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系统及具有该冷却系统的空调机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029249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冷却系统和具有该冷却系统的空调机组。该冷却系统包括:冷媒管道,冷媒管道依次连接冷媒引入部、电机冷却部和冷媒回收部,在冷媒引入部和电机冷却部之间的冷媒管道上还设有冷媒加压部。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冷却系统,在系统中加入了冷媒加压部作为冷却系统的高压源,有效地保证了冷媒引入量的稳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空调机组在上述冷却系统的作用下,得以在冷凝压力与蒸发压力的压差较小时同样能够稳定地运行。(*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调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冷却系统及具有该冷却系统的空 调机组。
技术介绍
空调机组中使用冷媒冷却的目的是将电机转动产生的热量通过液态冷媒的蒸发 带出,从而降低电机的温度,保证机组安全可靠地运行。因此在空调机组中冷却系统是空调 机组必备的装置。电机产生的热量一部分通过润滑油带到油箱中,另一部分残存在电机本 体上。现有离心机基本都是依靠冷凝压力与蒸发压力之差来达到引出液态冷媒的方法,在 两边压差较小的情况下,例如在开机时,由于引到的液态冷媒量较少,导致冷却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冷却系统及具有该冷却系统的空调机组,以解决现有技 术中当蒸发压力与冷凝压力的压力差较小时冷却效果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冷却系统,包括冷 媒管道,冷媒管道依次连接冷媒引入部、电机冷却部和冷媒回收部,在冷媒引入部和电机冷 却部之间的冷媒管道上还设有冷媒加压部。进一步地,冷媒加压部为液压泵。进一步地,该冷却系统还包括油冷却部,油冷却部通过冷媒管道与电机冷却部并 联。进一步地,冷媒回收部与冷媒引入部通过冷媒管道连通。进一步地,在冷媒加压部与电机冷却部之间的冷媒管道上设置有节流阀;在冷媒 加压部与油冷却部之间的冷媒管道上设置有节流阀。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机组,包括上述的冷却系统。根据本技术的冷却系统,在系统中加入了冷媒加压部作为冷却系统的高压 源,有效地保证了冷媒弓丨入量的稳定。本技术提供的空调机组在上述冷却系统的作用下,得以在冷凝压力与蒸发压 力的压差较小时同样能够稳定地运行。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 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冷却机构的示意图;以及图2为本技术空调机组的主要部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 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冷却系统包括冷媒管道10,冷媒引入部20、电 机冷却部30和冷媒回收部40通过冷媒管道10依次连接,并且在冷媒引入部20和电机冷 却部30之间的冷媒管道10上设置有冷媒加压部,该冷媒加压部采用液压泵50。通过在冷 却系统中配置液压泵50,能够使冷媒的引入量稳定,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在图1中还示出了通过冷媒管道10并联在电机冷却部30两端的油冷却部60,这 样,就使冷媒形成两条支路,在冷却电机的同时也对油路进行了冷却,而通过在液压泵50 与电机冷却部30之间,以及在液压泵50与油冷却部60之间设置节流阀70则能够起到调 节冷媒流量的作用。在图中未示出的,冷媒回收部40可以通过冷媒管道10与冷媒引入部20连接,这 样就实现了冷媒在整个冷却系统中的循环利用,节省了成本,提高了冷却系统整体的工作效率。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前述冷却系统的空调机组,如图2 所示,液压泵50安装在冷媒引入部20与冷却系统连接的冷媒管道10上,给液态冷媒加压, 高压冷媒从液压泵50进入冷却系统流向电机冷却部30和油冷却部60,高压的液态冷媒在 电机冷却部30与油冷却部60中吸收热量蒸发成气体,带走了电机和油路的热量,气态冷媒 从电机冷却部30和油冷却部60中流出后进入蒸发器内,通过与流入蒸发器的冷冻水逆向 对流将热量传递给冷冻水,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气态冷媒经过降温后再次变为液态从蒸 发器流出,在液压泵50的作用下再次进入冷却系统,开始下一次循环。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技术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根据本技术的冷却系统,在系统中加入了液压泵作为冷却系统的高压源,有 效地保证了冷媒弓丨入量的稳定。本技术提供的空调机组在上述冷却系统的作用下,得以在冷凝压力与蒸发压 力的压差较小时同样能够稳定地运行。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 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 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冷却系统,包括冷媒管道(10),所述冷媒管道(10)依次连接冷媒引入部 (20)、电机冷却部(30)和冷媒回收部(4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媒引入部00)和所述电 机冷却部(30)之间的所述冷媒管道(10)上还设有冷媒加压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加压部为液压泵(5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油冷却部(60),所述油冷却部 (60)通过所述冷媒管道(10)与所述电机冷却部(30)并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回收部GO)与所述冷媒引 入部O0)通过所述冷媒管道(10)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媒加压部与所述电机冷却 部(30)之间的所述冷媒管道(10)上设置有节流阀(70);在所述冷媒加压部与所述油冷却 部(60)之间的所述冷媒管道(10)上设置有节流阀(70)。6.一种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系统。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冷却系统和具有该冷却系统的空调机组。该冷却系统包括冷媒管道,冷媒管道依次连接冷媒引入部、电机冷却部和冷媒回收部,在冷媒引入部和电机冷却部之间的冷媒管道上还设有冷媒加压部。根据本技术的冷却系统,在系统中加入了冷媒加压部作为冷却系统的高压源,有效地保证了冷媒引入量的稳定。本技术提供的空调机组在上述冷却系统的作用下,得以在冷凝压力与蒸发压力的压差较小时同样能够稳定地运行。文档编号F25B1/00GK201917138SQ20112002257公开日2011年8月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4日专利技术者李宏波, 王彦川, 王晨光, 谢艳群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却系统,包括:冷媒管道(10),所述冷媒管道(10)依次连接冷媒引入部(20)、电机冷却部(30)和冷媒回收部(4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媒引入部(20)和所述电机冷却部(30)之间的所述冷媒管道(10)上还设有冷媒加压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晨光李宏波谢艳群王彦川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