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009193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一种电子装置。此电子装置包含一第一物体、一第二物体、一吸盘元件、一贯穿孔及一气密结构。第一物体或第二物体为一机壳。吸盘元件包含一耦合部及一盘状部。耦合部结合于第一物体上。盘状部连接耦合部,与第二物体之间形成一负压腔后,藉此吸附第二物体。贯穿孔贯通机壳。气密结构位于贯穿孔上,且位于负压腔相对机壳的投影范围,用以控制负压腔与外部空气的接通及阻隔。本发明专利技术电子装置藉由吸盘元件的组装方式,提供显示面板模组与机壳的快速组装及拆解,进而降低为此所花费的耗费时间、人力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电子装置,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利用吸盘元件进行结合及拆卸 二物体的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笔记型电脑中液晶显示面板模组与机壳的传统组配方式是采用螺丝将液晶显示 面板模组锁附于机壳上。详细来说,为了加强液晶显示面板模组锁附于机壳上的结构强度, 机壳必须加装锁附支架,使得液晶显示面板模组的周边伸出的凸耳可分别藉由螺丝而锁固 于机壳的锁附支架上。然而,使用螺丝将液晶显示面板模组锁附于机壳上势必具有下述的缺点。首先在 液晶显示面板模组与机壳的组装与拆解上相当耗费时间、人力与成本;而且,螺丝组配所需 的锁附支架也增加了笔记型电脑的重量;再者,由于液晶显示面板模组藉由螺丝强硬地锁 固于机壳的锁附支架上,常于笔记型电脑受到震动时会让液晶显示面板模组直接受力进而 导致损坏。由此可见,上述液晶显示面板模组与机壳的组配方式显然仍存在不便与缺点,而 有待加以进一步改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相关领域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 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方式被发展完成。因此,如何能有效地克服上述缺点,尤其是提供液晶 显示面板模组与机壳的快速组装及拆解,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相关领 域亟需改进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目的提供一种电子装置,用以提供显示面板模组与机壳快速组装及拆 解的解决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提供一种电子装置,用以排除使用锁附支架,进而降低电子装置的整体重量。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提供一种电子装置,用以加强显示面板模组与机壳间的缓冲能 力,保护显示面板模组不受到伤害。此种电子装置包含一第一物体、一第二物体、一吸盘元件、一贯穿孔及一气密结 构。第一物体或第二物体为一机壳。吸盘元件包含一耦合部及一盘状部。耦合部结合于第 一物体上。盘状部连接耦合部,与第二物体之间形成一负压腔后,藉此吸附第二物体。贯穿 孔贯通机壳。气密结构结合贯穿孔,且位于负压腔对于机壳的投影范围内。气密结构于显 示面板模组与机壳拆解前,用以控制该负压腔与一外部空气的接通及阻隔。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结构,第一物体为一显示面板模组。第二物体为上述的机壳。贯 穿孔贯通机壳后,直接接通负压腔与外部空气。此实施结构的一实施例中,气密结构为一胶材塞体,胶材塞体气密地填塞于贯穿 孔中。如此,当胶材塞体被贯穿而形成一通气孔时,由于通气孔接通负压腔与外部空气,盘状部不再吸附机壳。故,显示面板模组便可脱离机壳。此实施结构的另一实施例中,气密结构为一气密膜。气密膜贴附机壳具有贯穿孔 的表面。如此,当气密膜被贯穿而形成一通气孔时,由于通气孔经由贯穿孔接通负压腔与外 部空气时,盘状部不再吸附机壳。故,显示面板模组便可脱离机壳。此实施结构的又一实施例中,气密结构为一泄压闸,泄压闸位于贯穿孔中,可控制 贯穿孔的气密,使得贯穿孔促使或阻挡负压腔与外部空气的接通。如此,当泄压闸接通负压 腔与外部空气时,盘状部不再吸附机壳。故,显示面板模组便可脱离机壳。上述的各实施例中,由于显示面板模组与机壳的组配方式不再采用螺丝锁附,故, 显示面板模组的凸耳可选择性地省略,如此,相较于公知具凸耳的显示面板模组,上述的各 实施结构的电子装置中,相同尺寸的机壳中便可放置较大面积的显示面板模组,不需另行 提供更大尺寸的机壳种类,进而降低材料成本。此实施结构的再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模组可选择性地具有多个凸耳,各凸耳伸 出自显示面板模组的周边。吸盘元件的耦合部结合于凸耳上,盘状部吸附于机壳的表面。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结构,第一物体为上述的机壳。