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型堆石潜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34556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型堆石潜堤。复合型堆石潜堤,包括:三排支撑桩、三排纵梁、多排横梁、第一块石和消波板;其中每一所述纵梁固设在每一排所述支撑桩的顶部,所述横梁位于所述纵梁之间,所述横梁的端部与所述纵梁固定连接,所述横梁和所述纵梁形成用于支撑所述消波板的平面框格结构,所述消波板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消波板设置在所述平面框格结构上,所述第一块石堆放在所述支撑桩之间,所述消波板位于所述第一块石的上方。在低水位时,第一块石堆成的堆石可以有效的起到消浪作用,而在高水位时,消波板可以有效的起到消浪作用,从而为海岸线提供有效掩护,提高了复合型堆石潜堤的水体交换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港口、海岸工程用防波提,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型堆石潜提。
技术介绍
堆石潜提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海岸防护结构,该结构淹没于水下,在设计低水位时 可以出水。当潜提出水时,要承受较大的波浪荷载,需要加大护面结构的重量,此外,出水后 影响掩护区域内外的水体交换。如果潜提的淹没深度较大,在低水位时也保持淹没状态,则 结构受力较小,投资较低;但是在高水位时,因为潜提淹没深度较深,波浪能量又主要集中 在自由水面附近,则潜提无法为海岸线提供有效的掩护,失去了结构的掩护功能。因此,现 有技术中堆石潜提在设计低水位时水体交换能力差;堆石潜提在设计高水位时防浪效果 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复合型堆石潜提,解决现有技术中堆石 潜提在低水位时水体交换能力差、在高水位时防浪效果差的缺陷,实现提高复合型堆石潜 提的水体交换能力和防浪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型堆石潜提,包括三排支撑桩、三排纵梁、多 排横梁、第一块石和消波板;其中每一所述纵梁固设在每一排所述支撑桩的顶部,所述横梁 位于所述纵梁之间,所述横梁的端部与所述纵梁固定连接,所述横梁和所述纵梁形成用于 支撑所述消波板的平面框格结构,所述消波板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消波板设置在所述平 面框格结构上,所述第一块石堆放在所述支撑桩之间,所述消波板位于所述第一块石的上 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复合型堆石潜提,通过在三排支撑桩顶部设置固设在一起的纵梁和 横梁,使纵梁和横梁形成平面框格支撑结构,并将消波板设置在该平面框格结构上,而支撑 桩之间还堆放有第一块石,在低水位时,通过第一块石堆成的堆石可以有效的起到消浪作 用,而在高水位时,通过消波板可以有效的起到消浪作用,从而为海岸线提供有效掩护。由 于消波板位于第一块石的上方,从而在低潮时,海水可以通过第一块石与消波板之间的空 间自由流动,从而使位于复合型堆石潜提两侧的海水能够顺畅的进行交换,提高了复合型 堆石潜提的水体交换能力。如上所述的复合型堆石潜提,为了有效的实现复合型堆石潜提的防浪功能,并同 时确保复合型堆石潜提具有良好的水体交换能力,所述第一块石堆成的堆石顶标高低于设 计低水位,所述消波板不高于设计高水位。如上所述的复合型堆石潜提,复合型堆石潜提还包括第二块石,所述第二块石堆 放在所述第一块石所形成的堆石的两侧面上。如上所述的复合型堆石潜提,所述第一块石的体积小于所述第二块石的体积。如上所述的复合型堆石潜提,为了防止消波板受垂向浮托力过大而失稳,复合型3堆石潜提还包括拉杆,所述拉杆的一端固设在所述消波板上,另一端固设在海床中。如上所述的复合型堆石潜提,为了有效的降低消波板承受的垂向浮托力,并提高 复合型堆石潜提的消波性能,所述通孔占用的面积与所述消波板的面积之比为0. 1-0. 3。如上所述的复合型堆石潜提,所述支撑桩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方形;所述通孔为圆 孔或方孔。