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合煤自动取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036433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配合煤自动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置于机头斜下方的取料装置,取料装置的落口处设有受料装置,与取料装置连接有动力装置,所述取料装置为筒状取料斗,取料斗上设有取料板口,取料斗的下端伸入自动的取料装置中;取料斗通过动力装置带动旋转,当取料斗板口进入下落的煤帘中时,煤料进入取料斗,取料斗旋转到取料板口部分朝上时,取料斗中的煤料由于重力作用下落,通过筒状料斗进入自动密封的取料装置中,而后继续旋转进行下一个取料循环。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调节方便,和现有技术相比,可保证全过程连续取料,可取到煤料能将每层上、中、下层全部取到,使取样更具代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焦化行业配煤生产过程中的辅助技术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配合煤 自动取样技术装置。
技术介绍
在焦化行业配煤生产过程中,各单种煤通过配料秤小皮带落到配料皮带上进行混 勻得到配合煤,为预测焦炭质量、更好地对调整配煤比进行指导,必须对配合煤取样进行化 验分析。在现有技术中,公知的配合煤取样是采用人工在流动的煤流上用取样铲取样的方 法进行取样,每半小时取样一次,最后混合到一起送化验室进行分析。这种结构存在以下缺 陷人工从流动的煤流上取样时,取样铲不能插入煤流的底部,虽然分左、中、右三个部位进 行取样,但所取样品的代表性不强;人工取样,对于取样时间的控制,受人为的因素影响较 大,使样品的代表性下降;人工从快速转动的皮带上截取煤样,危险性高,极易发生皮带伤 害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调节方便,安全、高效、使 取样更具代表性的配合煤自动取样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动取样装置,包括置于机头斜下方的取料装置,取料装置的落口处设有受料装置。上述的自动取样装置,所述取料装置为取料斗,取料斗为筒状结构,筒体上开设有 与之相通的朝向筒体下斜的取料板口。上述的自动取样装置,与取料装置/斗连接有动力装置;所述取料斗在动力装置 带动下沿其筒体中心轴旋转。上述的自动取样装置,所述的受料装置为受料箱,受料箱上设有自动密封装置。上述的自动取样装置,所述的自动密封装置包括接料槽,接料槽上设有弹性部件, 弹性部件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位于接料槽底端的密封件。上述的自动取样装置,所述的接料槽下端为圆形,弹性部件为拉紧弹簧,拉紧弹簧 的上端固定、下端连接有吊球,吊球紧贴接料槽下方且其直径大于接料槽下端圆直径。上述的自动取样装置,所述的筒状取料斗外至少设有一套滚动轴承;所述取料斗 角度倾斜角度可调;动力装置连接有控制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表现在本专利技术的包括主要包括一取料装置以及与之相配合的受料装置及动力装置。所述取料装置位于机头部位且配合煤皮带,使得煤皮带的物料正好落入取料装置 内,物料由取料装置落入受料装置内。所述取料装置设计为筒状取料斗形式,在物料下落或者取料斗旋转时物料不至于 脱离取料装置,所得下落更加顺畅并同时避免了外界环境对物料的影响。取料斗设计为筒状且由动力装置带动旋转,可实现间歇取料;取料斗旋转时,在落 下的煤帘中扫过,旋转过程中只有当取料板口面对煤皮带时才能实现取料、取到的煤料进 入受料箱。与动力装置连接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可用于设定了电机转速,在保证全过程连 续取料的同时,可根据需要调节转速,进而调节取料间隔时间,保证所取煤料能将每层上、 中、下层全部取到,使取样更具代表性。所述受料箱为密封结构,本专利技术采取拉紧弹簧及吊球密封的形式,在没有物料落 入时,拉紧弹簧处于拉紧状态中,使得吊球与受料箱输送槽的紧密接触,从而实现将受料箱 进行密封;当有物料落下时,在物料重力的作用下,拉紧弹簧被拉伸,吊球与输送槽底端脱 离,物料送入受料箱内,然后吊球在拉紧弹簧的作用下,重新将受料箱密封。煤料进入封闭 的接料槽,可保持水分尽量不失真,而后继续旋转进行下一次取料。由此可见,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改造安装方便、调节方便,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 性的特点和进步,能够安全、高效进行对配合煤自动取样,且使取样更具有代表性。 