5.醇沉取浓缩液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到70%,冷藏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尽(无醇味),相对密度1.17~1.19(55℃)。6.配液将醇沉后的清膏加入纯化水煮沸30分钟,粗滤至配液罐中,另在溶糖罐中注入适量纯化水煮沸,搅拌加入冰糖300g,煮沸30分钟,粗滤至配液罐中,然后用适量纯化水将山梨酸钾4g溶解并加入配液罐中,加入挥发油,适量纯化水调整总量为2000ml,同时调整相对密度不低于1.01,PH值4.0~6.0,冷沉24小时后冷滤,罐装,灭菌,灯检,包装即得。此合剂也可去冰糖而用蜂蜜,临床观察疗效无明显差别。临床疗效观察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用合剂配合西医治疗30例,并与纯西医治疗28相对照,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提高临床控制率极显效果。2.急性气管一支气管炎,配合西医治疗76例,配合西医治疗肺炎8例,能较快地改善咳嗽,咳痰,气急症状,使体温恢复正常,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3.肺癌并阻塞性肺炎,治疗6例,能及时排出气道分泌物,缓解呼吸困难,提高生活质量。4.支气管哮喘,配合西药治疗10例,能增加痰液排出,缓解呼吸困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祛痰平喘中药合剂,其特征在于合剂有效药物组份范围如下:鱼腥草300~600,桔梗100~200,葶苈子100~200,瓜萎150~300,前胡100~200,紫菀100~200,贝母100~200,桑皮100~300,地龙100~200。

【技术特征摘要】
1.祛痰平喘中药合剂,其特征在于合剂有效药物组份范围如下鱼腥草300~600,桔梗100~200,葶苈子100~200,瓜萎150~300,前胡100~200,紫菀100~200,贝母100~200,桑皮100~300,地龙100~20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祛痰平喘中药合剂,其特征在于此合剂药物组份为鱼腥草400,桔梗200,葶苈子200,瓜萎300,前胡150,紫菀150,川贝母200,桑皮200,地龙200,冰糖(或蜂蜜)30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祛痰平喘中药合剂,其特征在于此合剂药物组份为鱼腥草400,桔梗200,葶苈子200,瓜萎300,前胡150,紫菀150,川贝母200,桑皮200,地龙200。4.权利要求1所述的祛痰平喘中药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将以上药材净选,桔梗、前胡、紫苑、桑皮切片,地龙切段,瓜萎切丝,川贝母破碎,葶苈子微炒后破碎;b.提取挥发油将鱼腥草、瓜萎、前胡提取挥发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东野长新孟凡营
申请(专利权)人:东野长新孟凡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