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耀良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妇女痛经的中药制剂和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03951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治疗妇女痛经的中药复方制剂和制备方法,组份重量配比为:白芍180~220、香附25~35、当归20~30、三七15~25、艾叶(炭)2~6、麦冬40~60、党参20~40、益母草120~180。上述组份的药材提取物配合采用适当种类的药学上所称的辅料或基质制成的软胶囊、分散片;临床观察表明:妇康宁软胶囊、妇康宁分散片治疗气血两亏,经期腹痛病程短者疗效尤佳,与妇康宁片比较,可明显缩短用药时间。治疗效果经检验优于妇康宁片,痊愈率较高。从药物的制剂角度评价,妇康宁软胶囊、分散片溶出有效成分更加充分、迅速、显著优于对照片剂。(*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生物利用度及药效的妇科中药复方制剂和制备方法,即妇康宁制剂和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妇康宁片由白芍、当归、益母草、麦冬、香附、三七、艾叶(炭)、党参等8味中药组成的中药复方制剂。主要用于治疗妇女气血两亏,经期腹痛。该妇康宁的一种糖衣片的制法收载于中华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一册中。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和人类对于药物的适应性的变化,人们对于传统中药的生物利用度及药效有了更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基于传统中药的配方药材提取物中加适量辅料,而提供一种提高生物利用度及药效的妇科中药复方制剂和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设计方案本专利技术妇康宁制剂的组份重量配比为白芍180~220香附25~35 当归20~30三七15~25 艾叶(炭)2~6 麦冬40~60党参20~40 益母草120~180优选使用配比为白芍200份 香附30份 当归25份三七20份艾叶(炭)4份 麦冬50份党参30份益母草150份处方中药材均按中国药典记载品种使用,艾叶(炭)是指艾叶按中国药典加工后的炮制品上述组份的药材提取物配合采用适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生物利用度及药效的妇科中药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所用药材配为:白芍180~220g香附25~35g当归20~30g三七15~25g艾叶(炭)2~6g麦冬40~60g党参20~40g益母草1 20~180g上述组份的药材提取物配合采用适当种类的药学上所称的辅料或基质制成的软胶囊、或分散片;如与分散介质、助悬剂、防腐剂制成软胶囊;或与填充剂、崩解剂、润湿剂、润滑剂制成分散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生物利用度及药效的妇科中药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所用药材配为白芍180~220g香附25~35g当归20~30g三七15~25g 艾叶(炭)2~6g 麦冬40~60g党参20~40g 益母草120~180g上述组份的药材提取物配合采用适当种类的药学上所称的辅料或基质制成的软胶囊、或分散片;如与分散介质、助悬剂、防腐剂制成软胶囊;或与填充剂、崩解剂、润湿剂、润滑剂制成分散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生物利用度及药效的妇科中药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其所用药材的最佳配比为白芍200g 香附30g 当归25g三七20g 艾叶(炭)4g 麦冬50g党参30g 益母草150g与填充剂(20~350g)、崩解剂(10~60g)、润滑剂(1~5g)制成分散片;或与分散介质(80~300g)、助悬剂(3~50g)、防腐剂(0.1~3g)制成软胶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提高生物利用度及药效的妇科中药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步骤如下1)制备药材提取物取白芍80g及处方量的香附、当归、三七、艾叶分别粉碎成微粉,过筛,混匀。其余白芍及处方量的麦冬、党参、益母草加水8~16倍量煎煮2~3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25℃时相对密度为1.05~1.35的稠膏,加入上述粉末,混合均匀,即为制备软胶囊、分散片的药材提取物;2)制备软胶囊或分散片制备分散片取上述提取物,加入填充剂及部分崩解剂混合均匀,以润湿剂润湿制粒,干燥,整粒,加入其余的剩余崩解剂和润滑剂、混合均匀,压片,即得分散片,或压片后包衣,即得包衣分散片;或制备软胶囊取上述制备软胶囊的药材提取物,加入助悬剂分散介质、防腐剂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搅拌均匀,研磨均质,即得软胶囊内容物,滴制或压制成软胶囊。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提高生物利用度及药效的妇科中药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制成软胶囊的分散介质为橄榄油或其他天然植物油,或是甘油三酯油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耀良廖志钟
申请(专利权)人:叶耀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