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处理填料编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09778 阅读:3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废水处理填料编织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编织机通过设置在底盘上的齿轮盘将每四个锭子分组为一个锭子组,每个锭子组内的四个锭子转速相同,每个锭子组之间转速可设置为互不相同、相同、不完全相同,在锭子上方设置可传送并改变动力方向的传动隔板,在传动隔板与锭子之间设置收束锭子送出的编织材料线的中心环,中心环通过连接在本体下部的支撑臂支撑在底盘上,在传动隔板上方设置用于卷线的线盘与为卷线起导向作用的滚筒,设置在底盘上的电机通过变频电气控制箱控制输出的动力,输出动力经传动轴输入传动隔板,传动隔板改变动力方向后将动力经皮带传递给线盘,线盘再将动力传递给滚筒,锭子组按设置的速度转动时,每个锭子组向外送出的线的松紧度为互不相同、相同或不完全相同,这样可编织成不同形状的如类似树枝形状的废水处理填料,且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较低、编织速度可控,每个锭子组向外送出的线受力均匀不易断线,线盘的卷线均匀。(*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填料编织机
技术介绍
用于处理废水的填料,最优形状为表面具有蓬松凸起,外观类似于树枝形,以方便废水中微生物寄居在凸起上生存,目前国内外的编织机分为可编织各种圆形或扁形的无弹力和弹力绳带的绳带绳缆编织机,可编织各种电线、电线电缆绝缘层的外包纱、透明线、铜线及音频视频线等的电线电缆编织机,可编织金属防波导管、玻璃纤维导管、耐压橡胶管、 塑料管的加强层及伸缩网管等的套管网管编织机,国内外尚未发现有可编织废水处理填料的编织机,且现有编织机存在着编织速度慢、断线率高、卷线不均匀和劳动强度大等缺陷。j容 度、断线率低、卷线均匀且劳动强度低的可编织废水处理填料的编织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废水处理填料编织机,包括底部具有齿轮可设置自身转速的被驱动转动向外送出编织材料线的锭子、具有贯穿自身正面与背面的通孔的机箱、安装在所述机箱顶部起支承作用的底盘、安装在所述机箱顶部用于驱动所述编织机运行的电机、安装在所述机箱侧部用于调节所述电机转速的变频电气控制箱、安装在所述底盘顶部用于连接所述锭子并将所述锭子分组为锭子组的至少两对齿轮盘,每个所述齿轮盘上装有的所述锭子形成一个所述锭子组,在所述锭子上方设置具有贯穿自身正面与背面的通孔的可传送并变换动力方向的传动隔板,在所述锭子与所述传动隔板之间设置用于收束所述锭子送出的编织材料线的中心环,所述机箱通孔、所述传动隔板通孔、所述中心环同轴设置,所述传动隔板两端部分别连接有可用于传动的输入槽轮与输出槽轮,在所述输入槽轮下部连接有可被所述电机驱动的传动轴,在所述传动隔板上方设置可被驱动旋转的用于绕线的线盘及用于控制绕线方向的摆丝滚筒与至少两支滚筒,设置滚筒齿轮,所述摆丝滚筒与所述滚筒同--方向的端部固定连接在所述滚筒齿轮--端面上, 所述滚筒齿轮的另一端面连接有滚筒槽轮,设置一端连接所述线盘端面的花板轴,所述花板轴的另一端连接有位于所述输出槽轮正上方的用于传动的线盘槽轮,设置绕在所述输出槽轮与所述线盘槽轮上用于传动的第一皮带、绕在所述滚筒槽轮与所述花板轴上用于传动的第二皮带,设置可支撑所述中心环并可被所述锭子送出的编织材料线绕过的起导向作用的至少两根支撑臂,所述支撑臂一端连接在所述中心环下部,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底盘优选地,每优选地,所述编织优选地,所述编织优选地,所述编织优选地,所述编织机具有八个所述锭子组与四根所述支撑臂。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每四个锭子共同连接在一个齿轮盘上形成一个锭子组,可将不同锭子组之间的转速设置为互不相同、 相同或不完全相同,设置可调节电机转速的变频电气控制箱,通过可被驱动转动的锭子向外送出编织材料线,锭子向外送出的编织材料线经支撑臂导向后与包心线共同穿过中心环,而后在摆丝滚筒的导向作用下卷绕在线盘上,采用这种结构之后,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较低,只需要通过变频电气控制箱设定电机转速即可控制编织速度,每个锭子组内部的锭子以相同的转速转动,送出的线受力均匀,不易发生断线现象,经摆丝滚筒导向后,线盘上的线卷绕均匀,锭子组按设置的速度转动,每个锭子组向外送出的线的松紧度为互不相同、 相同或不完全相同,可编织不同形状的如类似树枝形状的废水处理填料。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附图4为本技术的仰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来进一步阐述本技术的结构。