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德广专利>正文

新式回风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27246 阅读:4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涉及二次燃烧技术的新式回风炉,炉桌固定在炉体上端,炉体下端固定在炉座上面,炉体一侧设有倾斜的外添料槽,炉体的另一侧设有烟喉;炉体内设有可活动的圆筒形沙土炉芯,在炉芯的上半部一侧设有内添料槽并对应于炉体外侧的外添料槽,炉芯内圆与外圆之间设有进气管,利用热空气上升形成二次进风进入气化筒上的助燃孔给炉内助燃;炉芯内圆下端口设有炉桥、风门和调火板,调节调火板的开度可控制火力;炉芯内圆上有端口设有气化筒和聚风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方便添料,制作容易成本低,既有回风作用又有二次燃烧效果,是一种比较实用的民用炉具。(*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炉具,尤其涉及二次燃烧技术和便于添加燃料的新式回风 炉。
技术介绍
回风炉可以用于取暖和炊事,所以深受广大使用者喜爱,它的构造是在其炉体内 置入沙土炉芯,炉芯与炉体互相间隔形成回风夹层,当火焰从炉口冲到锅底后会反弹到夹 层内滞留一定时间后再从排烟口处排出,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热量和减少烟雾排放,但不足 的是它只能以煤块作燃料,并且炉体侧无添料槽,添加燃料需从炉口处加入,造成烟尘外 扬,污染环境,有害健康。另外这种回风炉没有二次燃烧装置,仅从炉芯底部供风,使燃料一 次直接燃烧,燃烧不够充分,燃料消耗较大。综合上述,这种传统回风炉不节能、不减排、不 卫生、不安全,更新换代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传统回风炉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添料方便、安 全、节能、高效和有二次燃烧效果的新式回风炉。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排烟口、炉桌、拦火圈、 炉口、助燃孔、聚风罩、气化筒、风道、炉体、外添料槽、槽盖、内添料槽、进风管、炉座、进风 口、炉桥托板、灰屉、调火板、风门、炉桥、炉芯内圆、炉芯外圆、炉芯、活接盘、回风夹层以及 烟喉,所述炉体是上、下直径相等或上大下小的圆桶形,炉桌固定在炉体上端,炉体下端固 定在炉座上面,炉座内设有灰屉,炉体一侧设有倾斜的外添料槽,外添料槽上有槽盖,炉体 的另一侧设有烟喉并与排烟口相通,废烟气通过烟喉从排烟口排出,炉体内壁下端设有炉 桥托板,炉桥托板上置炉芯,炉芯上端口连接气化筒,气化筒上端口连接聚风罩和拦火圈。所述炉桥托板是中央有孔的圆形平板,其外圆固定在炉体下端内壁,其内圆孔直 径与炉芯内圆直径相同,炉桥托板内圆与外圆之间设有与进风管相对应的进风口。所述炉芯是圆筒形,用沙土制成,炉芯外圆上、下直径相等,炉芯内圆上小下大,炉 芯外圆紧贴于炉体下端的内壁,炉芯内圆与炉芯外圆之间厚度为30mm至60mm。在炉芯的上 半部一侧设有内添料槽并与炉体上的外添料槽相吻合,炉芯上端设有凹槽,便于连接气化 筒,炉芯内圆与炉芯外圆之间设有5至10个进风管,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当炉内升温后 风道中产生负压,形成二次进风从进风口、进风管、风道,在聚风罩的作用下进入气化筒上 的助燃孔给炉内助燃。所述炉芯内圆下端口设有炉桥,炉桥下面设有风门和调火板,调节调火板的开度 可控制进入炉芯内的风量,从而实现火力调节。所述炉芯内圆上端口与气化筒的活接盘是活动连接,气化筒上端口与聚风罩上端 口、拦火圈下端口活动连接。所述气化筒为上小下大的锥形,用金属材料制成,其下端口设有喇叭形活接盘,其环周均布圆形或条形的助燃孔。所述聚风罩为上小下大的喇叭形,聚风罩下端口紧贴在位于烟喉以下的炉体内 壁,聚风罩上面与炉体之间形成回风夹层,利于充分利用热能和消化烟气,聚风罩下面与气 化筒之间形成顶端密闭的环形风道,实现了既有回风作用又有二次燃烧的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喇叭形聚风罩与气化筒配合形成下宽上窄的环形风道,二次进风在风道内被压 缩,使进入助燃孔的风力更加强劲,燃烧更加充分。2.聚风罩、气化筒、炉芯是活动连接,部件损坏后便于更换。3.添料槽是由沙土炉芯上的内添料槽与炉体上的外添料槽组合而成,不需焊接, 容易制作,生产成本低。4.炉芯用沙土制成,进风管设在炉芯的内、外圆之间,炉芯与炉体不需间隔,炉芯 外圆可以紧贴炉体内壁,所以炉芯可以制得很厚,不仅坚固耐用,还起到保温、隔热和安全 的作用。