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节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37809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链节板(100),其具有与引导部件(150)直接接触地运行的滑动端面(110)且由多个链节板交替地可弯曲地连结在一起而构成链条,其中,在上述滑动端面(110)上,沿运行方向交替地设有多个滑动面部(111)和多个槽部(112)。该链节板不受链条的运行速度、传递扭矩、润滑油的粘度等诸多条件影响,能够降低滑动阻力、降低振动、噪音、磨损以及发热,提高了耐久性,实现了小型轻质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链节板,该链节板具有与引导部件直接接触地运行的滑动端面, 且由多个链节板交替地可弯曲地连结在一起而构成链条,例如一种正时链的链节板,其构 成了环绕于分别设置在发动机室内的曲轴和凸轮轴上的链轮之间的链条,在链条运行时, 端面与链张紧杆或链引导部件接触滑动。
技术介绍
以往,在具有与引导部件直接接触地运行的滑动端面且被交替地可弯曲地连结在 一起而构成链条的链节板中,为了降低链条运行时的振动和噪音以及磨损和发热从而提高 耐久性实现小型轻质化,而采取降低构成滑动部的链节板的端面的滑动阻力的措施。对于该公知的链节板而言,为了降低链节板的端面的滑动阻力,而已知有如下的 技术,即、使链节板的与引导部件滑动接触的端面呈朝向引导部件侧的凸状而减少滑动面 积或在端面上设置润滑油保持用凹槽以提高润滑油的保持性。(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 特开2008-25744号公报(第5页至第9页,图1至图5)然而,对于公知的链节板的朝向引导部件侧的呈凸状的端面而言,虽然减少了滑 动面积且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滑动阻力,但受链条的运行速度、传递扭矩、润滑油的粘度等 诸多条件的影响,有可能导致油膜破断,从而导致振动、发热,这样,为了确实地获得上述效 果,就需要根据使用条件来对形状进行设计,但这样会难以制造。另外,对于公知的链节板的具有润滑油保持用凹槽的端面而言,通过减少与凹槽 部分相当的滑动面积,并使保持在凹槽内的润滑油供给到滑动面,而能够一定程度地降低 滑动阻力,但在宽度方向和运行方向均等而稳定地供给润滑油方面并未给与考虑,也存在 在局部产生上述的凸状的端面上产生的油膜破断的问题的情况,因而很难充分解决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用于解决上述的以往的技术问题,S卩、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链节板, 其不受链条的运行速度、传递扭矩、润滑油的粘度等诸多条件的影响,能够降低滑动阻力、 降低振动、噪音、磨损以及发热,提高了耐久性,实现了小型轻质化。本技术方案1所涉及的专利技术通过如下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即、一种链节板,其具有 与引导部件直接接触地运行的滑动端面,由多个链节板交替以可弯曲的方式连结而构成链 条,该链节板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滑动端面上,沿运行方向交替地设有多个滑动面部和多个 槽部。本技术方案2所涉及的专利技术通过如下的方式来解决问题,S卩、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 链节板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滑动端面形成为向引导部件侧凸出的形状。本技术方案3所涉及的专利技术通过如下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即、在技术方案1或2所 述的链节板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多个槽部被形成为相比在不与引导部件直接接触的非 滑动面部的周边设置的槽部,直接接触于引导部件的实际滑动面部所邻接的槽部更深。本技术方案4所涉及的专利技术通过如下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即、在技术方案1或2所 述的链节板的结构的基础上,在不与引导部件直接接触的非滑动面部的周边不设置所述槽 部。本技术方案5所涉及的专利技术通过如下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即、在技术方案1 4所 述的链节板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槽部形成为沿与运行方向呈非直角的方向延伸。本技术方案6所涉及的专利技术通过如下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即、在技术方案1 5所 述的链节板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槽部的截面形状被形成为从槽部的运行方向前端到最 深部的距离比从后端到最深部的距离短。