第二物体为一显示面板模组。贯 穿孔贯通机壳后,耦合部容置于贯穿孔中。此实施结构的一实施例中,气密结构为一胶材塞体,该胶材塞体气密地填塞于贯 穿孔中且邻近耦合部。如此,当胶材塞体与耦合部一同被贯穿时,胶材塞体形成一通气孔, 通气孔经耦合部接通负压腔与外部空气,则盘状部不再吸附显示面板模组。故,显示面板模 组便可脱离机壳。此实施结构的另一实施例中,气密结构为一气密膜。气密膜贴附机壳具有贯穿孔 的表面。如此,当气密膜与耦合部一同被贯穿时,气密膜上形成一通气孔,由于通气孔经由 贯穿孔可接通负压腔与外部空气,则盘状部不再吸附机壳。故,显示面板模组便可脱离机tJXi O此实施结构的又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模组可选择性地具有多个凸出部,各凸出 部伸出自显示面板模组的周边。吸盘元件的耦合部结合于机壳上,盘状部吸附于凸出部的 平面。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电子装置藉由吸盘元件的组装方式,提供显示面板模组与机壳 的快速组装及拆解,进而降低为此所花费的耗费时间、人力与成本。同时,由于本专利技术电子 装置的显示面板模组与机壳之间可以部份或全部选择吸盘元件的组装方式,使其可以部份 或全部选择不使用螺丝的组装方式,则可排除使用锁附支架,进而有助电子装置的轻量设 计。此外,本专利技术电子装置藉由吸盘元件可加强显示面板模组与机壳间的缓冲能力,进而避 免电子装置受到震动时直接导致显示面板模组的损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附图说明图IA为本专利技术电子装置的显示面板模组及机壳于一实施结构下一实施例的局部 分解图;图IB为图IA的显示面板模组及机壳于结合时的局部示意图;图2A-图2B为图IB的显示面板模组及机壳于分离时的操作示意5图3为图2A的显示面板模组及机壳于分离时搭配拆解工作板的操作示意图;图4A为本专利技术电子装置的显示面板模组及机壳于此实施结构下另一实施例的局 部分解图;图4B为图4A的显示面板模组及机壳于结合时的局部示意图;图5A-图5B为本专利技术电子装置的显示面板模组及机壳于分离时的操作示意图;图6为图5A的显示面板模组及机壳于分离时搭配拆解工作板的操作示意图;图7A为本专利技术电子装置的显示面板模组及机壳于此实施结构下又一实施例于结 合时的局部示意图;图7B为本专利技术电子装置的显示面板模组及机壳于此实施结构下又一实施例于分 离时的局部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电子装置的显示面板模组及机壳于此实施结构下再一实施例于结 合时的局部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电子装置的显示面板模组及机壳于另一实施结构下一实施例于结 合时的局部示意图;图IOA-图IOC为图9的显示面板模组及机壳于分离时的操作示意图;图11为图IOA的显示面板模组及机壳于分离时搭配拆解工作板的操作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电子装置的显示面板模组及机壳于另一实施结构下另一实施例于 结合时的局部示意图;图13A-图13B为图12的显示面板模组及机壳于分离时的操作示意图;图14为图13A的显示面板模组及机壳于分离时搭配拆解工作板的操作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电子装置的显示面板模组及机壳于另一实施结构下又一实施例于 结合时的局部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00电子装置420 盘状部200显示面板模组430 负压腔210凸耳500 胶材塞体211固定孔510 通气孔220凸出部600 拆解工作板221吸附面610 板体300机壳620中空针管310贯穿孔700气密膜400吸盘元件710通气孔410華禹合部800泄压闸411闭合管道P 投影范围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更进一步了解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方案及功效,但并非作为本专利技术所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有鉴于笔记型电脑藉由螺丝将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第一物体;一第二物体,其中该第一物体及该第二物体其中之一为一机壳;一吸盘元件,包含:一耦合部,结合于该第一物体;以及一盘状部,连接该耦合部,与该第二物体之间形成一负压腔后,藉此吸附该第二物体;一贯穿孔,贯通该机壳;以及一气密结构,结合该贯穿孔,且位于该负压腔于该机壳的投影范围内,用以控制该负压腔与一外部空气的接通及阻隔。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和兴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