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客车的电机吸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019196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客车的电机吸音装置,在车厢(1)尾端的底部装有电动机(2),在所述电动机(2)的上方设有吸音罩(3),该吸音罩(3)与车厢(1)或车架相固定,并且吸音罩(3)将所述电动机(2)罩入其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充分利用了三层消音材料的巧妙组合,形成三级消音结构,有效降低了电动客车的车内噪声,提高了车辆运行的舒适性,具有设计巧妙、安装容易、安全可靠、检修方便等特点,既可以用于纯电动公交客车上,也可以用于油/电或气/电混合动力客车上。(*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客车
,具体地说,特别涉及电动客车的电机吸音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无污染、低排放的电动客车的推广应用,维护了国家能源安全,减轻了汽车排放污染,保障了社会可持续发展,提高了我国汽车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了汽车工业的跨越式发展。但电动客车在运行过程中,电动机运转会产生一种低频噪音,这种噪音对乘客的听觉、神经、心血管、消化、内分泌、免疫系统都是有危害的,只有消除了这种噪音污染,才能使电动客车真正成为无污染的交通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消音效果良好的电动客车的电机吸音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动客车的电机吸音装置,在车厢(1)尾端的底部装有电动机(2),其关键在于在所述电动机(2)的上方设有吸音罩(3),该吸音罩(3) 与车厢或车架相固定,并且吸音罩(3)将所述电动机(2)罩入其中。本技术在电动机的外围安装吸音罩,该吸音罩尽可能多地将电动机包围,使电动机与车厢隔开,吸音罩起阻隔、消音的作用,能够起到良好的消音效果,从而有效降低了电动客车的车内噪音,消除了噪音污染对车内乘客的危害。所述吸音罩(3)为拱弧形或矩形,并通过螺栓与车厢(1)固定连接。以上结构一方面造型简单、易于加工及装配;另一方面,吸音罩安装牢固,检修方便、快捷。所述吸音罩(3)为三层复合结构,最外层为隔音挡板(3a),中间层为吸音海绵或阻尼反射层(3b),最内层为消音护网(3c)。三层不同的消音材料巧妙组合构成吸音罩,不仅进一步提高了消音的效果,而且牢靠性好,不会在车辆运行中出现变形或脱落现象。有益效果本技术充分利用了三层消音材料的巧妙组合,形成三级消音结构, 有效降低了电动客车的车内噪声,提高了车辆运行的舒适性,具有设计巧妙、安装容易、安全可靠、检修方便等特点,既可以用于纯电动公交客车上,也可以用于油/电或气/电混合动力客车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I部放大图。图3为图1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由车厢1、电动机2和吸音罩3构成,其中车厢1固定于电动客车的底盘上,在车厢1尾端的底部装有电动机2。所述车厢1、电动机2 的结构及安装方式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做赘述。在所述电动机2的上方设有吸音罩3, 该吸音罩3为拱弧形,吸音罩3将电动机2罩入其中,并尽可能多地将电动机2包围,使电动机2与车厢1分隔开。所述吸音罩3为三层复合结构,最外层为隔音挡板3a,中间层为吸音海绵或阻尼反射层北,最内层为消音护网3c。隔音挡板3a可用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作,隔音挡板3a的内表面通过粘贴或可拆卸方式装配吸音海绵或阻尼反射层3b,内层的消音护网可3c为金属或非金属网状支承护板,消音护网可3c的网孔大小和形状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吸音罩3的内外三层结构固定成一个整体后,通过螺栓与车厢1固定连接。尽管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技术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作出多种类似的表示,如将吸音罩改为方形或其它适合的形状,或者改变吸音罩的材质、安装位置、布置形式,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客车的电机吸音装置,在车厢(1)尾端的底部装有电动机(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动机(2)的上方设有吸音罩(3),该吸音罩(3)与车厢(1)相固定,并且吸音罩 (3 )将所述电动机(2 )罩入其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客车的电机吸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罩(3)为拱弧形,并通过螺栓与车厢(1)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客车的电机吸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罩(3) 为三层复合结构,最外层为隔音挡板(3a),中间层为吸音海绵或阻尼反射层(3b),最内层为消音护网(3c)。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客车的电机吸音装置,在车厢(1)尾端的底部装有电动机(2),在所述电动机(2)的上方设有吸音罩(3),该吸音罩(3)与车厢(1)或车架相固定,并且吸音罩(3)将所述电动机(2)罩入其中。本技术充分利用了三层消音材料的巧妙组合,形成三级消音结构,有效降低了电动客车的车内噪声,提高了车辆运行的舒适性,具有设计巧妙、安装容易、安全可靠、检修方便等特点,既可以用于纯电动公交客车上,也可以用于油/电或气/电混合动力客车上。文档编号H02K5/24GK201937384SQ20112001603公开日2011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9日专利技术者万昶, 张智勇, 杨清泉, 邓平 申请人:重庆恒通客车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客车的电机吸音装置,在车厢(1)尾端的底部装有电动机(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动机(2)的上方设有吸音罩(3),该吸音罩(3)与车厢(1)相固定,并且吸音罩(3)将所述电动机(2)罩入其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平万昶张智勇杨清泉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恒通客车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