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锁锁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033724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提款箱电子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锁锁闭装置。本电子锁锁闭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板上设置有驱动机构和锁板,固定板的旁侧设置有钩板,驱动机构驱动锁板与钩板处于卡接或脱离状态。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固定板在工作时紧固在提款箱箱体的前侧内壁上,钩板固定在箱盖的前侧内壁上,则当驱动机构驱动锁板与钩板处于卡接状态时,箱盖与箱体锁闭在一起,整个提款箱处于锁闭状态;而当驱动机构驱动锁板与钩板处于脱离状态时,箱盖与箱体相互分离,整个提款箱处于开启状态。(*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提款箱电子锁
,具体涉及一种电子锁锁闭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提款箱电子锁的锁闭机构有两种第一种是单刀锁闭机构,此种锁闭机构不但结构复杂,而且锁闭后箱体上往往出现缝隙,锁闭效果较差;第二种是双刀锁闭机构,此种锁闭机构在箱体和箱盖上设有两个锁闭点,箱体锁闭紧密,锁闭效果较好。但目前的双刀锁闭机构有如下不足之处其一,由于此种锁闭机构中的下刀头裸露在提款箱的开口边处,当持箱人开箱取款操作时,裸露的下刀头易于划人或挂坏衣袖;其二,此种锁闭机构中的电机采用轴类件支撑,使得锁闭机构整体结构复杂,且安装困难;其三,整个锁闭机构的零部件较多,而且零件的厚度尺寸大,进一步提高了安装难度;其四,此种锁闭机构安装完毕后,再次装配调整较为困难,而且电池的换装难度也较大,因此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电子锁锁闭装置,本锁闭装置易于加工,便于装配,操作方便且性能安全可靠。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锁锁闭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板上设置有驱动机构和锁板,固定板的旁侧设置有钩板,驱动机构驱动锁板与钩板处于卡接或脱离状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中的固定板在工作时紧固在提款箱箱体的前侧内壁上,钩板固定在箱盖的前侧内壁上,则当驱动机构驱动锁板与钩板处于卡接状态时,箱盖与箱体锁闭在一起,整个提款箱处于锁闭状态;而当驱动机构驱动锁板与钩板处于脱离状态时,箱盖与箱体相互分离,整个提款箱处于开启状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安装在提款箱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图5、6是处于锁闭状态的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7、8是处于开启状态的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9、10是采用手动锁闭机构打开提款箱的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阐述。如图1 10所示,一种电子锁锁闭装置,包括固定板10,所述的固定板10上设置有驱动机构和锁板20,固定板10的旁侧设置有钩板30,驱动机构驱动锁板20与钩板30处于卡接或脱离状态。进一步的,所述的锁板20的板面与固定板10的板面互相平行,且锁板20与固定板10之间构成滑动配合。上述结构使得锁板20和固定板10能够较为紧密地贴靠在一起,从而减少了整个电子锁锁闭装置的体积。锁板20与固定板10之间构成滑动配合有多种实现方案,如图3 10所示,本技术在锁板20的板体上沿锁板20的滑动方向设置有滑槽21,固定板10上固设有与所述滑槽21构成滑动配合的导销11,结构简单且滑动效果好。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如图3 10所示,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嵌设在固定板10上的电机40,电机40的输出轴驱动锁板20动作并使得锁板20与钩板30处于卡接或脱离状态。采用电机作为驱动机构可以减少整个电子锁锁闭装置的体积,有利于将本装置应用于提款箱的较为狭窄紧张的前壁空间处。电机40可以通过齿轮齿条机构驱动锁板20滑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 所述的电机40的输出轴通过偏心传动组件驱动锁板20动作,所述的偏心传动组件包括一端设置在电机40的输出轴上的偏心拨块41,偏心拨块41的另一端与固设在锁板20上的折板22构成滑动配合,电机40驱动偏心拨块41转动,并通过折板22带动锁板20沿导销11 限定的方向滑动。