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锰电解液浸取槽内的搅拌桨。
技术介绍
在用电解方法生产电解金属锰(简称电解锰)的企业中,大多采用碳酸锰矿(菱锰 矿)为原料,将它们制备成矿浆后装在浸取槽中以浸取电解液,然后进行电解。为保证浸取 充分,在浸取槽中均设置有搅拌矿浆的搅拌桨。具体结构是,在浸取槽内设置一根与该浸 取槽同轴的由电机带动其转动的搅拌轴,在搅拌轴上设置若干层均浸没在矿浆中的搅拌桨 (搅拌桨的层数根据实际浸取槽的深浅确定)。在浸取金属锰电解液时,起动电机带动搅拌 轴旋转,进而带动搅拌桨旋转而实现在搅拌状态浸取金属锰电解液。与没有用搅拌桨搅拌 的浸取相比,其浸取率当然有所提高,但是,由于搅拌桨均是固定在搅拌轴上的,且其搅拌 轴除以浸取槽的轴线为中心转动之外,也没有其他附加(例如摆动之类)的运动。这样一来, 在浸取槽中矿浆就有不少并没有被搅拌到的相对静止的区域(习称“死区”),在这些“死区” 中,金属锰电解液的浸取率仍然不能提高,进而影响到整个浸取槽中金属锰电解液的浸取 率。人们目前采取的措施是,或增加搅拌桨的层数、或延长搅拌桨的桨叶长度(让其尽量靠 近浸取槽的内侧壁),或极大 ...
【技术保护点】
提高金属锰电解液浸取率的搅拌桨,该搅拌桨有若干层,它们均固定安装在与金属锰电解液的浸取槽(6)同轴的搅拌轴(2)上,该搅拌轴(2)由电机带动(1);各层搅拌桨均浸没在浸取槽(6)内待浸取金属锰电解液的矿浆中;其特征在于,在每层搅拌桨各个搅拌桨叶(3)的外端,均固定悬挂有柔性带(4);位于上层搅拌桨的柔性带(4)长度,以在垂直状态下时不会与下层搅拌桨发生刮擦、且因受离心力作用展开而在所述矿浆中旋转时也不会与所述浸取槽(6)的侧壁发生刮擦为度;位于最下层搅拌桨的柔性带(4)长度,以在垂直状态下时不会与所述浸取槽(6)底部的对应部分发生刮擦、且因受离心力作用展开而在所述矿浆中旋转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作华,宁伟征,陶长元,孙瑞祥,周小霞,杜军,范兴,刘仁龙,曾启琴,彭浩,廖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