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碳纤维复合绞线增强芯电缆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040807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输电线路碳纤维复合绞线增强芯电缆及制备方法,它由起承载作用的芯线(1)和至少一层起导电作用的金属导线(2)组成,所述的芯线(1)包裹在金属导线(2)中,其特征是所述的芯线(1)由多股碳纤维复合芯(3)组成,各股碳纤维复合芯(3)呈斜向拧合粘结成一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缆具有比重轻、强度大、耐高温、耐腐蚀、线损低、驰度低、热膨胀系数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输电线路电缆,尤其是一种采用复合材料作为芯线的电缆及其制 备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
技术介绍
自从1800年开始,架空输电用导线很少有大的革新,其中以钢芯铝导线使用量最 大,作为承担架空输电电缆重量的钢绞线,这种钢绞线不仅本身重量大,而且易因磁损和热 效应造成输出线路的线损,此外钢绞线的抗拉强度不高,2008年我国南方出现的大面积输 出铁塔倒塌导致供电线路瘫痪就是因为钢绞线不能承重冰雪的重量拉断后造成铁塔倒塌。 为此有人根据复合材料的特性提出了利用碳纤维复合芯来代替钢绞线,充分发挥其重量 轻、强度高、无磁损、成本低的优点,但现有的芯线均为单根圆形,不仅制造难度大,而且综 合强度不高,以至于难以推广运用,限制了此类电缆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复合材料芯线电缆主要呈单圆柱形存在的制造难度 大,综合强度不高的问题,设计一种由多股复合材料芯绞合组成具有斜向角度的芯线的输 电线路碳纤维复合绞线增强芯电缆,同时提供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一是一种输电线路碳纤维复合绞线增强芯电缆,它由起承载作用的芯线1和至少一层起导 电作用的金属导线2组成,所述的芯线1包裹在金属导线2中,其特征是所述的芯线1由多 股碳纤维复合芯3和至少一层玻纤带防护层4组成,各股碳纤维复合芯3和玻纤带防护层 4呈斜向拧合粘结成一体。所述的芯线1至少由7股直径不小于1毫米碳纤维复合芯3组成;每股碳纤维复 合芯3及玻纤带防护层4与轴心线的夹角不大于10度。所述的金属导线2为铝导线,它由多根铝线斜向挤压包覆缠绕在芯线1,当所述的 金属导线层的数量为两层以上时,相邻层的金属导线2的缠绕方向相反。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二是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碳纤维复合绞线增加芯电缆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它包 括以下步骤首先,设置与复合绞线股数相等的张力纱架,将碳纤维从每个有张力显示并可集中 控制张力的张力纱架上勻速牵出,并控制张力在广5kN;其次,将每个张力纱架上的碳纤维引出,经过集纱器集纱形成纤维束,引入周波烘 箱,以去掉浮在纤维束表面的断纤维以增加连续碳纤维在制品中的体积比并除去纤维中的 水份,控制纤维含水率小于3%,周波烘箱的温度控制在400°C ^500oC ;第三步,将去过湿的碳纤维送入相应的恒温无损直线料槽中浸润涂胶,控制浸润涂胶的纤维线速度在50(Tl000mm/min之间;第四步,将浸渍过的碳纤维引入拉挤模预成型器中,控制出口的含胶量在109Γ15%, 然后送入拉挤模腔内加热,所述的拉挤模腔中设有两段加热,其中靠近导纱器的一段的 加热温度为50°C 60°C,另一段的加热温度为80°C ^lOO0C,同时使两个加热段之间保持 2(T40cm的间隙,得到预固化的碳纤维线材;第五步,使经过预固化的碳纤维线材经过旋转缠绕机,在预固化的碳纤维线材表面 用耐高温多股纤维缠绕包覆一层以增加碳纤线材制品界面强度,得到碳纤维预绞线线材;第六步,将上步所得的碳纤维预绞线线材引入浸渍容器中再次浸润涂胶,控制浸渍 容器的温度在40士 1°C,使之以500mm/min-1000 mm/min的速度再次通过烘箱加热器加热, 加热温度为1600C ^lSO0C ;第七步,将上步所得的纤维预绞线线材引入浸渍定型机构中进行浸渍定型; 第八步,将上述从浸渍定型机构中送出的碳纤维预绞线送入合股绞线旋转机构旋转 成带有角度的、绳索状复合绞线,然后再送入带有两段温度控制的固化烘箱中进行加热定 型,两段加热定型温度分别为160°C 180°C和200°C 220°C,并去除多余胶,得到复合绞线 芯并收卷在收卷盘上;第九步,将缠绕有复合绞线芯的收卷盘安装在电缆绞线机架尾部支架上; 第十步,将复合绞线芯末端引入电缆绞线机中心轴后再用牵引带引入电缆绞线机头孔 中,然后引入电缆收卷盘上固定;第十一步,按照通用电缆绞线机通常加工方法,进行绞线加工,控制进线速度在 l(Tl5m/min,以防碳纤维复合绞线芯表面受损。