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乙腈生产废水中氰酸根离子的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025550 阅读:5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苯乙腈生产废水中氰酸根离子的处理方法,将含氰废水打入反应釜内,加入氢氧化钠,调节废水pH值至10,然后加入次氯酸钠溶液,将釜口密闭,加热升温至140~150℃,保温1~2小时,然后降温至40~50℃,开泵打到破氰后的废水储罐再回收和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使苯乙腈废水中的CN-浓度大大降低,再经过简单的系统处理,达到废水达标排放的要求。该技术投资少,操作简单,因不产生氰化氢气体,安全性高,处理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氰废水的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苯乙腈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含CN_废水,不能直接排放。传统的处理方法有加 酸提氰法、生化法、电解法等,这些方法投资大、操作复杂、成本较高,效果不甚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该种方法简 单,处理效果好。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将含氰废水打入反应釜内,加入氢氧 化钠,调节废水PH值至10,然后加入次氯酸钠溶液,将釜口密闭,加热升温至140 150°C, 保温1 2小时,然后降温至40 50°C,开泵打到破氰后的废水储罐。废水储罐中的废水等待进行后序处理(如去除有机物、脱色等)或生产回用。所述的次氯酸钠溶液加入量与含氰废水体积比优选250 1。所述的次氯酸钠溶液有效氯10% 13% (体积浓度)。本专利技术可使苯乙腈废水中的CN_浓度大大降低,再经过简单的系统处理,达到废水 达标排放的要求。该技术投资少,操作简单,因不产生氰化氢气体,安全性高,处理成本低。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采用5000L搪瓷釜作为反应釜,向反应釜内打入含氰废水5000L,加入氢氧化钠, 调节废水PH值至10,然后按体积比250 1的比例加入次氯酸钠溶液(有效氯10% ),将 釜口密闭,开蒸汽升温至140°C,保温2小时,然后降温至50°C,废水氰根可处理至100PPM 以下。实施例2采用5000L搪瓷釜作为反应釜,向反应釜内打入含氰废水5000L,加入氢氧化钠, 调节废水PH值至10,然后按体积比250 1的比例加入次氯酸钠溶液(有效氯13% ),将 釜口密闭,开蒸汽升温至150°C,保温1小时,然后降温40°C,废水氰根可处理至100PPM以 下。权利要求1.,其特征是,将含氰废水打入反应釜内,力口 入氢氧化钠,调节废水PH值至10,然后加入次氯酸钠溶液,将釜口密闭,加热升温至140 150°C,保温1 2小时,然后降温至40 50°C,开泵打到破氰后的废水储罐进行后续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是,所述 的次氯酸钠溶液加入量与含氰废水体积比250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是,所述 的次氯酸钠溶液有效氯10% 13%。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将含氰废水打入反应釜内,加入氢氧化钠,调节废水pH值至10,然后加入次氯酸钠溶液,将釜口密闭,加热升温至140~150℃,保温1~2小时,然后降温至40~50℃,开泵打到破氰后的废水储罐再回收和利用。本专利技术可使苯乙腈废水中的CN-浓度大大降低,再经过简单的系统处理,达到废水达标排放的要求。该技术投资少,操作简单,因不产生氰化氢气体,安全性高,处理成本低。文档编号C02F9/04GK102107966SQ20111002038公开日2011年6月2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8日专利技术者刘卫宁, 吴宪清 申请人:山东聊城中盛蓝瑞化工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苯乙腈生产废水中氰酸根离子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将含氰废水打入反应釜内,加入氢氧化钠,调节废水pH值至10,然后加入次氯酸钠溶液,将釜口密闭,加热升温至140~150℃,保温1~2小时,然后降温至40~50℃,开泵打到破氰后的废水储罐进行后续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宪清刘卫宁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聊城中盛蓝瑞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