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的废水处理填料编织机通过被驱动转动的锭子向外送出编织材料线,在机箱1的顶部安装底盘7与驱动本技术的编织机运行的电机3,在机箱1侧部安装用于调节电机3转速的变频电气控制箱2,在底盘7顶部安装用于连接锭子并将锭子分组为锭子组如9的至少两对齿轮盘如8、27,每个锭子组如9包括连接在共同的齿轮盘8上的4个锭子,锭子上装有如纤维、加强筋等编织材料线,在锭子组如9、18上方设置可传送并变换动力方向的传动隔板10,在锭子组如9、18与传动隔板10之间设置用于收束锭子送出的编织材料线的中心环19,中心环W通过至少两根支撑臂5、30支撑,支撑臂5、 30 一端连接在中心环W的下部,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底盘7上,锭子送出的编织材料线绕过并被支撑臂5,30导向后进入中心环19,在传动隔板10两端连接有用于传动的输入槽轮6 与输出槽轮22,输入槽轮6的下部连接有可被电机3驱动的传动轴4,电机3的驱动力经传动轴4再经输入槽轮6输入传动隔板10,在传动隔板10上方设置可被驱动旋转的用于绕线的线盘14、用于控制绕线方向的摆丝滚筒17与两支滚筒31、32,摆丝滚筒17与滚筒31、 32同一方向的端部连接在滚筒齿轮化的一个端面上,另一方向的端部连接并支持在滚筒支架21上,在滚筒齿轮16作用下,摆丝滚筒17与滚筒31互相反向转动,滚筒31、32互相反向转动,滚筒齿轮川的另一个端面连接有滚筒槽轮33,在滚筒槽轮33正上方设置线盘槽轮12,线盘槽轮12固定安装在花板轴13 —端,花板轴13的另一端连接在线盘14的一个端面上,线盘14的另一个端面连接并支持在收带支架20上,设置绕在输出槽轮22与线盘槽轮12上用于传动的第一皮带11,设置绕在滚筒槽轮16与花板轴13上用于传动的第二皮带15,电机3的驱动力经传动隔板10传送并变换方向后,再经输出槽轮22通过第一皮带 11传递给线盘槽轮12进而传递给花板轴13带动线盘14转动,花板轴13的运动通过第二皮带15传递给滚筒槽轮33,滚筒槽轮33通过滚筒齿轮化驱动摆丝滚筒17与滚筒31、32转动,锭子送出的编织材料线依次穿过滚筒31、32之间的空隙与摆丝滚筒17、滚筒31之间的间隙绕在摆丝滚筒17与滚筒31,32上,在摆丝滚筒17的导向作用下均匀卷绕在线盘14 上。参见图2所示,中心环19位于传动隔板10与锭子组如9之间,输出槽轮22通过第一皮带11将动力传递给线盘槽轮12。参见图3所示,在底盘7 ....Ll设置齿轮盘8、27、观、29,齿轮盘8、27、28、29 ....Ll分别安装有各自包括4个相同转速的锭子的锭子组9、18、^、24,在锭子上装有编织材料线,锭子组9、18、23、24之间的转动速度可设置为互不相同、不完全相同或完全相同,则在单位时间内锭子组9、18、23、24各自送出的编织材料线长度可以为互不相同、不完全相同或完全相同,即单位长度的废水处理填料内包含的锭子组9,18,23,24各自送出的编织材料线松紧度不同,符合了废水处理填料的要求,锭子组9、23送出的编织材料线绕过支撑臂30由支撑臂30导向,锭子组18、24送出的编织材料线绕过支撑臂5由支撑臂5导向,开设贯穿传动隔板10正面与背面的传动隔板通孔25。参见图4所示,幵设贯穿机箱1正面与背面的机箱通孔26,机箱通孔26、中心环 19、传动隔板通孔25同轴设置,做为废水处理填料中心的包心线穿过机箱通孔26,与绕过支撑臂5、30的编织材料线会合后共同穿过中心环19、传动隔板通孔25,而后绕过滚筒31、 32与摆丝滚筒17在摆丝滚筒17的导向作用下均匀卷绕在线盘14上。权利要求1.废水处理填料编织机,包括底部具有齿轮可设置自身转速的被驱动转动向外送出编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废水处理填料编织机,包括底部具有齿轮可设置自身转速的被驱动转动向外送出编织材料线的锭子、具有贯穿自身正面与背面的通孔的机箱、安装在所述机箱顶部起支承作用的底盘、安装在所述机箱顶部用于驱动所述编织机运行的电机、安装在所述机箱侧部用于调节所述电机转速的变频电气控制箱、安装在所述底盘顶部用于连接所述锭子并将所述锭子分组为锭子组的至少两对齿轮盘,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齿轮盘上装有的所述锭子形成一个所述锭子组,在所述锭子上方设置具有贯穿自身正面与背面的通孔的可传送并变换动力方向的传动隔板,在所述锭子与所述传动隔板之间设置用于收束所述锭子送出的编织材料线的中心环,所述机箱通孔、所述传动隔板通孔、所述中心环同轴设置,所述传动隔板两端部分别连接有可用于传动的输入槽轮与输出槽轮,在所述输入槽轮下部连接有可被所述电机驱动的传动轴,在所述传动隔板上方设置可被驱动旋转的用于绕线的线盘及用于控制绕线方向的摆丝滚筒与至少两支滚筒,设置滚筒齿轮,所述摆丝滚筒与所述滚筒同一方向的端部固定连接在所述滚筒齿轮一端面上,所述滚筒齿轮的另一端面连接有滚筒槽轮,设置一端连接所述线盘端面的花板轴,所述花板轴的另一端连接有位于所述输出槽轮正上方的用于传动的线盘槽轮,设置绕在所述输出槽轮与所述线盘槽轮上用于传动的第一皮带、绕在所述滚筒槽轮与所述花板轴上用于传动的第二皮带,设置可支撑所述中心环并可被所述锭子送出的编织材料线绕过的起导向作用的至少两根支撑臂,所述支撑臂一端连接在所述中心环下部,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底盘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百峰刘景明史乐林健袁嘉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恒辉编织机械有限公司江苏苏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