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电缆具有比重轻、强度大、耐高温、耐腐蚀、线损低、驰度低、热膨胀系数小。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简单易,可在一条生产线上一次性成型。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输电线路碳纤维复合绞线增强芯电缆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电缆生产线结构示意图。图2 (a)是芯线制造设备部分。图2 (b)是电缆成形设备部分。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输电线路碳纤维复合绞线增强芯电缆,它由起承载作用的芯线1和至少一层 (图中为2层)起导电作用的金属导线2组成,所述的芯线1包裹在金属导线2中,所述的芯 线1由多股碳纤维复合芯3组成,各股碳纤维复合芯呈斜向拧合粘结成一体。在碳纤维复 合绞线芯表面与铝导线之间缠绕有一层起绝缘作用玻纤带的保护层4。所述的芯线1至少 由7股直径不小于1毫米碳纤维复合芯3组成;每股碳纤维复合芯3与轴心线的夹角不大于10度。所述的金属导线2为铝导线,它由多根铝线斜向挤压包覆缠绕在芯线1,当所述的 金属导线层的数量为两层以上时,相邻层的金属导线2的缠绕方向相反。实施例二。一种输电线路碳纤维复合绞线增强芯电缆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首先,设置与复合绞线股数相等的张力纱架,将碳纤维从每个有张力显示并可集中 控制张力的张力纱架上勻速牵出,并控制张力在广5kN;其次,将每个张力纱架上的碳纤维引出,经过集纱器集纱形成纤维束,引入周波烘 箱,以去掉浮在纤维束表面的断纤维以增加连续碳纤维在制品中的体积比并除去纤维中的 水份,控制纤维含水率小于3%,周波烘箱的温度控制在400°C ^500oC ;第三步,将去过湿的碳纤维送入相应的恒温无损直线料槽中浸润涂胶,控制浸润涂 胶的纤维线速度在50(Tl000mm/min之间;第四步,将浸渍过的碳纤维引入拉挤模预成型器中,控制出口的含胶量在109Γ15%, 然后送入拉挤模腔内加热,所述的拉挤模腔中设有两段加热,其中靠近导纱器的一段的 加热温度为50°C 60°C,另一段的加热温度为80°C ^lOO0C,同时使两个加热段之间保持 2(T40cm的间隙,得到预固化的碳纤维线材;第五步,使经过预固化的碳纤维线材经过旋转缠绕机,在预固化的碳纤维线材表面 用耐高温多股纤维缠绕包覆一层以增加碳纤线材制品界面强度,得到碳纤维预绞线线材;第六步,将上步所得的碳纤维预绞线线材引入浸渍容器中再次浸润涂胶,控制浸渍 容器的温度在40士 1°C,使之以500mm/min-1000 mm/min的速度再次通过烘箱加热器加热, 加热温度为1600C ^lSO0C ;第七步,将上步所得的纤维预绞线线材引入浸渍定型机构中进行浸渍定型; 第八步,将上述从浸渍定型机构中送出的碳纤维预绞线送入合股绞线旋转机构旋转 成带有角度的、绳索状复合绞线,然后再送入带有两段温度控制的固化烘箱中进行加热定 型,两段加热定型温度分别为160°C 180°C和200°C 220°C,并去除多余胶,得到复合绞线 芯并收卷在收卷盘上;如图2 (a)所示。第九步,将缠绕有复合绞线芯的收卷盘安装在电缆绞线机架尾部支架上;第十步,将复合绞线芯末端引入电缆绞线机中心轴后再用牵引带引入电缆绞线机头孔 中,然后引入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电线路碳纤维复合绞线增强芯电缆,它由起承载作用的芯线(1)和至少一层起导电作用的金属导线(2)组成,所述的芯线(1)包裹在金属导线(2)中,其特征是所述的芯线(1)由多股碳纤维复合芯(3)和至少一层玻纤带防护层(4)组成,各股碳纤维复合芯(3)和玻纤带防护层(4)呈斜向拧合粘结成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逸建程正珲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诺尔泰复合材料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