本技术克服了传统回风炉只能烧煤、不易添料、不节能、不减排、不安全、不易 更换炉芯和没有二次燃烧的缺陷。本技术可以利用煤炭、柴、草、秸秆、玉米芯以及可燃 性生活垃圾作燃料,加料方便随意,中途加料不停火、不压紧、不动锅,不用风机,无焦油排 放,它既安全、节能又可以一炉多用,是一种比较实用的民用炉具。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炉芯仰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中1-排烟口,2-炉桌,3-拦火圈,4-炉口,5-助燃孔,6-聚风罩,7-气化筒,8-风 道,9-炉体,10-外添料槽,11-槽盖,12-内添料槽,13-进风管,14-炉座,15-进风口,16-炉 芯托板,17-灰屉,18-调火板,19-风门,20-炉桥,21-炉芯内圆,22-炉芯外圆,23-炉芯, 24-活接盘,25-回风夹层,26-烟喉。在图中,炉体(9)是上、下直径相等或上大下小的圆桶形,炉桌(2)固定在炉体(9) 上端,炉体(9)下端固定在炉座(14)上面,炉座(14)内设有灰屉(17),炉体(9) 一侧设有 倾斜的外添料槽(10),外添料槽(10)上有槽盖(11),炉体(9)的另一侧设有烟喉06)并与 排烟口(1)相通,炉体(9)内壁下端设有炉桥托板(16),炉桥托板上置炉芯(23),炉芯03) 上端口连接气化筒(7),气化筒(7)上端口连接聚风罩(6)和拦火圈(3)。所述炉桥托板(16)是中央有孔的圆形平板,其外圆固定在炉体下端(9)内壁,其 内圆孔直径与炉芯内圆直径相同,炉桥托板(16)内圆与外圆之间设有与进风管相对 应的进风口(15)。所述炉芯03)是圆筒形,用沙土制成,炉芯外圆02)上、下直径相等,炉芯内圆 (21)上小下大,炉芯外圆02)紧贴于炉体下端的内壁,炉芯内圆与炉芯外圆02)之 间厚度为30mm至60mm。在炉芯Q3)的上半部一侧设有内添料槽(12)并与炉体(9)上的外添料槽02)相吻合,炉芯03)上端设有凹槽,炉芯内圆与炉芯外圆02)之间设有 5至10个进风管(13)。所述炉芯内圆下端口设有炉桥(20),炉桥下面设有风门(19)和调火板 (18)。所述炉芯内圆上端口与气化筒(7)的活接盘04)是活动连接。所述气化筒(7)上端口与聚气罩(6)上端口、拦火圈( 下端口活动连接。所述气化筒(7)为上小下大的锥形,用金属材料制成,其下端口设有喇叭形活接 盘(M),其环周均布圆形或条形的助燃孔(5)。所述聚风罩(6)为上小下大的喇叭形,聚风罩(6)下端口紧贴在位于烟喉06)以 下的炉体(9)内壁,聚风罩(6)上面与炉体(9)之间形成回风夹层(25),聚气罩(6)下面与 气化筒(7)之间形成顶端密闭的环形风道(8)。权利要求1.一种新式回风炉,它包括排烟口、炉桌、拦火圈、炉口、助燃孔、聚风罩、气化筒、风 道、炉体、外添料槽、槽盖、内添料槽、进风管、炉座、进风口、炉桥托板、灰屉、调火板、风门、 炉桥、炉芯内圆、炉芯外圆、炉芯、活接盘、回风夹层以及烟喉,其特征是炉体是上、下直径 相等或上大下小的圆桶形,炉桌固定在炉体上端,炉体下端固定在炉座上面,炉座内设有灰 屉,炉体一侧设有倾斜的外添料槽,外添料槽上有槽盖,炉体的另一侧设有烟喉并与排烟口 相通,炉体内壁下端设有炉桥托板,炉桥托板上置炉芯,炉芯上端口连接气化筒,气化筒上 端口连接聚风罩和拦火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式回风炉,其特征是炉桥托板是中央有孔的圆形平板,其 外圆固定在炉体下端内壁,其内圆孔直径与炉芯内圆直径相同,炉桥托板内圆与外圆之间 设有与进风管相对应的进风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式回风炉,其特征是炉芯是圆筒形,用沙土制成,炉芯外 圆上、下直径相等,炉芯内圆上小下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式回风炉,它包括排烟口、炉桌、拦火圈、炉口、助燃孔、聚风罩、气化筒、风道、炉体、外添料槽、槽盖、内添料槽、进风管、炉座、进风口、炉桥托板、灰屉、调火板、风门、炉桥、炉芯内圆、炉芯外圆、炉芯、活接盘、回风夹层以及烟喉,其特征是:炉体是上、下直径相等或上大下小的圆桶形,炉桌固定在炉体上端,炉体下端固定在炉座上面,炉座内设有灰屉,炉体一侧设有倾斜的外添料槽,外添料槽上有槽盖,炉体的另一侧设有烟喉并与排烟口相通,炉体内壁下端设有炉桥托板,炉桥托板上置炉芯,炉芯上端口连接气化筒,气化筒上端口连接聚风罩和拦火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德广
申请(专利权)人:周德广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