本技术方案7所涉及的专利技术通过如下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即、在技术方案1 6所 述的链节板的结构的基础上,上述槽部的截面形状被形成为具有比将槽部的运行方向前 端及后端和最深部用直线连结起来时的面积更大的截面积。本技术方案1涉及的专利技术的链节板具有与引导部件直接接触地运行的滑动端面, 多个链节板交替以可弯曲的方式连结而构成链条,其中,在滑动端面上,沿运行方向交替地 设有多个滑动面部和多个槽部,由此,通过设置槽部,能够减少直接接触的滑动面积,能将 润滑油保持在槽部中,且通过在运行方向上交替地设置滑动面部和槽部,能够使保持在槽 部中的润滑油伴随着运行而在宽度方向、运行方向稳定地供给到滑动面部,因此,能够不受 链条的运行速度、传递扭矩、润滑油的粘度等诸多条件的影响,并能够防止因润滑油不足而 导致链节板与引导部件之间的油膜破断的情况出现,且能够降低振动、噪音、磨损、发热,使 耐久性提高,实现小型轻质化。本技术方案2涉及的专利技术的链节板在技术方案1涉及的链节板所起到的效果的基 础上,由于滑动端面形成为向引导部件侧凸出的形状,因此,不会出现设置于滑动端面的所 有的多个滑动面部都与引导部件直接接触,因此,进一步减少了滑动面积,也减少了滑动阻 力,能够降低振动、噪音、磨损、发热,使耐久性提高,实现小型轻质化。本技术方案3涉及的专利技术的链节板在技术方案1或2涉及的链节板所起到的效果 的基础上,由于多个槽部被形成为相比在不与引导部件直接接触的非滑动面部的周边设 置的槽部,直接接触于引导部件的实际滑动面部所邻接的槽部更深,由此,能够在需要更多 润滑油的实际滑动面部上保持更多的润滑油,因此,能够进一步防止因润滑油不足而导致 链节板与引导部件之间的油膜破断的情况出现,且能够降低振动、噪音、磨损、发热,使耐久 性提高,实现小型轻质化。本技术方案4涉及的专利技术的链节板在技术方案1或2涉及的链节板所起到的效果 的基础上,由于在不与引导部件直接接触的非滑动面部的周边不设置所述槽部,因此,能够 减少槽部的加工位置,使制造变得容易,并且能够抑制加工槽部时产生的少许变形和内部 应力等,因此能够提高耐久性,实现小型轻质化。本技术方案5涉及的专利技术的链节板在技术方案1 4涉及的链节板所起到的效果 的基础上,由于槽部形成为沿相对运行方向呈非直角的方向延伸,因此,会因运行而在槽部 内产生润滑油的流动,因此,能够进一步顺滑且稳定地供给润滑油,能够防止因润滑油不足 而导致链节板与引导部件之间的油膜破断的情况出现,且能够降低振动、噪音、磨损、发热, 使耐久性提高,实现小型轻质化。本技术方案6涉及的专利技术的链节板在技术方案1 5涉及的链节板所起到的效果的基础上,由于槽部的截面形状被形成为从槽部的运行方向前端到最深部的距离比从 后端到最深部的距离短,因此,通过运行对润滑油的供给能以浅角度顺滑而稳定地进行,而 不会出现因润滑油的不足而在链节板与引导部件之间出现油膜破断的情况,并能够降低振 动、噪音、磨损、发热,使耐久性提高,实现小型轻质化。本技术方案7涉及的专利技术的链节板在技术方案1 6涉及的链节板所起到的效果 的基础上,由于槽部的截面形状被形成为具有比将槽部的运行方向前端及后端和最深部 用直线连结起来时的面积还大的截面积,因此,能够保持更多的润滑油,因此,能够防止因 润滑油的不足而在链节板与引导部件之间出现油膜破断的情况,并能够降低振动、噪音、磨 损、发热,使耐久性提高,实现小型轻质化。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链节板的侧视图。图2是图1的链节板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链节板和引导部件之间接触的说明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链节板的侧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链节板的侧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链节板的槽部的第一变形例的俯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链节板的槽部的另一变形例的俯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链节板的槽部的截面形状的变形例的说明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链节板的槽部的截面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链节板,其具有与引导部件直接接触地运行的滑动端面,由多个所述链节板交替以可弯曲的方式连结而构成链条,该链节板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滑动端面上,沿运行方向交替地设有多个滑动面部和多个槽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户原隆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椿本链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