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 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 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复合型堆石潜提实施例的横断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复合型堆石潜提实施例的纵断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复合型堆石潜提实施例中消波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 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 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为本专利技术复合型堆石潜提实施例的横断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复合型堆石潜提 实施例的纵断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复合型堆石潜提实施例中消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 1-图3所示,本实施例复合型堆石潜提,包括三排支撑桩1、三排纵梁2、多排横梁3、第一 块石5和消波板4 ;其中每一纵梁2固设在每一排支撑桩1的顶部,横梁3位于两条纵梁2 之间,横梁3的端部与纵梁2固定连接,横梁3和纵梁2形成用于支撑消波板4的平面框格 结构,消波板4开设有多个通孔41,消波板4设置在平面框格结构上,第一块石5堆放在支 撑桩1之间,消波板4位于第一块石5的上方。具体而言,本实施例复合型堆石潜提设置有插设在海床7中的三排支撑桩1,而在 三排支撑桩1上固设有由纵梁2和横梁3形成的平面框格结构,从而消波板4设置在平面 框格结构上,而在消波板4的下方堆放有第一块石5,第一块石5位于支撑桩1之间。为了 有效的实现本实施例复合型堆石潜提对海岸的防浪功能,并确保本实施例复合型堆石潜提 具有较好的水体交换能力,第一块石5堆成的堆石的顶标高低于设计低水位,消波板4不高 于设计高水位。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块石5堆成的堆石在设计低水位时主要起防浪 作用,为海岸线提供掩护,并同时保证掩护区域内外水体的自由交换;在设计高水位时,本 实施例中的消波板4主要起防浪作用,为海岸线提供掩护,由于消波板4上设置有多个通孔 41,水体通过通孔41时发生紊动耗能,可以更加有效的起到消波作用。其中,为了有效的降 低消波板4承受的垂向浮托力,并提高本实施例复合型堆石潜提的消波性能,本实施例中 的通孔41占用的面积与消波板4的面积之比可以为0. 1-0. 3。而本实施例中的支撑桩1的 横截面可以为圆形或方形;通孔41可以为圆孔或方孔。4本实施例复合型堆石潜提,通过在三排支撑桩顶部设置固设在一起的纵梁和横 梁,使纵梁和横梁形成平面框格支撑结构,并将消波板设置在该平面框格结构上,而三排支 撑桩之间还堆放有第一块石,在设计低水位时,通过第一块石堆成的堆石可以有效的起到 消浪作用,而在设计高水位时,通过消波板可以有效的起到消浪作用,从而为海岸线提供有 效掩护。在设计低水位时,海水可以通过第一块石与消波板之间的空间自由流动,从而使位 于复合型堆石潜提两侧的海水能够自由交换,提高了复合型堆石潜提的水体交换能力。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可选的,本实施例复合型堆石潜提还包括第二块石6,第二块 石6堆放在第一块石5所形成的堆石的两侧面上。具体而言,本实施例复合型堆石潜提还包括第二块石6,第二块石6位于第一块石 5所形成的堆石的两侧面上,起到对第一块石5护面的作用。其中,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块石 5的体积小于第二块石6的体积。进一步的,为了防止消波板4受垂向浮托力过大而失稳,本实施例复合型堆石潜 提还包括拉杆(未图示),拉杆的一端固设在消波板4上,另一端固设在海床7中。具体的, 通过拉杆将消波板4与海床7连接在一起,当消波板4受到较大的浮托力时,在拉杆向下的 拉力下,确保消波板4不会脱离开支撑平面。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 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 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 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 神和范围。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型堆石潜堤,其特征在于,包括:三排支撑桩、三排纵梁、多排横梁、第一块石和消波板;其中每一所述纵梁固设在每一排所述支撑桩的顶部,所述横梁位于所述纵梁之间,所述横梁的端部与所述纵梁固定连接,所述横梁和所述纵梁形成用于支撑所述消波板的平面框格结构,所述消波板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消波板设置在所述平面框格结构上,所述第一块石堆放在所述支撑桩之间,所述消波板位于所述第一块石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军刘勇粱丙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