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创造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2为自动密封装置主视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3为自动密封装置左视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4为取料斗结构示意图。五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以结合结构示意图和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配合煤自动取样装置,其包括取料装置以及位于其下并与之配合的 受料装置。所述的取料装置采用取料斗4的形式,其结构如图4所示,取料斗4为筒状结构, 筒状取料斗4的中部设有取料板口 41,取料板口 41与取料斗4相通,并向下斜向取料斗4, 所述的取料板口 41仅存在于取料斗4的一个方向上而非整个周向。取料斗4的上方连接有动力装置——联轴器2及电机1,取料斗4的上下部设有滚 动轴承3,用于承载整个取料斗4并使得取料斗4在动力装置的带动下可沿滚动轴承3转 动。与动力装置连接有控制装置——PLC控制器7,PLC控制器7与电机1通过信号线 连接,并控制电机1转速。位于取料斗下方的受料装置采用受料箱5的形式,所述的受料箱5为一密封箱体, 箱体上设有与之相通的接料槽51,所述取料斗4的下端伸入本接料槽51内。所述的接料槽51如图2、3所示,其包括槽体,槽体的下端呈圆弧形状、上端设有挡 板,槽体上设有拉紧弹簧6,拉紧弹簧6的一端固定于槽体上端挡板上、另一端固定在吊球9 上,所述吊球9位于槽体下方且其直径大于槽体下端圆直径,在拉紧弹簧6的作用下,吊球 9将受料箱5密封。通过调节滚动轴承3来固定筒状取料斗4角度和位置。 使用时,在配合煤皮带机头8区域上方安装取料斗4,取料斗4通过滚动轴承3来 固定角度和位置,根据配料皮带上料量、取料斗接料面积、接料槽存储量计算出电机转速。取料斗4在PLC控制器7以及动力装置的作用下,绕其筒体所在轴旋转,当取料板 口 41上表面进入下落的煤帘中时,煤料进入取料板口 41从而进入取料斗4,取料斗4旋转 到取料板口 41朝上时,取料斗4中的煤料由于重力作用下落,通过筒状取料斗进入自动密 封接料槽51,而后继续旋转进行下一个循环。煤料落入接料槽51后,由于重力作用压迫吊球9,使得拉紧弹簧6伸长,原本密封 的接料槽口下端露出空隙,煤料进入受料箱5,重力作用不足以使弹簧伸长时,进料口封闭, 煤料进入封闭的受料箱5,可保持水分尽量不失真;同时由于设定了电机转速,可保证全过 程连续取料,通过取料斗4横扫煤帘,可以保证所取煤料能将每层上、中、下层全部取到,使 取样更具代表性。本专利技术不仅局限在以上实施方式,比如将旋转动作改为取料装置及受料装置的整 体朝向机头方向的做有规律的间隔往返运动,或者以取料斗底端为轴心利用连杆进行周向 摆动取料。由此可见,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及调节方便,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的特 点和进步,能够安全、高效进行对配合煤自动取样,且使取样更具有代表性。权利要求1.一种配合煤自动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置于机头斜下方的取料装置,取料装置 的落口处设有受料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装置为取料斗,取料斗 为筒状结构,筒体上开设有与之相通的朝向筒体下斜的取料板口。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与取料装置/斗连接有动力直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斗在动力装置带动下 沿其筒体中心轴旋转。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受料装置为受料箱,受料 箱上设有自动密封装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密封装置包括接料 槽,接料槽上设有弹性部件,弹性部件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位于接料槽底端的密封件。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料槽下端为圆形,弹性 部件为拉紧弹簧,拉紧弹簧的上端固定、下端连接有吊球,吊球紧贴接料槽下方且其直径大 于接料槽下端圆直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合煤自动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置于机头斜下方的取料装置,取料装置的落口处设有受料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亮王锋李建伟尹逊安程绍良刘剑张兴佐蒋秀香赵蒙蒙林金良张士齐王小强刘士威
申请(专利权)人:莱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