进一步的,所述的偏心拨块41靠近折板22的一侧设置有柱状的拨销42,折板22 上设置有与拨销42构成滑动配合的长圆槽孔,拨销42插入所述的长圆槽孔中并在偏心拨块41的带动下通过折板22驱动锁板20滑动。上述方案中,当电机40的输出轴旋转时,偏心拨块41跟随转动,而偏心拨块41端部的拨销42也随之转动,拨销42在折板22上的长圆槽孔中上下滑动的同时驱动折板22 滑动,折板22同时带动锁板20沿固定板10滑动,因此本驱动机构结构简单且工作效果好。如图3 10所示,所述的锁板20的沿其滑动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开关5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如图3 10所示,所述的锁板20向钩板30 —侧伸出有凸部,凸部的头部设有锁刀23,所述的钩板30上设有与所述锁刀23构成卡接配合的折刀31,所述的锁板20在固定板10上的滑动行程至少等于锁刀23与折刀31之间的卡接长度。下面结合图3 10对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做进一步说明本电子锁锁闭装置是以刷卡方式工作的,固定板10在工作时紧固在提款箱箱体的前侧内壁80上,钩板30固定在箱盖的前侧内壁上,操作人员合上箱盖前,本电子锁锁闭装置处于开启状态,如图7、8所示。当操作人员合上箱盖,刷卡发出指令,启动电机40,电机 40的输出轴逆时针方向旋转,电机40的输出轴通过偏心拨块41驱动拨销42向左拨动锁板 20,锁板20在固定板10上的导销11的制约下向左平移一个行程的距离,本技术设定为8mm,此时锁刀23与折刀31完全啮合,同时锁板20的左端面刚好触动左边的限位开关 50,电机40的电源被切断,电机40停止转动,如图5、6所示,此时电子锁锁闭装置处于锁闭状态。需要开启提款箱时,再刷一次卡,电机40通电且电机输出轴顺时针旋转,所述的拨销42拨动锁板20向右平移8mm以使得锁刀23与折刀31完全脱离,此时锁板20的右端碰触右面的限位开关50,电机40的电源再次被切断,电机40停止转动,此时电子锁锁闭装置处于开启状态,提款箱的箱体和箱盖互相脱离。本技术中的折刀31虽然伸出在箱盖的外侧,但由于开箱后箱盖总是翻到操作人员的前上方,因此折刀31不会碰到操作人员,从而提高了提款箱的使用舒适性和安全性。参见图1、2所示,本电子锁锁闭装置布置在提款箱的箱体前壁内侧,外侧罩设有一塑料罩70,塑料罩70把整个锁闭装置封闭起来,塑料罩70内部安装了全部电控元组件, 塑料罩70的外壁还设计了一个可以用塑料卡板盖平的电池匣,因此使得更换电池时也无需拆开整个塑料罩70,既简洁又方便。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如图3 10所示,本锁闭装置还包括手动锁闭机构, 手动锁闭机构驱动锁板20与钩板30处于卡接或脱离状态。进一步的,所述的手动锁闭机构包括与固定板10构成转动配合的锁拨片60,所述的锁拨片60朝向锁板20的一侧沿锁拨片60的径向设置有拨叉61,所述的锁板20与拨叉 61相邻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拨叉61伸入凹槽中并与所述凹槽相配合使得锁板20沿导销11 限定的方向滑动。当拨叉61逆时针转动时,电子锁锁闭装置处于锁闭状态;当拨叉61顺时针转动时,电子锁锁闭装置处于开启状态。采用手动锁闭机构的工作过程与电机的工作过程基本一致,此处不再赘述。权利要求1.一种电子锁锁闭装置,包括固定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板(10)上设置有驱动机构和锁板(20),固定板(10)的旁侧设置有钩板(30),驱动机构驱动锁板(20)与钩板 (30)处于卡接或脱离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锁锁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板(20)的板面与固定板(10)的板面互相平行,且锁板(20)与固定板(10)之间构成滑动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锁锁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板(20)的板体上沿其滑动方向设置有滑槽(21),固定板(10)上固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锁锁闭装置,包括固定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板(10)上设置有驱动机构和锁板(20),固定板(10)的旁侧设置有钩板(30),驱动机构驱动锁板(20)与钩板(30)处于卡接或脱离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慧莉钱立飞苏京华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极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